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我没有倾听的耐心?

2019-11-18晓林

现代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杜评判上学

晓林

不被肯定的孩子

赵女士今年38岁,是一家旅游公司的副经理,丈夫是银行信用卡部主任,都属于高收入人士。她的儿子小杜今年13岁,上初一。电话预约咨询时,赵女士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半小时,抱怨小杜如何不听话,如何厌学,如何拒绝与父母沟通,等等,并断定小杜进入了“青春逆反期”,问我有没有治“逆反病”的方法。我借口不要打草惊蛇,请她第二天单独来访,理清头绪再对小杜进行辅导不迟。

第二天剛一见面,我就如实对赵女士说:“依我看,小杜没什么问题,之所以难以交流,问题恐怕出在您身上。”

赵女士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问:“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很简单。”我笑道,“上初中以来,小杜最差的成绩是年级第31名,而全年级有600多名学生,说明他不厌学。我跟您在电话里交流了一个半小时,您一直在宣泄负面情绪,话语中不乏焦虑、失望、愤怒和嫌弃。我猜,一个13岁男孩不会比我更有耐心。”

赵女士欲言又止,渐渐陷入沉思,自言自语道:“我真的有这么讨厌吗?”

我说:“昨天的电话里,您重复最多的一个词是‘不听话,您注意到了吗?”

赵女士缓缓点头,说:“小杜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为他操碎了心。”

我问:“小杜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您不曾为此骄傲吗?”

赵女士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又迅速皱起了眉头:“要是他听话一些,成绩一定更好。一个学校的学霸算什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和全市、全省、全国的尖子生比一比,他还是学霸吗?”

我问:“我猜,小杜无论做到多好,您都不会满意,是吗?”

赵女士微微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您猜得不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竞争嘛,就是这样。”

与固执的人交流,最忌强攻,于是我转换话题:“让我再来猜一猜,您有一个严厉的妈妈,是吗?”

赵女士肩膀一紧,眼神毫不掩饰惊讶:“没错,我妈妈对我非常严厉。难道严厉也遗传吗?”她告诉我,她的父亲在她3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所以她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为了让她快乐成长,妈妈没有再婚,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把她养大。“小时候我没挨过打,却经常挨骂。妈妈一不高兴就骂我不听话,说我长大了嫁不出去,就算嫁出去了也不会是一个好妈妈。那时的家,气氛十分压抑,所以我高考报志愿时,专挑离家远的学校,当哈尔滨的大学寄来录取通知书,我高兴坏了,因为终于可以离开妈妈了……现在才知道,我是多么没有良心啊!”

我劝慰道:“您不必自责,那是本能反应。”

赵女士揩揩眼泪,问:“您还没有回答我,严厉遗传吗?”

“不遗传,但有因果关系。”我解释道:“从小缺乏长辈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会格外渴望被肯定,比如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赞许、配偶的宠爱等,而且极喜欢听奉承话,听不得反面意见,做事吹毛求疵,对自己相当苛刻。当苛刻成为习惯,遭殃的就是孩子了。您曾经是一个不被肯定的孩子,现在您的孩子也不被您肯定;您小时候不愿意与严厉的妈妈交流,现在小杜也拒绝和您说话。这不是生理遗传,而是恶性循环,若不赶快觉醒,这种害人害己的心态有可能成为家族特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赵女士默默地喝完杯子里的水,小声说:“今天不让小杜来是对的,问题可能真的出在我身上。”

评判让孩子不爽

我告诉赵女士,想学会有效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

赵女士打断我,道:“我很喜欢听小杜说话,问题是他不愿意说。”

“好吧,我们来测试测试。”我说,“如果小杜某天回家对您说:‘我恨死数学老师了,我真想杀了他!您会怎样回应?”

赵女士说:“我会说:‘你怎么能这样想?他是你的老师啊!”

我问:“如果某天小杜对您说:‘妈妈,我不敢上厕所,我怕电影里的僵尸突然出现在门后。您会怎样回应?”

赵女士说:“我会给他壮胆,说:‘你是男子汉,胆子要大一些,有什么好怕的?电影都是假的。”

我接着问:“如果某天小杜对您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您会怎样回应?”

