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视阈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防控研究

2019-11-24张毅任学锋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全民防控

张毅 任学锋

全民健身视阈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防控研究

张毅 任学锋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通 226010)

在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梳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类别,主要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组织管理风险。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建立风险防范协作机制。

全民健身;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风险防控

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实现全民健身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激发全民健身的多元需求,更要提高和完善全民健身的配套设施。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止至2013年12 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其中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有66.05万个,占38.98%,场地面积10.56亿平方米,占53.01%。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集中于教育系统,其中,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更加健全和完善。但是,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这种现象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更为突出。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居民运动健身的需求,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并在《全民健身条例》中也指出,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可见,学校尤其是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必要措施。

然而,学校本身属于人口密集区域,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这正是很多高校开放体育场馆的主要忧虑。

1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风险防控是高校体育场馆全面开放的根本前提,是完善群众体育的基本需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便成为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活动、健身的公共场所。绝大部分人都是下班以后进行锻炼,使用时间集中度高,人员复杂,照明要求相应提高,安全隐患也随之聚增。近年来,随着对体育场馆安全风险的研究,对各类体育场馆安全事故的梳理迅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然而,体育场馆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却屡屡发生,深刻的教训提醒着我们,在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中,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体育场馆进行风险防控则是体育场馆安全运行的前提保障。在《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中也明确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风险防控的必要性。所以,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进行风险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分析

2.1 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首先,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大量社会人员涌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活动的时间、地点相对集中,难以杜绝各种纠纷的发生,也可能会带来各种传染病、疾病等,给校内师生的人身、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其次,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器材设施使用频率将会大大增加,势必导致器材设施的过快老化或变形,比如健身房器材的螺丝松动、足球场草坪不整、游泳池壁破损脱落等。如果没有及时的维修和处理,可能会给不知情的锻炼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2.2 财产损失风险

财产损失风险主要指归学校所有、使用和保管的财产受损的风险。场馆对外开放后,对进入校园的各色人群的素质高低很难甄别,无形中给学校的财产带来风险隐患。例如:一些体育场地设施可能被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造成磨损,甚至有些被故意损毁;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趁机混入校园,盗窃公共财物、师生财物以及外来锻炼人员的财物等。

2.3 组织管理风险

组织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不合理,管理者决策或判断失误、疏忽大意等引起场馆管理风险事件。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果组织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造成管理疏漏,轻者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安排不利、场馆维护不当、场馆开放安排不合理等,影响正常的学校体育工作秩序,重者可能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人身危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学校声誉的重大损失。

3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防控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风险防控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观众或体育活动参与者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受伤的可能性;阻止不合理的伤害或损失发生;当伤害和损失发生时,能够及时、合理地予以应对。

3.1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高校体育场馆既然对外开放,就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要不断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切实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客观的认识风险,敢于担当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体育场馆的经营活动,既然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就只有正确面对。工作中要做到未雨绸缪,认真排查风险点,建立风险台账,真正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敢于承担风险。要认识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意义大于风险,只要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构筑风险防范的坚固堤坝,是可以将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的。

3.2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首先,要建立防范体制,实行安全工作分级责任制,建立了信息网络和信息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的通畅。其次,建立应急预案,遇到突发事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是及时上报处置,准确把握事实和重点,全面、深入了解掌握突发事件的成因、事态与规模,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及时处理,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采取应对措施,抢险救灾,实施救治,控制局面,平息事态,疏散人群,防治二次风险事故的发生及事态扩大;三是做好善后工作,并对在整个突发事件过程中,疏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逃避责任者,视情节和危害后果,按有关规定和国家法律严肃处理。

3.3 建立风险防范协作机制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风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疗、治安、保险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要实现场馆风险管理的科学化,高校必须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紧密联系公安机关、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场馆开放公益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4 结论与建议

4.1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防控是高校体育场馆全面开放的根本前提,是完善群众体育的基本需求。

4.2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主要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组织管理风险等。

4.3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首先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正确认识风险,敢于承担风险;其次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第三,高校要与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建立风险防范协作机制,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杨芳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及规避[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6):26-28.

[2]耿玉倩.体育场馆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3]黄大志,潘宏波,梁然.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风险管理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10):862-865.

[4]冀晓斌,位桂香.全民健身背景下西安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97-98.

[5]顾晓君.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6]吕赟,徐长红.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风险规避与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4):285-286.

[7]刘瑞文.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1(15):134-136.

[8]张超.高校体育场馆风险管理措施探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115-116.

On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Opening of CollegeSports Ven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Fitness

ZHANG Yi, etal.

(Jiangsu Shipp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tong 226010, Jiangsu, China)

张毅(1982—),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全民防控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全民·爱·阅读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