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浅析
——以柃蜜小镇为例

2019-11-24高慧妮梁赞斌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咸宁市小镇精准

高慧妮,梁赞斌,张 琪

前言

目前我国的扶贫事业已进入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因此体育扶贫也应当逐渐从救济式扶贫(以捐赠体育器材、修缮体育场地等方式为主)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思路。就咸宁市而言,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虽然他们地处偏僻却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以体育促经济,将单一的发展模式变成多元化模式,延伸区域经济的产业链;以体育促文化,将单调乏味的居民生活变得充实有趣,用体育支撑休闲文化的形成;以体育促教育,将体育与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发展和社区体育指导的完善[4];本文从柃蜜小镇的成功脱贫经验出发,拟从“体医结合”“体旅融合”“体产互助”等体育精准扶贫创新模式中探索,找到适合咸宁市乃至全国各贫困地区的扶贫路径,促进其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获得精神与文化上的脱贫。

1 体育精准扶贫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随着扶贫攻坚阶段的深入,一些贫困地区已逐步摘掉了贫困帽子。由于经济扶贫工作成就立杆见影,也是其他环节的基础,因此政府部门、当地村民更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精准扶贫不仅包含经济层面,还包括教育、健康、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方方面面。而体育精准扶贫无论是在经济扶贫层面,还是在健康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补位功能与作用。[2]

1.1 体育精准扶贫是健康扶贫的重要壁垒

2016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刚刚脱贫的农村地区而言,要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中。通过体育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村民的健康意识,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强身健体、控制疾病的目的。从而形成“体医融合”“预防+治疗”的健康扶贫新格局。[3]

1.2 体育精准扶贫是“扶志”的精神源泉

在一些扶贫地区中,很多地方的人民对于帮扶单位表现出理所当然,对于国家政策“等、靠、要”更有甚者拒绝脱贫,以贫为荣[4]。“扶贫先扶志”在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当地居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要让他们认识到“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而体育的育人功能不仅表现在体格健康上,而且能够培养人们积极向上、奋勇拼博、守规则、知荣辱的精神品质。体育的育人与扶贫攻坚的“扶志”不谋而合。

1.3 体育精准扶贫是文化扶贫的重要内容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很多贫困地区逐步已在经济脱贫,但是其精神文化生活却极其贫乏。而体育活动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有足球、篮球等为代表的现代体育项目,有赛龙舟、抖空竹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脱贫。

1.4 体育精准扶贫是经济扶贫的产业延伸

由于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偏僻,但一般这些地区由于天然未开发,却保留了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贫困地区通过前期的脱贫致富,一般在基础建设上会有较大的改善,如交通、通信等。现阶段可以利用体育精准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思路,深入开发其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户外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模式。这样不仅可以给观光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以“体旅融合”“体产互助”等方式延伸其产业链。

2 体育精准扶贫模式下,柃蜜小镇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柃蜜小镇坐落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东倚九宫山,南接通城黄袍山至江西小山界,西邻青山水库大泉洞风景区,北靠怪石嶙峋、溶洞密布的白崖山脉。畈上村风景秀丽,生态资源丰富。在2015年前,畈上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从村里到镇上的路超过13公里,山陡路远,到县城转车要近三小时,因为交通闭塞而非常贫困,导致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畈上村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心村”。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铺开,柃蜜小镇乘着政策的东风,借着休闲产业的发展,成功脱贫成为休闲渡假旅游的好去处。

2.1 优势分析

2.1.1 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

柃蜜小镇风景优美,处处青山环绕,十里长廊流水,河岸木屋林立,自然景观得天独厚,适宜观光旅游及休闲度假。如果说山水之美是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随着景区的人文景观的逐步建设,也让昔日丑小鸭的柃蜜小镇逐步转型成为现如今的白天鹅。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柃蜜小镇深度开发其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环境保障。

2.1.2 独特的反哺文化

畈上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沈氏兄弟俩。在外打拼创业成功的兄弟俩,放弃外面的优越环境,回家创办实体企业,带领全村乡亲共同致富,回报乡亲,反哺社会。这种独特的反哺文化在崇阳不是个例,而成为了一种优良的传承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激发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人士回乡投资建设美好家乡,同时也激起了村民更强烈的爱家、爱村热情,共同参与到建设家园的热潮中。

2.1.3 初具规模休闲旅游平台

经过六年的发展,柃蜜小镇已在休闲小镇的建设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在湖北乃至全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湖北尚禾集团为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下设七家子公司:蜂业、水产、果蔬、林下散养、酒店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开发。柃蜜小镇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也已纳入咸宁市211重大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5394平方米,总用地面积618522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2.5亿元。这些平台的搭建为日后柃蜜小镇的休闲体育、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2 劣势分析

2.2.1 思想意识的落后

柃蜜小镇通过几年自我奋斗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已基本在经济上脱贫。而精准扶贫不仅仅只是经济上脱贫,还有教育、文化、健康等多方面、各领域的脱贫。而该地区在扶贫工作意识上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我们在走访时发现畈上村小学的面貌相对于人间仙境的小镇而言是一幅极不和谐的画面,学制不完整,整个学校没有运动场,孩子们在一个破烂的小院里运动、玩耍。而当地村民更是没有相应的运动场所和设施。在扶贫工作中以经济扶贫为先导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地强调经济而忽略精神层面也会显得过于厚此而薄彼。

2.2.2 专业人才匮乏

柃蜜小镇在脱贫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体育精准扶贫而言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尤其是组织机构建设上尚未拥有完整的体系。据了解,尚禾集团工作的员工大多数来自于当地村民,这些员工在很多领域上知识量有限,这也使得该地区在体育精准扶贫的管理中形成了一定的壁垒。