赵女士大声道:“那还用说?肯定是马上打消他的坏念头。我会说:‘你不上学怎么办?人家都上学,你怎么可以不上学?”

我说:“以上三个场景,当您说完以后,小杜多半是不再说话了,是吗?”

赵女士点点头,问:“我做错什么了吗?”

我说:“是的。您的三个回答都是评判:恨老师是不对的、胆小是不对的、不想上学也是不对的。心理学认为,任何评判都是限定,父母太多的限定使沟通无法进行;预设的评判越多,沟通的障碍就越多。小杜所说的三句话,表达了他的三种感受:恨老师、怕僵尸、不想上学。无论任何感受,本身都没有错,因为感受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表达感受是深入孩子内心的一条途径,换言之,小杜是用自己的感受打开了话匣子,结果被您的评判给怼回去了,难怪他不愿意说下去,因为他心里不爽。”

赵女士问:“那我应该怎样说才对呢?”

我说:“正确的做法是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小杜说他恨数学老师,您应该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为难你了吗?小杜怕僵尸,您应该这样安慰:‘要不妈妈陪你打一局《植物大战僵尸》吧,消灭他们!小杜不想上学,您应该这样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想上学了?这才是聊天的样子,这样聊天才不会把天聊死。”

赵女士想了想,问:“孩子嘛,总会有奇奇怪怪的问题,我哪有时间陪他瞎聊。我直接打消他的坏念头,不是效率更高吗?”

我说:“事实上,您没有打消孩子所谓的坏念头,而是让孩子闭嘴了。要命的是,小杜可不傻,他敏锐地感觉到您根本没听,也不想听,您只想用一大堆自以为是的评判来教导他,所以他也没兴趣对您敞开心扉。我们再来假设一个场景:您和丈夫吵架了,您找到一个闺蜜诉苦,刚说一句‘昨晚又跟老公吵了一架,对方马上说:‘怎么又吵了!夫妻不能这样的,总吵架会伤感情的,再说对孩子也不好,你一定要反省一下。请问你还有兴趣说下去吗?”

赵女士笑道:“我宁愿闺蜜什么都不说,陪我哭一哭,递递纸巾就行。”

我说:“小杜要求的,其实也只是您的倾听。”

别放纵你的期待

我告诉赵女士,望子成龙未必总是好事,如果父母心中有过多的未满足的期待,注意力就会不自觉地放在满足自己的期待上,从而失去倾听孩子的耐心,甚至完全听不到孩子的声音。

“怎么会这样?”赵女士不解,“您能举例说明嗎?”

我点头道:“比如您从外地出差回来,在办公室和同事眉飞色舞地大聊旅途美丽的风光。这时,经理进来了,他打断你,问:‘事情办妥了吗?您和同事都十分扫兴。经理为什么会如此不通人情?因为他关心的是公事,也就是说,他内心有未被满足的期待,对风光不感兴趣。他可能会在心里说,出差是办公事,不是欣赏风光。同样,这样的场景也会发生在家里。期末考试结束了,如果小杜回到家问您,暑假可不可以参加夏令营,您会不会打断他,问他考试结果如何?”

“一定会的!”赵女士如实相告,“我和他关心的事情不一样。用您的话说就是,我们有不同的期待:他期待参加夏令营,我期待好成绩。”

我说:“没错。通俗地说,这时您和小杜不在一个频道上。那么,谁将就谁呢?不在一个频道上,显然没办法交谈。”

赵女士自嘲地笑了,说:“我会把他拉到我的频道上。”

我说:“其实,让小杜将就您也没什么不好,但不能总是这样。如果您心中未被满足的期待特别多、特别强烈,那小杜就麻烦了。”

赵女士问:“我不知道自己心中有多少这样的期待。”

我说:“那就看看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情况吧。从家长的日常话语中,能分析出他们心中隐藏的期待。比如:‘你竟敢用这种语气跟妈妈说话!‘考得这么差,把我的脸都丢光了。‘我们就这样了,将来就靠你了。‘孩子,你要争气!这些话您听着耳熟吗?”

