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视阈下身体个体研究

2019-11-25代万雷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灌篮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可塑性知性实践性

代万雷 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理解体育,理解体育运动,就必须理解身体,而要理解身体,须先理解人,理解(单个)人,而体育运动中的单个人,即是体育个人主体。

一、体育个人主体

体育个人主体,即相对独立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单个人,具备自然性和实践性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体育运动的单个人之间互为主客体。

那么,体育活动中单个人的自然性和实践性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呢?

关于自然性:

第一,是从动物界进化发展而来的,是自然界高度发展进化完善的产物,同时体现人类一代一代发展的属性。

第二,具备肉体、生命短暂、物性、有限满足的特点。

第三,属于具体种族、民族的同时,体质上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

关于实践性:

第一,人的进化、发展在体现自然性的同时,既表现为实践性。

第二,单个人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精神性、历史长远性、人性性、无限需求性。

第三,具备个人主体资格,才具备社会成员资格。这是单个人在实践中自我确证和相互确证的。

这样,根据体育活动中单个人的自然性和实践性,我们就可概括单个人的含义而理解(单个)人:是自然界高度发展进化完善,具备肉体与精神、生命短暂与历史长远、物性与人性、有限满足与无限需求要素,属于具体种族、民族,体质上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的社会成员。

这含义,也可说是(单个)“人”的定义。它既包含个人特征,又表现单个人的特征与社会特征密不可分。每个单个的人本身就显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人是主体,是客体,互为主客体,是含目的性与含规律性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综合创造及其结果,是自由的形式,始终在发展中……明确(单个)“人”的释义,就是为了确证“单个人”的社会成员资格。一个人以社会成员资格出现在社会同时被社会确证,这需要社会科学技术,洞开人体生命奥秘的大门,普及大脑、神经表现的人体功能的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为一体表现的脱离生存型,进入发展型社会才有可能,而我国在世界村形成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四化建设过程中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社会的迈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在竞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已开辟出单个人相互确证社会成员资格的坦途,换句话说,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在注重发挥单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同时,越是注重开发单个人的个人价值。

二、身体体育实践

在社会生活世界视阈下,身体与人的活动同义,就是指个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身体锻炼、体育运动、体育事业视阈角度,身体内容立刻显示的逻辑路径为个体的强健,强健的个体→身体的锻炼、锻炼的身体→体育个人主体的自我确证,体育个人主体的相互确证。

(一)个体的强健、强健的个体

这一视点包含强健个体的(知性)感受和(知性)感受的强健个体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强健个体的(知性)感受。从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形成角度,我们将胎胞环境放在首位。基因重组、胎教,足月产,先天优裕这优生学的内容,也是产生体育天赋的生理基础。

其次是婴幼儿,幼童儿童环境。这对单个人的成长,这对单个人一生运动兴趣的开发,这对单个人一生意志品质的养成,具有决定的意义。婴儿2—3个月会笑,7—8个月能发复音,10个月以上能懂比较复杂的词意,1岁半能用语言表达要求,2岁左右开始能简单交谈,7岁以上就能较好地掌握语言,并对周围复杂事物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世界上相传的“狼孩”故事,恐怕只能发生在婴儿时期的7—8个月及其以前。王东华在《发现母亲》一书中说,婴幼童一年的成长效能等于成人的十年。奥运冠军们绝大部分是在3—7岁表现出运动天赋的,而支持运动天赋、运动兴趣的意志品质,无一例外地在儿童期(即少年期或学龄期)完成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界有政要人物热切呼唤体育“苗子”时说,“好苗子”来自家长的“送”与孩子们的“爱”。移动长城姚明,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体操王子李宁,飞人刘翔,东方神鹿王军霞,七度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们,足球王贝利,篮球之神乔丹等等,等等,30届的奥运会上的冠军们、获奖者们、运动员们的儿童事迹,每一位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

再次是青壮年、中老年环境。这环境说明了个体身体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分为被动可塑性与主动可塑性。被动可塑的一个视角是个体身体被职业环境生活活动塑造,另一视角是个体身体具有不同时限的生长发育“敏感期”,这特别表现于青年期。主动可塑性指个体身体成年以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而这正是终生学习、终身体育的生理依据。被动可塑性与主动可塑性是辩证统一的,身体的社会性规定了身体首先被社会塑造,然后适应塑造,主动塑造。被动塑造如渔民与牧民、相扑运动员与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塑造,当代西方风行的“身体与消费文化”即所谓的“后工业资本主义”驱动下对身体的“塑造”,可见一斑;主动塑造表现对生活环境的主动适应,同时还表现为积极主动地体育运动锻炼。

第二个方面,(知性)感受的强健个体。如果说个体的(知性)感受涉及的是个体外在的生长环境,客观体育环境,那么,(知性)感性的个体所涉及的则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环境、智灵体育环境。它表现的是个体生命由内外、上下、纵横经络系统合成的神、魂、魄、意、志所表现的体育愉悦、主动、兴趣、急切、坚韧、畅快、美丽、潜意识、木然、麻木、冰凉、灼热、磨难、危险、规则、范式、冷静、理智、怜悯、仁爱、尊重、暴发、耻辱、血脉鸱张、光荣、幸福、心灵身巧、出神入化……

(二)身体的锻炼、锻炼的身体

这一视点展开为三个内容:一是被感受的身体,如形体、容貌、男女老少;二是感受的身体,包括体表感官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肤觉,也包括体内感官的感觉,肌肉收缩舒展,筋脉拘急柔韧,心跳快慢、呼吸以及一些不可言说的神觉,以及对这些感觉的极限的不断强化、突破的欲望。三是作为体育运动的感性活动身体的活动,既包括衣食住行、人际交往,也包括学习、工作的有效进行性活动的人生自我实现的活动。

(三)体育个人主体的自我确证,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一视点把体育个人主体理解为体育个人主体的(理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个人主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个人主体的自我确证,即责任、义务、平等、尊重始终贯穿于不同体育岗位及不断发展变化的体育动态过程。二是被确证的个人主体。其内容包括个人主体体育活动能力,体育交流能力,体育伦理意识的表现的责任、义务、民主、平等、尊重,被他人、团体所确认。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高技术低情感现象和我国当代体育领域的做职务的个人的客体现象那是个人主体迷失。三是个人主体首先在什么领域获得自由?无疑是在体育活动领域。只有身体的体验,才有对自由的体验。童心展露无遗,意志磨练强劲,生命律动勃发,精神奋发张扬,自我价值体现,一场运动享受一场生活,真正的身心合一,体育运动、体育制度、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生成的奥林匹克精神引领着个人主体的确证,激发着个人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5000年长河,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民族。渐进期的坚韧,突变时的磨难,复反交替。今天我们改革开放的国家,我们朝气蓬勃的民族积淀深厚青春永驻。体育个人主体、体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那精神,那历史长远,那人性,那无限需求的身体特征性因子的化合,体现在当代中国人身上,体现在当代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上,说明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征程的体育事业发展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攀登不上的高峰。文章探讨了单个人的定义,身体的实践含义,进而探讨身体特征,为个人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为终身体育,为建设体育强国服务。

猜你喜欢

可塑性知性实践性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枫叶知秋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知性优雅
钢结构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运用
认知的发展及衰退模式
“知”情知性
浅谈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