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经济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2019-11-24法人马敏行

法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夜游消费经济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马敏行

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在哪里?也许是华灯初上时的建筑,车流不息的街道或充满烟火气息的美食节和夜市。

夜经济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唐宋时期,一些名城就拥有了中国夜经济的早期雏形:唐朝金陵富人微行夜中买酒;宋朝成都有“遨游空闾巷”的壮观局面;临安城的夜市应有尽有;明清都市中商业区的夜晚 “千街错绣,灯火连昼”......今天,夜经济成为中国城市新一轮的角逐战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夜经济的形成机理和打造方式。

城市的魅力属于夜晚

夜晚本就不应单调,城市的夜晚更是精彩。历史、文化、地域、气候等差异,造就了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夜经济。今天的“夜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实景演出、灯光秀和城市街景,而是聚合了种种产品和服务的大生态。“黄金4小时”的旅游夜经济, 往往会成为一座城市的颜值和消费力担当。

夜游有多火?先看一组数据。

美国居民有1/3的时间、1/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和消费发生在夜间,夜晚人流量和销售额往往是白天的一倍以上。

在国内,北京的王府井夜市曾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一个常住和流动人口达到300万的城市,假如每天有10%的人进行夜游消费,人均消费30元,每晚就有一个900万元的夜游市场,一年收入可达30亿元。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的休闲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的“软实力”。

寻找夜经济兴盛密码

关于如何打造夜经济的策略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核心景观吸引力、升级夜游产品内容、优化夜游导视系统、完善夜游配套服务……探索夜经济产业的格局和消费结构从未停止。但更重要是,要理清城市发展的消费原动力来自于哪里。

据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夜生活的消费群体大多来自年轻人。对于人口持续流出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失去了年轻人,便失去了进入核心赛道的门票。因此,点亮城市的灯光,打造迷人的城市夜景,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留住年轻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追求的目标。

另外,旅游业一度被看做是“流量生意”,在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时间成为了新的争夺目标。从景区到旅游目的地,游客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考核目标,游客停留时长才是制胜的关键。夜经济的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城市繁荣、生活舒适度与便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夜经济里面,藏着中国城市新一轮的角逐战场。

最近,全国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南京多地出台“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比如,北京地铁1、2号线延长运营;上海首批“24小时影院”上线;济南设泉水船宴夜游大明湖;兰州打造“深夜食堂”和“夜间让利”;天津打造美食街“撸串喝酒”;南京夜间闲置停车位向社会开放……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向涵盖“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转型。

但是,为何打造夜经济的城市中,成功者寥寥无几。笔者曾探访欧洲多个名城名镇,试图能够从一些夜经济兴盛的城市中找到答案。

综合来看,一些世界级超级“不夜城”似乎多始于一种高度细分的主导产业,或者在兴盛之初就带有鲜明的城市特征。比如,东京的夜兴于“食”,餐饮业已是绝对主力产业和夜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巴黎夜兴于“赏”,以“夜巴黎”模式著称的法国夜经济依附于精美绝伦的法兰西文化和艺术;澳门的夜兴于“娱”,博彩业成为绝对的主导产业;香港和雅加达的夜兴于“购”,“午夜血拼”是亚洲超级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由此可见,打造夜经济并非数日之功,应深入寻找城市发展的原动力,避免方向上的偏离。

夜经济映照城市管理智慧

夜经济的兴盛,反映的是城市的软实力。

大部分世界名城夜经济的成功,得益于庞大的城市体量。具备人口红利的大都市,人们的娱乐方式和消费形态趋于多样化,不同阶层的人会依据各自的爱好寻找适合自己的夜间消费场所。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些小城,对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也许更有借鉴意义。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是一座仅有十几万人的小城。这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46名诺贝尔奖得主,或在此读过书,或在此教过学。而这一切,与这座城市高超的管理智慧和营商环境相关。

因此,夜经济绝不是孤立的产业形态,而是需要城市治理的相应升级。例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夜间出行;城市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基础。上海近日实行的“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意味着中国城市的夜经济业态,正在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夜经济”的路还很长,但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大量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有待开发。城市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完善城市治理结构,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夜间消费场景,这是发展夜经济所面对的一个共同议题。

猜你喜欢

夜游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夜游泉州西湖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夜游城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夜游魔法庄园
珠江夜游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