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医院药学科研现状与分析*

2019-11-22李功华LIGonghua

医院管理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学术论文药学

□ 李功华 LI Gong-hua

在实施药品零差率之前,医院药学更多地集中在药品调剂、药品供应、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对药学科研工作,药师经常以“没时间、没设备、没经费、没资源”等理由推脱,使药学科研工作一直处于弱化的境地。2014 年4 月,浙江省全面实施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使得医院药学工作由利益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迫使药学部门在医院的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新医改的需要。通过5 年的努力,医院药学部门通过提升药学服务能力的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相关的科研工作,以药学科研促进药学服务工作。

资料与方法

采集2014 年4 月至2018 年9 月本院药学部申报立项的各类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据,对其科研经费、研究内容等科研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学术论文按照浙江省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2012 年版)分为一级、二级。

结果

1.医院药学科研课题立项情况。2014 年4 月至2018 年9 月期间,医院药学部各类科研课题立项41 项(表1),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11 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350.8 万元,与实施药品零差率前5 年比较,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国内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医院药学部门比较,尚有一定差距[2]。

2.医院药学科研课题选题。通过对41 项立项课题的选题进行分析统计,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医院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中药药理等方面(表2),其中最明显的方向是中药作用机制和中药相关领域研究,主要围绕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研究型医院优势学科发展方向进行选题。

3.医院药学科研学术论文发表情况。2014 年4 月至2018年9 月,药学部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44 篇(表3),其中SCI 收录18 篇,占医院论文总量的12.5%,影响因子平均为1.581,但在药学专业影响力较强的杂志如Pharmacotherapy、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等[2]发表的文章几乎没有,说明本院药学科研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药学部科研立项课题分布

表2 2014 - 2018 年药学部立项课题选题及立项数量

表3 药学部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4.医院药学科研学术论文刊发的主要杂志。本院药学科研学术论文主要刊发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0 本期刊,刊登文章数量为81 篇,占中文学术论文总量的64.3%(表4)。进入2018 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只有32 篇(占中文学术论文25.4%),没有1篇论文能进入药学类排名前3 名的《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等期刊。

表4 2014 - 2018 年学术论文发表主要期刊

5.医院药学部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布。2014 年4 月至2018 年9 月间,医院药学部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与分析、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药学监护、药事管理、药学服务研究、药物临床疗效评价、药学信息技术研究等(表5),发表最多的是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与分析,约占19.4%。

讨论

1.科研创新工作的基础是人才团队。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后,公立医院药学服务面临着由利益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3],新医改政策促使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任务从药品供应保障逐步面向临床,医院药师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药学服务必须依托药学科研的不断创新,因为医院药学注重的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及最新科技成果应用的实效。科研创新是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和提高药师地位的原动力,必须要有人才团队的支撑[4]。为此,药学部制定了药学人才招聘和培养5 年计划,2014-2018年先后招聘和培养硕博士近30 人,并为每一名硕博士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同时药学部设立专门医院药学科研小组,充分挖掘硕博士科研潜力并建立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

表5 2014 - 2018 年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

2.加强科研合作。大部分医院药学部门科研能力、设施设备有限,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为此,药学部充分挖掘医院、高等院校可利用的科研资源,聘请了两位高校教授作为本部门的学术顾问,指导全科药学科研工作。依托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与相应的研究所、室共建临床药学实验室,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科研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3.医院药学科研定位与方向。结合医院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研究型医院,不断调整学科发展方向,注重科研选题,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由简单到复杂,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科研思路。(1)凭借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平台,对医院制剂、中药名方验方等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开展相应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分析、质量控制等研究;(2)与临床优势学科合作,挖掘相关的临床信息数据开展药学科研;(3)挖掘临床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开展药学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基于名方验方、中药制剂、颗粒剂等临床药效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分析、质量控制研究。近年来药学部门对医院制剂、中药名方验方等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先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270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4H28003、LYY18H280005、LQ14H280002)、浙江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项目(2012C37043、LGF18H090021)、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6ZB008、2015ZA023、2017ZA025)、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以及各类学会科研项目立项并进行了药理机制、药效学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对小春花、艾叶油、过坛龙、赶黄草总黄酮、玄参、白术、天智颗粒、柴黄片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测定、中药指纹图谱、颗粒剂有效性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中药成分分析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从量效、毒效等多角度对颗粒剂及其饮片、不同炮制品配方颗粒进行了研究。

与临床优势学科合作,挖掘相关的信息数据开展科研工作。我院是全省精神卫生中心,是精神疾病诊治与康复的龙头单位,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志病的牵头单位,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病例丰富、充足。在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院所专项基金(2016F10026)支持下,已配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他配套设备和设施,完成了UPLC-DAD 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学验证,建立了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平台,完成了高灵敏度多种苯二氮卓类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相关研究提供扎实的科研基础。

注重临床合理用药数据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挖掘。在浙江省科技厅公益类基金(2016C33127)、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基金(2015ZQ007)和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本学科团队在一名浙江大学博士生带领下创新性采用科学的数学建模理论构建中药安全性风险识别体系,建立基于多因素临床数据的风险评估,前瞻性的预测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严重ADR 风险,极大限度地降低规避临床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本院药学部门紧跟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积极开拓科研思路,对医院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注重药学科研的实效性,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使药学科研工作取得了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学术论文药学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