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阅读之我见

2019-11-18杨雷

北京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所思电子书纸质

杨雷

相比于电子书,我更偏爱纸质书。理由有两点:一是因为我读书时喜欢做笔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我觉得,读书不做笔记,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未必有多少收获。

苏东坡有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一个人读的书多了,整个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带有书卷之气,也即“书生之气”,对此我深以为然。不过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交媒体时代,常常听见有人感慨:有书生之气的人越来越少了。君不见,马路上、地铁上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刷微博、聊微信和追剧的,却很少看见手里捧着一本书认真阅读的。就我身边的人而言,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远远大于花在一本书上的时间。笔者自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跟大多数“书痴”一样,也是“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多读一本书”。每当读到一本好书,就好像谈了一场令人心醉神迷的甜蜜的恋爱,内心深處便涌动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欣喜。

我喜欢的读书状态或是午后三四点时,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书桌上,我坐在一旁捧着一本心仪的书本安静地阅读;或是下雨天,听着雨声,读着我心爱的小说或诗集;或是静谧的雪夜,万籁俱寂之时,在哲学书本中探求宇宙人生的奥秘。当然,我所谓的读书不是手里拿着一部智能手机读电子书或者听书,而是读实实在在的有质感的纸质书。相比于电子书,我更偏爱纸质书。理由有两点:一是因为我读书时喜欢做笔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我觉得,读书不做笔记,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未必有多少收获。读纸质书时,想到什么就随时写下来,勾勾画画,圈圈点点,非常方便,而很多电子阅读器软件或是根本没有地方做笔记,或是做笔记的方式很烦琐。二是因为在手机上阅读容易受到各种外界的干扰,很难沉下心来。而读纸质书时,把手机放到一边,远离那些不必要的干扰,集中精力浸润在书的世界,感受一本书的生命气息,那柔软光滑的纸张,那隐约散发的墨香,那切切实实的重量。而电子书仅仅是一块冷冰冰的屏幕,有触感而无质感。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陌生人换书活动,收到书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里面夹了一封信,字迹甚是清秀,信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无论岁月流逝事物变迁,这本书的存在会告诉你什么是你的初心,让你暂时摆脱世俗的迷惘,得以看清自己并给你一往直前的勇气。祝你从中收获一段愉快的阅读之旅,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而我给远方陌生人的书里写的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两句诗:“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一本纸质书就在传递分享之中多了些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人情味,被赋予新的生命,电子书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外出旅游时,我很乐意去当地的书店看看。走进书店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在进入一个由一本本书构成的崭新世界,整个人漫游其中,寻觅着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食粮。读书于我而言,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之必需。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我自始至终坚信,读书的意义在于让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世界的艰难困苦,保持人格独立和灵魂自由,从生之无常和生之有限中奋力突围,探索和发现关于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读书其实是在读未知的自己,慢慢地,你所读过的那些书会变成坚硬的铠甲保护渺小的自己,引导迷茫的心灵不墨守成规,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保持对事物的好奇之心和敬畏之心,在孤独中攀登真理的险峰,轻嗅智慧的芬芳,见识世界的丰富与奇妙,保持生命的充实和丰盈。

总之,读书特别是读纸质版的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对真善美坚定的信仰与敬畏,从有限中发现无限,垫高灵魂基石,拓展人生境界。在我看来,读书实实在在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让我在痛苦和无奈之中寻找到生命的依靠和灵魂的栖息之所,使生存的庄严和精神的自由成为可能。

因为有了写作的需求,我选择阅读时也变得挑剔,我选择性无视了曾经吸引我眼球的快餐式推文,而是重新添加了许多会推送经典佳作、名家名作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真实生活故事的公众号。

猜你喜欢

所思电子书纸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寄友人
克隆人的所思 所想都一样吗
谈谈电子书
电子疲劳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如何才能有饭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