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2019-11-24梁风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身体素质体育课

梁风

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梁风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阐述教学策略的概念,将体育课授课划分成几种类型如技术技能类、身体素质类、体育与健康理论、体育游戏类、体质健康测试等。对不同教学组织类型,针对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就针对性教学组织策略的应用时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分析。

高校体育课;学生行为;教学策略;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如今高校体育课堂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悄然发生一些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广大体育教师不忘初心,不断追求卓越,让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始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闪耀。本文有针性地对当前高校体育课堂,学生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思想状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将体育课划分成不同的教学组织类型,对不同的教学组织类型的体育课,有针对性地探讨其教学策略,创新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成效。

1 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即教师教学中为达到预期效果的一整套教学行为,是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谋略和手段的总和。教学策略解决的是教学战略问题,因而它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学题材全局起控制、支配作用。教学策略体现着一种教学程序,表示教师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 对不同教学组织类型的教学策略

为了便于实施教学策略,将体育课授课划分成几种类型,如:技术技能类、身体素质类、体育与健康理论、体育游戏类、体质健康测试等。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探索教学策略、有利于研究的开展,使教学策略,在不同教学情形下,成为有效支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作用,达到“智慧支撑”的目的。

2.1 针对体育技术技能类型的教学策略

体育技术技能类的教学,主要进行技术技能的讲解和示范,包括:某个技术动作的构成、技术要素、技术的连贯动作、技术的分解动作、某个技能的标准、掌握某些技术技能的意义和要求等。

2.1.1 体育技术技能类型教学时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

在进行技术技能的教学,学生经常表现出:好奇新鲜,马上欲问个究竟或直接评头论足;注意力不集中,正在想或干与授课内容以外的事情;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愿听老师的讲述;教师讲解示范过程中,调皮捣蛋的学生搞恶作剧。

2.1.2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当教师在授课时,为防止或出现学生上述不良现象和行为,教师在授课时,应讲清楚其中的重要性,强调听课的组织纪律,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应及时启动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此时教师可灵活地采取:(1)批评教育法。暂时中断授课的主要内容,针对学生课中的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提高与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此教育一定要及时,才能有效,并且还可直接点名批评个别“刺头”,让他们知道错。(2)提问法。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正在想或干与授课内容以外的事情;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愿听老师的讲述,此时即可启动提问法,针对性地提问上课不专心的学生、事多的学生,这也是对不认真听课学生的一种忠告,以至敦促其今后上课更加认真自觉。(3)成绩评价法。可以明确地告知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观测点,这也是行之有效的鞭策措施之一;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十分在乎自己的期末学习成绩。

2.2 针对身体素质类型的教学策略

体育课身体素质类的教学内容很多,集中体现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

2.2.1 身体素质类型教学时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

体育课中的身体素质练习,是锻炼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然而学生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突出表现为:怕苦怕累、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进行中长跑的练习,尤为显著。

2.2.2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当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首先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身体素质练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结合起来。此时教师可灵活地采取:(1)激将法。要转变学生懒惰、怕苦怕累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要我跑”,到使学生“我要跑”的方向转变;以及从“要我练”到“我自觉练”的转变。(2)科学法。要让学生知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是要讲科学、讲方法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和方法,要让他们尝试到增强体质、提高成绩的快乐,进而变成自觉的行动,终身受益。(3)竞赛法。学生在体育课中开展互帮互助、争当第一的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运动成绩,体验运动的乐趣。

2.3 针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类型的教学策略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有专堂课在教室内上课的组织形式、也有在室外运动技术课中穿插进行的授课形式。

2.3.1 体育与健康理论类型教学时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

对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存在有不少大学生不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往往自认为自己还年轻,不需要过于要求自己把精力放在体育上,更不用说很好、很自觉地投入学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并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终身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于是有些学生在理论知识课中,开小差、玩手机,甚至做别的事情。

2.3.2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理论的教学时,首先要认真备好课,力求讲课生动、内容充实、科学性强,能够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于教学之中。教师讲课要吸引学生,否则教师没有理由责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师在授课中可灵活地采取:(1)纪律法。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组织纪律好与坏,要明察秋毫,发现怠慢学习时,要及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2)提问法。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往往有些学生学习不专心,有不屑一顾的心态,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不良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提问。这样一是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导入,二是起到提醒学生注意听课。(3)示众法。教师对上课不认真、不专心的学生,可点名让其回答或做示范,这样促使学生有自知之明,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4 针对体育课体育游戏类的教学策略

2.4.1体育课体育游戏教学时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

在大学公共体育课堂,各高校编班不一,有男女生混合编班、有纯男生班、也有纯女生班,因此对纯一性别的编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会更方便、积极主动一些;而男女混合编班,对于需要身体接触,如:拉手之类的游戏,往往不能很大方地开展;有时出现消极怠工,开展不起来。体育游戏是让学生在“玩”和“乐”中增强和培育团队精神,并得到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2.4.2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游戏之前,必须强调组织纪律,进行安全教育。教学组织策略侧重于让体育游戏动起来:(1)强调集体活动。体育课中的体育游戏是上课内容之一,是集体组织、集体开展的活动,因而需要强调集体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消极怠工现象,要从心理上促使上课班级学生的融合,这个融合有效地促进体育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3)在集体的荣誉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感召下,让大学生回归童真,体育游戏就会有趣快乐、积极向上。

2.5 体质健康测试的教学策略

2.5.1 体质健康测试时学生经常在课中的不良表现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目前在高校已经是常态化的工作、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因而有部分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内容与体育课的身体素质部分有机地结合,因而体育课中也就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既然是测试,就是考试;对此学生表现出:紧张焦虑、不了解测试方法;过于关注测试成绩、弄虚作假、弄巧成拙地参加测试;有甚者请人代测试、或冒名顶替测试。

2.5.2 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绝不能马马虎虎。针对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易发生的问题,体育教师在测试前,必须认真地熟识测试要求、测试标准,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测试中要认真检查学生证件,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加测试的学生。发现学生不爱惜仪器设备、违规测试等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测试中体育教师要尽力地创造良好的测试氛围、多鼓励鞭策学生,教师还要耐心服务于学生,创造良好的测试氛围,有利于学生测试、有利于出好成绩。

3 针对性教学组织策略的应用时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针对学生在体育课中发生的不良行为和表现,应及时启动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启动开展“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承载着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寓于体育课程教育之中;体育课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渊源、并有很多契合点,因而体育课中对学生的教育帮助,还必须运用“课程思政”的理念,让对学生的教育帮助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同向同行,进而收效会更大,效果更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时,必须紧密地把握和有机地结合授课过程中发生的人和事、教学内容与课堂情景,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不失时机。体育课应重点把握对学生进行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团结协作、竞争与合作精神的教育;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教育与实践。

4 结语

4.1 教学策略是一种“智慧支持”的方法,但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灵活应用。

4.2 教学策略应用的时机,要依据授课学生状况而及时启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平常备课,要做到有的放矢。

4.3 教学策略的应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9.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to theClass Teaching of CollegePE

LIANG Fe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Nanning 530003,Guangxi, China)

梁风(1961—),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健康教育与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针对性身体素质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新发现
讨厌的理由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