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课建设现状分析及配套教学材料的开发研究

2019-11-22钟宝赵珈瑶李凤林

山东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调查微课

钟宝 赵珈瑶 李凤林

摘 要:微课已经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随着立体化教学的开展,配套教学材料的开发逐渐成为提高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微课建设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内8所本科院校微课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些院校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微课开展情况较好,但建设中多数都高校都忽略了配套教學材料的开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配套教学材料开发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微课的全面建设,提高微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配套材料;调查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微课逐渐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大力推动“四个提升”和“四个拓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1]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2]。微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教授于2008年提出的。我国微课建设起步于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教授首创了“6+1”的微课应用模式;201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研中心的李玉平创办了微课工作室;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共同开发了“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成为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免费开放的网络学习客户端[3]。2016年起微课建设在高校全面铺开,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素材、测试题以及电子教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甚至包括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本文以吉林省内高校微课建设为例,研究微课制作过程中配套教学材料的开发,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 微课的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微课实施形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播放相对较短的课程视频,一般在10分钟左右,微课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利于传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观看微课,同时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学习微课。因此,具体特征如下:微课在传播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微课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每节微课更加注重某个知识点,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讲述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解决学生的某个难题,同时通过微视频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平台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但这些微课的规模较小,信息含量相对较少,内容相对零碎分散[4-6]。如果将一门课程中单独的微视频进行整合,在配以完整的配套教学材料(教材、电子教案、讨论题、测试题等)通过教学平台传播,将构成一门完整的在线开放课程。

2 高校微课建设现状研究

近几年,随着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成立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全国范围内高校微课改革的浪潮。在吉林省教育厅及吉林职教基地的推动下,省内高校纷纷开启微课建设的步伐,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光华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延边大学以及长春师范大学8所院校调查后进行了如下分析。

2.1 高校微课建设门数比例分析

如图1所示,对上述8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25%的高校微课建设门数在50%以上(包含50%),37.5%的高校微课建设门数在30%以上(包含30%),37.5%的高校微课建设门数在20%以上。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微课建设门数属于较多的高校,说明以上高校教师微课建设积极性较高,对其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

2.2 微课建设的侧重点

如图2所示,通过调查发现,75%的高校微课建设的侧重点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只有25%的高校能够注意到配套教学材料的开发。在这25%的高校中,能够完整进行配套教学材料开发的高校只占10%。调查结果显示,8所院校微课建设不够系统,单纯利用微视频开展微课教学。

2.3 近2年8所高校在省内微课大赛获奖情况分析

2017年和2018年8所高校在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的获奖情况统计分析具体如图3、图4所示。

吉林省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2017年共评77项获奖作品(一、二、三等奖),上述8所院校获奖作品占总数的63.63%;2018年共评出获奖作品84项,上述8所院校获奖作品占数的64.28%。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上述8所院校微课建设情况较好,微课制作质量较高,对其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2.4 高校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知,8所高校微课开设的情况较好,部分微视频制作质量较高,但是微课的建设并不系统。虽然从比赛获奖的数量上占半数以上,但通过对比赛规则的分析可知,微课大赛提交的参赛作品是一节课的视频及相关几项教学材料,同一门课程中其他章节的教学材料建设相对滞后,这样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会大打折扣。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点较多,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辅助配套教材、电子教案、辅助参考视频以及测试题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专业知识。因此,加强微课的配套教学材料建设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 微课配套教学材料建设的具体内容

3.1 配套教学材料包含的内容

配套教教学材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辅助资料,随着微课的兴起,教学材料不仅仅限制于一本书,一个题库,立体化教学材料,逐渐成为教学材料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的配套教学包含内容如图5所示:

3.2 配套教学材料开发的具体内容

微课是基于“点”的教学方式。第一,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调整,根据调整的内容结合实例编写教材;第二,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微视频录制;第三,为了开展教学,同时需要制作电子教研,抽提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帮助学生理解;第四,编写教学案例,案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案例便于在线讨论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五,搜索或录制辅助教学视频,作为对教学知识点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第六,编写测试题,测试题的编写包括知识点测试、章节测试和期末测试题,实现在不同阶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4 结论

微课配套教学材料的开发是提高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微课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省内8所学校的微课建设处于稍领先地位,但是建设内容并不全面,忽视了配套教学材料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课程质量,本文提出了配套教学材料开发的6点指导建议,可为微课的平衡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常金鑫,李建国.职业院校高尔夫运动技术微课设计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6:128-129.

[2]杨敏,季伟,李茜,等.基于微课资源的农业院校普通化学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06-109.

[3]邢艳.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德育教育,2017(10):25-27.

[4]张文靖.课到微课高校教学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J].中国培训,2017(7):181.

[5]樊晓璇.微课在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8.

[6]陈小芹.移动互联网的微课线上点播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网络工程,2019(2):33.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猜你喜欢

调查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