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9-11-24蒋翠娥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生身体素质

蒋翠娥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

蒋翠娥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就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体育素养的培养策略,为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提供参考。

五年制;学前教育;体育素养;培养

2018年初,教育部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而修订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要有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是从初中起点作为当地教育接班人来培养的,他们的体育素养的培育不仅关乎他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当地体育健康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决定着当地孩子的体育健康状况的发展。

1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学者热衷于素质教育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体育素养这一概念。经过多年专家学者的研究,多数专家认为体育素养主要体现在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等这几个方面。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作为当地幼儿师资力量的储备力量,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素养不仅关乎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同时对于幼儿体育教育也是影响颇大的。幼师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模仿对象,作为榜样力量,他们的体育素养程度直接决定幼儿所接受的体育教育质量。明确幼儿园体育素养的重要性,确立体育素养在幼儿体育教育师资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了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体育素养,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幼儿对于体育的兴趣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创新心理。同时还需要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努力提高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2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应具备的体育素养培养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等后天的因素的作用下而获得产生的。就如俗话所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体质状况,也就是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应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然后要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让自己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包括养成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品德(包括社会适应、情感体验、团队意识)三个方面。

3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3.1 性别比例及身体素质的差异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幼儿师资储备力量,在中国人的认识观里对于幼师多半是女性职业,因此该专业的学生90%以上为女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内容的安排上就得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及男女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但是又要兼顾差异中的协调发展。

3.2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缺乏

虽然现在体育课开设的次数达到一定的量,但是从笔者多年的经验教学中来看,五年制学前师范生对于体育课及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是缺乏的,少数学生对于老师上课的时候灌输的一些健康知识他们不以为然,一旦发生一些健康突发情况显得惊慌失措,平时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关注也是远远不够,甚至不关心。

3.3 学生运动习惯及体育意识不强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本就是女生多,女生对于体育课就有一定的排斥性。在他们这个年纪比较注重自身的容貌,关注自己的身材。体育课上的某些内容因为要流汗、脏、且要晒太阳,学生们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上课的过程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强度稍大就会喊累。学生课余时间主动参与运动的少,对于学校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都不高。在体育课上对于着装也没有重视,着装不适合上体育课的话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意外。

3.4 学生对运动技能及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不重视

在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看来,幼儿园的体育课会有多复杂呢?小朋友能学我们学的东西吗?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就是玩游戏,注重玩?我们体育课学这么多东西有什么用?

而他们不知道,体育课首先是要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不管干什么没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做基础都是干不好的。其次是是要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现在的小朋友对于老师的要求其实很高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模仿对象是崇拜者,你没有几项技能展示一下他们可能还会不服你的。因此我在课堂上首先让他们有个好身体,练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让他们每人至少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同时还得掌握该项技能的教学技能,也就是怎么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再教给小朋友。

3.5 情感体验团队精神

女生上体育课只对减肥瘦身美容这些话题感兴趣,她们本身上体育课热情就不高,尤其是在太阳下开展的一些竞赛活动。换句话说她们觉得上课的体验差,不如玩把手游。大多数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对于竞赛合作意识不够。比如上排球课时,你让她们来个班级对抗赛,她们都是你推我我推你。

而体育课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及时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

4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培养策略

4.1 注重男女差异,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

由于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中男女比例的差异,我们要多安排女生感兴趣且恰当的内容,如体育舞蹈、健身操、韵律操等,但是又不能完全不顾及男生的感受,球类项目一个也不能少。因此,五年制学前教学师范生的体育课程可以在前两年做合班上课,课程内容多样化,不仅涉及到身体素质、田径、三大球类还有女生喜爱的体育舞蹈、健身操、韵律操等。在后面的两年可以选修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专修,这样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可以在后两年掌握好一到两门运动技能。

4.2 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健康理论知识

我们都知道,体育课多半都是实践课程,也就是室外为主,但是我们又可以换句话说体育课是看天气上课,一旦下雨或者是恶劣天气在室外是开展不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雨天在教室给学生上理论课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如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习惯及意识养成的好处、营养与健康生活、运动疾病的预防、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等等。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掌握了这些健康知识可以让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自身体健康,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突发的情况也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4.3 严格要求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及运动习惯

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必须有严格要求。首先是课堂常规,按时上下课,着装要求(体育实践课一定着运动服装及运动鞋),并且让他们记住自己今后去了幼儿园进行体育教学时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同样的要求。然后就是体育课中禁止学生玩手机(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通过合理的评价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加重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就是上课中的表现。适当降低身体素质的分数占比,加大技能学习的占比。这样身体素质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养成好的运动习惯获得良好的体育课成绩。

4.4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运动体验加强团队合作

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而忽视体育课的脏和累。我们首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课堂教学中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恰当的教学方法,如篮球课上的运球枯燥而乏味,但是我们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强。同时小组合作就需要成员间的配合,这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在韵律操中,我们分组练习再进行评比,就会比学生自由练习的效率要高很多。小组间成员会自觉的帮助稍弱的学生尤其的男生进行练习,相互提高,不仅可以掌握运动技能还能掌握教学技能。

5 结论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教学技能、还要养成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运动中获得好的运动体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内容,运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及情感体验。

[1]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培养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J].体育学刊,2017(5):16-19.

[2]喻科.基于个体差异视角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径优化[J].教育评论,2015(10):117-119.

[3]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J].体育学刊,2018,25(1):98-103.

[4]刘晓慧.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12):124-137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EQualities of Five-YearNormal Students Major in Pre-School Education

JIANGCui’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Hunan, China)

蒋翠娥(1983—),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五年制师范生身体素质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锻炼
新发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