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与思路

2019-11-25

运动精品 2019年3期
关键词:湘西体育产业小镇

王 丹



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与思路

王 丹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从国家大形势,体育特色小镇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分析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与思路,认为在国家支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大背景下,湘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底蕴,且湘西州是典型的偏远穷地区,经济欠发达,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湘西州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体育特色小镇是湘西州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

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开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逐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中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适龄劳动力越来越少,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产业转型换代势在必行。体育产业作为人民身体健康的服务行业,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是我国经济新布局中重要的一环。体育特色小镇承托国家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将特色体育活动作为小镇产业的载体,是集休闲、娱乐、旅游、养生和健康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1]。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湘西州是少数民族族聚居区,汉族、土家族、苗族三族杂居,民族文化底蕴十分浓厚,作为西部大开发对象,湘西州的经济十分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在国家推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大政策下,湘西州迎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因此,本文以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和思路为研究对象,分析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及建设的思路,为拉动湘西州经济的发展助力,为偏远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体育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理论借鉴。

1 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21世纪健康是人们追求的根本。增强体质健康是体育的价值所在,随着人们观念的提升,健康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体育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国家积极鼓励发展体育事业,并出台了大量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2016 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各部门发布了大量体育产业规划的相关文件,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再到正式出台的《2016 年体育产业工作报告》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无不体现出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2017 年 5 月 9 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工作正式启动。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体育特色小镇将是我国提升国民体质,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正增长的重要抓手。体育产业身处消费升级换代的关键期,通过不断转型升级满足国家社会及人们的消费需求,成为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

2 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基础

2.1 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工作正式启动。通知中指出,对拉入试点的小镇,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外,还提供体育设施标准化设计样式及配置各类赛事资源。湘西州作为西部大开发对象,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湘西州政府各部门也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人们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招商引资,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支持新型产业的进入,拉动湘西州经济的增长,希望通过内部的造血实现自身的脱贫致富。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新型产业,生命力旺盛,活力无限,对拉动湘西州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是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

2.2 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

湘西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个自治州,主要包括苗族、土家族、白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各民族文化丰富各异,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特殊生存环境,使得湘西州的文化、人文及历史环境与众不同,作为武陵文化发源地,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流传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这里有具有传世价值的“乡土建筑”、特色村寨、百年老宅、特色民族民居,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如:摆手舞、荡秋千、高脚、陀螺等,以及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如:土家刺绣、土家织锦、苗家蜡染等,这里还有里耶秦简、有永顺老司城,湘西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博物馆。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位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州内多高山多河流,高山蜿蜒盘旋,河流绵绵不绝,养育着湘西州的子子孙孙们。湘西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有着鲜明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常年降水多,雨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此外州内还有大量的溶洞、天坑、漏斗、石林、落水洞等岩溶景观[2],是开展户外运动,打造户外体育特色小镇的佳地。2018年10月湘西州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未来的发展中,湘西州将借助自身优势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不断的进行内部自我创新,打造富有湘西风味的体育特色小镇。

2.3 经济及人力状况

湘西州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州地处山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速度慢,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增长率波动幅度大,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缓慢[3]。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湘西州的产业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虽然大力的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是经济收入受大量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瘟疫、市场需求等,一年到头投入的精力物力及财力与经济收入不对等甚至成负比,州内产业又无法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岗位,导致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流失,田地荒废,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随处可见。湘西州产业如不能转型升级,引进新型产业,将留不住人才与劳动力,经济也得不到质的飞越。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的新生产业,生命力旺盛,既顺应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又能稳定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可以积极引进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多赢选择。