2.3 机会分析

2.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从习总书记2013年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开始,国家就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习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实际考察当地人民的需要。畈上村从列为扶贫对象后,咸宁市政府将其列为湖北科技学院的定点帮扶对象,学校从人员配置、经济资助、科技支持各个层面对畈上村给予了大力地帮扶。自从湖北尚禾集团(柃蜜小镇)被列为咸宁市重点建设项目后,咸宁市政府亲自督阵指导。

2.3.2 全民休闲意识的提高

随着全民休闲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人愿意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感受身心的放松。金塘镇畈上村柃蜜小镇开园以来,吸引了武汉、长沙、南昌等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国外游客20万人次,2018年国庆七天小长假,小镇共计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创下了咸宁旅游业界新纪录。休闲意识的提高为柃蜜小镇休闲、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充足的客源。另外,外界游客生活方式的输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居民对健康意识、休闲观,引导他们更多地崇尚健康、积极的生活。

2.4 威胁分析

2.4.1 同质景点的陆续开放

2017年2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大乡村都积极地激活乡村的资源,从乡镇企业,再到人气高涨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层出不穷。咸宁市近几年对于休闲小镇的建设也是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梓山湖生态新城、高桥萝卜小镇、横沟印象花林等,同质休闲景点的开发势必会对柃蜜小镇的休闲旅游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

2.4.2 各类休闲方式对体育运动的冲击

对于地处偏僻的农村地区,其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大多以较为简单的棋牌、看电视等为主。随着电子产品充斥着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沉迷于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娱乐方式中。在经济逐渐发展,文化娱乐生活却没有及时跟上的脱贫地区而言,此类现象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被动、层次较低的休闲方式会很大的影响村民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的建立,也为后期体育精准扶贫埋下隐患。

3 柃蜜小镇体育精准扶贫的推进策略

3.1 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柃蜜小镇的发展,其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其村民、学生的运动场所、设施却几乎为零。体育运动场所的缺乏,体育健身器材的不足也成为了制约居民从事体育锻炼的瓶颈。从自身角度出发,柃蜜小镇应该从景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兼顾民生设施改善中来。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更是把“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作为长足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把柃蜜小镇建设成一个人民健康、干劲十足,有希望的、有活力的健康小镇。另外,作为扶贫对象,相关职能部门、帮扶单位也需要转变思路,加强小镇民生设施尤其是健康扶贫设施的改善。

3.2 逐步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

以“体育+医疗”的扶贫模式,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引导村民、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素养。提倡体育锻炼,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成为健康的“守门员”,减少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的几率,降低“脱贫致富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风险。2018年11月,湖北科技学院体育精准扶贫团队在柃蜜小镇为当地居民策划并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在整个运动会的开展期间,我们可以从当中感受到,无论是已经成年的家长,还是未成年的小朋友,他们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候热情高涨。虽然一次活动不能解决居民的运动生活习惯,但是将体育活动、赛事常规化,能有效地激励当地人民成立体育组织,训练常规化,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度,拓宽体育生活方式,也能间接为日后的柃蜜小镇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育锻炼的效果。另外,可以利用湖北科技学院医疗卫生领域的优势,在当地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义诊服务等,在健康“下游”服务于居民。从而形成体育与预防、医疗、康复等深度结合的健康扶贫新格局。

3.3 拓宽“体旅结合”路径

丰富柃蜜小镇的体育扶贫路径,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过渡到体验式旅游,形成体育+旅游、体育+休闲的扶贫模式,将当地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拓宽体育休闲方式。以体育促经济,将单一的发展模式变得成多元化,延伸区域经济的产业链;其次,将体育与医疗康养相结合,打造柃蜜小镇独特的现代养老服务。

3.4 扩充人才储备,打造体育品牌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拥有自己独有产品和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柃蜜小镇想要打造一个成功的体育特色小镇,就必须在体育旅游方面建设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品牌,而在这个过程中,拓宽体育产业道路,延伸体育产业链,将多种经济元素融合到一起,将柃蜜小镇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体育文化氛围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把体育产业和特色产业相融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体育休闲度假品牌,也只有这样,一个有着浓厚体育氛围特色休闲小镇,才会使人们流连忘返,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而这些设想的完成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来完成,而目前柃蜜小镇的从业人员来源单一,专业化背景不深,因此要想得到长足、持久的发展,应当适量的引进高素质策划营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将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3.5 国家政策的稳定

作为新型的扶贫模式,需要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大流的指引,柃蜜小镇在扶贫路径上的成功需要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外,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出台一系列引进人才、促进区块发展的措施,吸引多方人员的投资和建设,将柃蜜小镇的传统扶贫转化成具有的整合意义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

4 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的借鉴意义

体育精准扶贫对扶贫模式的延伸和完善,是国家实现居民共同富裕,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战略,也是产业融合的新型发展道路。对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既可以对咸宁市柃蜜小镇的发展提出中肯、有效的建议,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的贫困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全国这种类型的小镇还有很多,本文希望通过柃蜜小镇的实践、创新,将这种新的模式运用到同类乡村中去,为全国其他地区同样仍处于贫困的地区和人民带去借鉴与思考的价值。将体育精准扶贫结合地区资源,打造既具有旅游效应,也具有体育品牌效应的运动休闲小镇;将体育精准扶贫融入老百姓生活,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光小镇;这将是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最佳成果,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好借鉴。

猜你喜欢

咸宁市小镇精准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探究与应用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