APP下载

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

2019-11-25谢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灌篮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谢童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田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田径运动技巧,更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肌肉、神经得到放松,提高自身免疫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而且田径体育运动也能培育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勇于直面困难。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应当转变传统的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模式,坚持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改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再只是关注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状况,还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不只是一门课程,其还能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从学生的生活质量来改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田径体育包含了走、跑、跳和投等项目,这些运动形式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这两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对田径体育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并未突出田径体育的健身价值,过于强调田径体育的竞技性,以至于其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难度比较大,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而且在设计选课制度的时候,忽视了田径运动项目的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田径项目太少,学生选择性不高,使得学生并不愿意选修田径运动,无法突显田径运动的重要地位;二是目前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忽视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固有的体育运动形式来进行教学,以至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到无趣和枯燥,积极性匮乏,单调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质量[2];三是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最终的田径成绩,却并未考评学生的参与度和态度,也没有实施差异性教学。体育运动不同于其他科目,对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能适应的运动强度有所不同,若仍按照一套标准来实施,那么对体质较差的学生不公平,使其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三、加强田径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田径体育课的价值,完善选课制度

田径运动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基于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娱乐性不强,训练较为枯燥,而且对学生身体状况要求较高,运动负荷比较重,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不高,但正是如此,田径运动才能真正地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运动价值[3]。而且田径运动还能体现出学生拼搏的精神,坚定的毅力,例如,在进行长跑训练和比赛的时候,需要考验学生的耐力和速度,当学生的身体达到极限之后,其还需要继续前进,这就要求学生坚持运动跑完全程,用自身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身体上的不适感。教师要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重视。

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完善体育课程的选课制度,彰显田径运动的核心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田径运动项目可选,增设多种田径运动。例如,在第一年的时候,高职院校可以将田径运动融入到基础体育课程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第二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体育项目,实施主副选课制度,挑选一门主修的体育项目,再副修几个项目,副修中田径项目必选。

(二)实施精细化教学

田径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多是体现出了运动的竞技性,以竞赛为主,却忽视了田径体育运动的健身特点,其具有较好的健身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予以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田径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筛选繁复的竞技内容,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发挥其健身作用[4]。例如,在进行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走、跑、跳、投这些运动相融合,改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固有印象,让教学内容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可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创新和改进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在维持原有项目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改变其形式,或是降低教学难度,以鼓励更多学生去体验和参加。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传播运动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健全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不可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来进行评价。所制定的考核制度,要有针对性,可展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功,对其综合情况进行考评。在考评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从不同的因素来进行把控,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公平公正性。对于体质特别差的学生,不可用严格的统一标准来进行评价,否则会导致其对田径运动丧失兴趣,无法受到鼓舞,害怕于参加田径运动,以至于出现恶性循环,不能通过参与田径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因此,无论是在田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进行教学考评的时候,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传统的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比较注重对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的考核,在乎学生的熟练程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几乎是以学生最终田径体育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考核,不够科学。为此,应当实施过程性考核体系,即不仅要重视学生最终的田径体育考试成绩,还要对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说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态度、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主动性,学生完成田径项目的状况,以及是否实现田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等等。如此一来,则有利于保障评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田径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学会通过田径运动来强身健体,可推动高职院校田径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
计数:田径小能手
锻炼
新发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锻炼也重要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