3 湘西州体育特色小镇开发路径

3.1 “体育特色小镇+旅游”开发路径

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个产业,由于消费需求的改变,也面临着产业的优化升级,产业的华丽蜕变是建立在丰富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建立长效吸引力的基础上。因此将体育特色小镇根植于旅游当中,改变人们传统的走马观花的旅游模式,让游客参与到旅游项目活动中,体验旅游产品,达到身心的放松,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模式将是人们追求的全新的旅游模式。通过结合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湘西州打造了一批旅游景点,如:凤凰古城、永顺老司城、矮寨、德夯、里耶古镇等,但是千篇一律的旅游景区并不能长期的吸引游客,二次游玩率不高,淡季时间维持较长,造成了景区内的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激活清理旅游链,为旅游注入新鲜血液显的极为重要。体育有着绿色鸦片的称号,人们热衷体育,青睐于对体育资源项目的多次或长期体验。作为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的朝阳产业,体育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旅游业的基础上植入体育特色小镇,不仅是旅游业优化升级的需求,也是加快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步伐的需求。

3.2 “体育特色小镇+民族传统文化”开发路径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构建体育特色小镇, 仅第一批国家公布的体育特色小镇就达100多个,体育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出来。但是多数量的体育特色小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个同质化的现象,千篇一律的小镇失去“特色”,因此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时候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结合本土特色,打造与众不同的体育特色小镇。湘西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文化底蕴浓厚,文物古迹众多,民族传统体育及民族节日更是数不胜数。人们可以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游览文物古迹,感受古老的人文气息;体验土家刺绣苗家蜡染,感受不同民族风情。应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体育特色小镇的构建中,展现湘西州特有的民族文化,丰富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提升体育特色小镇的品质,打造湘西州独有的体育特色小镇。

3.3 “体育特色小镇+农业”开发路径

湘西州以农业为主,主要四大支柱产业是: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种植业,以猪、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以青蒿、百合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虽然国家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农业仍然是身处大山之中的湘西州的主要产业。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关联产业的支持[4],农业是湘西州的本土产业,新型产业的引入需要依靠本土产业进行经济支持和模式开发,应以农业为主题,打造农业体育特色小镇,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农民参与的三方合作模式。小镇的建设需要深度挖掘符合社会资本所期待且实践可行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及如"商业型+事业型"综合回报模式,探索一条以社会资本产业激活小镇发展的路子[5]。新型产业的引入并不等于摒弃原有产业,而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产业,激活原有产业,达到互利互赢的结果。“农业+体育特色小镇”模式在开始借助农业向小镇投入经济和输入人力,利用湘西州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而小镇在建成之后将是湘西州农业的宣传平台,可利用客源向外宣传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推动农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的转型奠定基础。

3.4 “体育特色小镇+全民健身”开发路径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最初的宗旨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体育特色小镇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调节产业结构的新型产业,更是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稳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朝阳产业,因此构建体育特色小镇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更应聚焦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上。应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开展人民喜闻乐见的且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活动项目,门票价格定位要合理,覆盖范围要广泛。如果只考虑经济效益,即使体育特色小镇开展的再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整体提升,就有违国家的大力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初衷。总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人们的生活需求,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的幸福健康指数,也促进了湘西州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这样的体育特色小镇才能屹立不倒,成为新时期的朝阳产业。

4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全面健身,健康中国2030等大背景下,体育产业引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促进健康并兼具抵抗疾病功能的健康服务行业,体育产业有责任和义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全民健身,达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要求而不懈奋斗努力。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产业,无论是湘西州还是全国各地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像湘西州这样偏远落后的山区,对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方方面面还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政策的指引,更需要湘西州上上下下不断的学习探究。

[1]高升,赵岷,苏中军.山西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和思路[J].体育科技,2018,39(4):55-56.

[2]彭长锦.湘西自治州体育旅游开发对策初探[J].民族论坛,2008(2):50-51.

[3]李骥龙.湘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J].市场论坛,2015(2):44-46.

[4]高升,赵岷,苏中军.山西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基础和思路[J].体育科技,2018,39(4):55-56.

[5]李明. PPP 模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及范式研究——对若干体育小镇的考察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17(4):86-93.

On the Development Basis and Thinking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in Xiangxi

WANG Dan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王丹(1994—),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湘西体育产业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熊的小镇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