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2019-11-24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体育教师大学

洪 江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洪 江

(嘉应学院 医学院,广东梅州 514031)

对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进行研究,认为其内容主要是道德情感的渗透教育和意志品质的间接培养,指出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融合方式较为单一、大学体育教师的道德水平需要提高。据此,提出大学体育教学中深化德育教育的策略:一是充分利用教学条件进行德育教育,二是通过团体性项目进行德育教育,三是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四是采用体育榜样力量促进德育教育开展。

大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体育学科是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体育学科越来越呈现出其独有的德育价值。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是一种具体化的知识形式,更多的时候,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教育是大学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渗透也可以使体育知识和技能更加丰富。最终使得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更加贴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目标,为我国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1.1 道德情感的渗透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是以体育教师为导向,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的学科内容,参加体育教师的联合参与也是必要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各种情感的培养,如责任感,荣誉感和自尊感。从而为大学生群体这一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意志品质的间接培养

所谓的意志品质就是学生在个人意志方面的表现,它不仅代表着学生作为个体的意识和能动性,也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支撑学生从事带有目的性的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元道德素质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促进学生建立起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精神,也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融合素质教育发展需求使学生不断磨练自身的意志,在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锻炼强健的体魄的同时,也要增加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问题

2.1 体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与体育教师的道德教育观念是分不开的。目前,许多体育教师认为,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不在体育教师的范畴之内。在将道德教育纳入体育教育过程中,也有一些体育教师无法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方法。使得体育教师无论是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标准还是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都显得无所适从。可以说,当前体育教师缺乏道德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德育的发展。

2.2 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融合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开发中,许多体育教师以知识灌输的形式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一部分教师借助体育名人经历来促使学生建立坚持不懈的品质,也有一部分教师通过集体性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认知到团结一心的优秀品质,但是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将体育学科内容与德育教育理念进行融合之后,以课程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中学和高中学习过程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被教师灌输。面对大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灌输教育,多数大学生都会抱有一定的抵触心态,所以应对当前单一的德育教育融合方式,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也难以提高。

2.3 大学体育教师的道德水平需要提高

当前有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师都忽视了德育教育融入于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他们将德育教育看作是独立于体育学科的一项内容,这一概念不仅使高校体育课程德育的发展不景气,而且在大学生德育发展中也形成了一系列不完善的局面。而且当前高校对于教师的师德考核制度的构建较为薄弱,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建设,最终使得学生拥有了相对发达的体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失去了渗透道德教育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展现出的欠缺,也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不够突出,从而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健全,缺乏德育教育的可维护性。

3 大学体育教学中深化德育教育的策略

3.1 充分利用教学条件进行德育教育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条件,借助现有的条件资源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结合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标准,使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能够更好的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道德品质。应对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打下良好社会发展基础的首要方式,所以教师更需要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能够依托环境条件来达到更好的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目的。

3.2 通过团体性项目进行德育教育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团体运动有20多种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都是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项目内容,所以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它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抵抗压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灵活的弹性。也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这些内容都是教学改革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所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的有效途径。团体性项目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在后续发展中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意识。

3.3 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少见,但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很少有人愿意将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事实上,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建设,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信心。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获得竞争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会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导致在社会上受挫。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已开始出现在各学科的学生课堂上,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好地获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和应用。而且这一过程也会直接促进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开展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借助丰富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4 采用体育榜样力量促进德育教育开展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偶像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通过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体育偶像的典型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在关注体育公众人物的同时,分享到体育公众人物的成功经验,借助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让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增强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愿望。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学生乐观主义的培养,也可以使学生更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需求。

4 结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大学体育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大学体育教学的现有条件,依托于教学改革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在引领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符合新时期新要求的合格人才,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陈方煜.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4):124-126.

[2]王萍.大学体育育德功能及其实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0):61-62.

[3]常益,张姝.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6):136-141.

[4]廖佩文,杨大本,吴焱军,杨敏.现代大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75-77.

[5]钱振鼎.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4.

Research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E

HONG jiang

(Medicine School ofJiaying College, Meizhou 514031, Guangdong, China)

洪江(1974—),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体育教师大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大学》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