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步水热法合成La(Ⅲ)掺杂碳量子点及光学性能探讨

2019-11-19何云波康晓云

山东化工 2019年20期
关键词:衡阳金属元素碳源

何云波,彭 钢,2*,李 薇,2,刘 剑,2,康晓云,蒋 镁

(1.衡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2.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省功能金属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南 衡阳 421008)

自从2004年Xu等人[1]在制备单臂碳纳米管过程中发现荧光碳纳米粒子,碳量子点(carbon dots)就因其优异的荧旋光性能、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碳源材料来源广泛、合成方法多种多样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3]。然而,碳量子点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发光集中在蓝光区域,碳量子点的发光机制尚未明确和固态猝灭特性[4-5]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中,以异元素掺杂和表面修饰等方法最为有效[6]。

异元素掺杂包括金属元素掺杂和非金属元素掺杂。常见的掺杂非金属元素包括N、S、P、F和Si,其中以N和S元素掺杂研究较多。因其五价电荷和原子尺寸与碳原子相近,N元素被广泛用于掺杂碳量子点[6]。相对而言,金属元素掺杂研究较少,特别是稀土元素[7]。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一步水热法,以APEG为碳源,LaCl3为掺杂剂,制备La(Ⅲ)掺杂碳量子点。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所用的试剂包括: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和氯化镧(LaCl3)(AR,北京华威锐科化工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所用的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亮度计(UV2501PC,日本岛津公司),红外光谱仪(FTIR-8700,日本岛津公司),荧光分光亮度计(F-7000,日本日立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GZX-9140MBE,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2 实验步骤

1.2.1 稀土离子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

将1g APEG与一定量的氯化镧溶解于10mL水和5mL无水乙醇,超声溶解。在180℃加热2h。反应完成后,用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4,旋干水溶液(50~60℃),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并通过0.45um的滤膜过滤,最后放入烘箱干燥。

1.2.2 性能测定

1.2.2.1 荧光光谱

将碳量子点配成0.05mg/mL,测试其荧光性能。

1.2.2.2 紫外光谱

将合成碳量子点配成5μg/mL的溶液,在紫外可见分光亮度计上测定其紫外光谱。

1.2.3.3 红外光谱(IR)

取适量经真空干燥箱充分干燥实验制备的C-dot与KBr压片,然后在红外光谱仪下测定其红外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Ln(Ⅲ)掺杂碳量子点的表观形态

图1 La(Ⅲ)掺杂碳量子点的颜色状态

多数的碳量子点易吸潮,不易干燥。然而,我们采用APEG为碳源,La(Ⅲ)离子为掺杂剂,通过真空干燥即可获得干燥的不易吸潮的碳量子点。从图1中可以看出,氯化镧掺杂的碳量子点为红色,其水溶液颜色为浅红色,该颜色程度与碳量子点溶液浓度有关。

3.2 荧光光谱

图2 La(Ⅲ)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图谱

从所有图标可知随着激发波长的改变其发射光谱也随之改变,并且发生红移。从图中可以知道,最大吸收强度对应的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峰为460nm。作者在其它碳量子点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很多文献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8-9]。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不同La离子加入量对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图3可以知道,当LaCl3加入0.1g时,其荧光强度快速增加,然后急速减少。

图3 不同La(Ⅲ)掺杂量对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

3.3 酸碱盐对碳量子点的影响

图4 酸、碱、盐对La(Ⅲ)掺杂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酸和碱均会使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降低,产生淬灭效应。NaCl溶液会使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增强,不过随着NaCl浓度逐渐增大,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增大减少。此外,NaCl溶液会使掺杂碳量子点荧光吸收峰发生蓝移。

3.4 一些物质对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5 部分物质对La(Ⅲ)掺杂碳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

我们初步探讨了部分物质对掺杂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图5可以知道,部分物质使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增大,如钠、钾、钙、镉、砷等强碱性金属离子对荧光有增强作用。大部分物质使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减少,特别是Fe2+离子。

3.5 红外光谱(IR)分析

图6 La(Ⅲ)掺杂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

从图6可知,位于3446.79cm-1为羟基(-OH)伸缩振动吸收峰,其它典型的吸收峰为:2887cm-1为饱和C-H伸缩振动峰,1446cm-1为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842cm-1为C-O-C伸缩振动峰。此外,在1600cm-1左右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说明没有C=O的吸收峰,这也与使用的碳源(APEG)相符合,同时也证明了在碳量子点表面有-OH的吸收峰。

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从图7可知,La(Ⅲ)掺杂碳量子点在268nm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该吸收峰为CQD的典型紫外吸收峰。该峰可能为形成碳量子点的C=C官能团的跃迁。

图7 La(Ⅲ)掺杂碳量子点的紫外光谱

4 结论

通过一步水热法,以APEG为碳源,LaCl3为掺杂剂,制备了La(Ⅲ)掺杂碳量子点。实验结果表明,掺杂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能优异,且能与金属离子作用,可开发金属离子的传感器。

猜你喜欢

衡阳金属元素碳源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新型复合碳源去除工业综合园区废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ICP-MS法测定苞叶雪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