赵女士使劲点头:“有些我常说,有些同事们常说。这些话各自隐藏了怎样的期待?”

我分析道:“第一句‘你竟然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隐藏着母亲被尊重的期待。如果妈妈在童年被父母尊重,长大后在社会上也受到足够多的尊重,遇到儿子出言不逊通常不会生气,而是会问:‘你今天怎么这样跟我说话?第二句‘考得这么差,把我的脸都丢光了隐藏着母亲被肯定的期待,说明她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她的面子主要靠孩子的学习成绩来维护。第三句‘我们就这样了,将来就靠你了和第四句‘孩子,你要争气隐藏着家长的自卑感和寻求补偿的期待。自己越不成功,越是要求孩子成功。这或许是一种自然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往往妨碍家长尊重孩子个性。”

赵女士感慨道:“听您这样分析,我感觉自己心中也有许多未被满足的期待。”

我说:“每人心中都有,不过,我们要知道这些期待的存在,不要放纵它们,否则孩子会成为受害者。”

倾听的正确方法

赵女士由衷地说:“现在,我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了,也知道自己以前在倾听这件事上是多么没有耐心。请您告诉我,倾听小杜说话,有哪些要领?”

我告诉她,倾听孩子说话,看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大有学问。正确的倾听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基本倾听: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用肢体语言表示关注。时不时发出“嗯”“哦”“啊”等叹词,让孩子知道你在听,很认真地听。

我强调:“切记,不能一边看手机一边听,不能一边干家务一边听,因为这样听显得不真诚,而且孩子会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样的不尊重信

息。尽量与孩子保持平视,不要俯视孩子,因为父母的俯视会让孩子有压力。当孩子停顿的时候,不要插嘴,不要评判,静静地等着就好,因为孩子在整理语言。如果实在憋不住想插话,就说:‘然后呢?‘接着发生了什么?引导孩子把事情讲完。等孩子讲完,别忘了问孩子:‘你讲完了吗?”

赵女士说:“我一定尽量做到。请问,基本倾听有哪些好处?”

我告诉她:“如果您能做到基本倾听,首先您会发现小杜越来越愿意跟您说话了,而且会说很多很多的话;其次,通过跟您建立这样的交流,小杜对您的信任感会不断增强;最后,您会发现小杜的语言表达能力变强了。”

第二步,一级重复:把孩子的话原样重复一下,把主语“我”换成“你”。

赵女士皱眉道:“比如,小杜回家对我说:‘妈妈,今天考英语,我居然没有注意到试卷反面还有三道题,我好倒霉啊!我该怎样重复?”

我说:“您就说:‘哦,你今天考英语了?居然没有注意到试卷反面还有三道题?哎呀,你好倒霉啊!”

赵女士问:“这样简单重复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我说,“这样重复会让小杜感觉自己很受重视,因为你把他的话原样重复了一遍,说明妈妈认真听了。别小看一级重复,不认真听你肯定重复不来。当然,重复的时候语气要真诚,别像鹦鹉学舌那样儿戏。”

第三步,二级重复:对孩子的话进行总结性重复。

“比如,”我举例道,“孩子说:‘今天上学前忘了检查书包,结果手机没有拿出来,更要命的是还没有关机!早自习时,手机突然响了,声音还特别大,正巧教务主任巡视到我们班,逮个正着!结果,手机被没收了,到学期结束才能还给我,而且我们班的纪律分被扣了10分!同学们都数落我。您就说……”

赵女士抢过话头:“我就说:‘哦,你今天误把手机带到学校,被没收了,同学们都怪你,你很难过,是吗?”

“非常好!不愧是经理。”我赞叹道,“二级重复之所以更高级,是因为您不仅认真听孩子说话了,而且动脑筋了,还给孩子示范了如何精炼表达。”

赵女士兴奋地说:“我现在很好奇,我用这三个步骤倾听,小杜会有什么反应?”

我说:“您很快就能看到。顺便告诉您,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夫妻交流、同事交流等,不妨都试试。”

赵女士大喜,连称收获不小。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杜评判上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星与花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上学啦
小宅男变形记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