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菜是香还是臭

2019-11-17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芫荽醛类香菜

香菜可谓一种神奇的蔬菜,有人认为它拥有令人愉悦的香味,是点缀菜肴的必备品,也有人觉得它奇臭无比,还因此成立了“反香菜联盟”。

关于香菜究竟是香是臭的争论也许从给它命名时就开始了。香菜的拉丁学名为Coriandrum,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语,据说是借用当地一种臭虫的名字。上千年过去了,香菜逐渐成为餐桌上随处可见的食物,人们也冠之以“香”之名。

香菜的学名叫芫荽,原产于中亚和南欧等地区。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把香菜、大蒜、芝麻等新物种带到中原地区,当时香菜的名字还叫“胡荽”。

北魏时,胡荽的种植技术已相当成熟,当时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种植技术的发展使香菜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日常菜肴。

李时珍是香菜的拥护者,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胡荽处处种之,冬春采之,香美可食。”

魏晋之后,统治中原的胡人不喜欢“胡荽”这个名字,将其改为“芫荽”。

虽然香菜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2012年美国研究人员在世界范围内对超过25 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东亚人是厌恶香菜人数最多的群体,占比高达21%;欧洲和非洲分别有17%和14%的人表示厌恶这种食材。

通过使用现代科学仪器对香菜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40多种化合物,其中82%是醛类,17%是醇类,所以醛类化合物是香菜强烈气味的主要来源,有人认为这种气味类似肥皂味。

既然大部分的化学物质都可以被解析,并且种类和含量也被具象化了,为什么不同的人对香菜的认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除了受文化环境的影响,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大家对香菜的喜好?

美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基因的层面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香菜厌恶者和普通吃货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基因不同。

在人类11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嗅觉受体基因OR6A2,这串复杂的编号相当于基因的身份证,意思是嗅觉受体家族6,亚家族A,成员2。这段基因会参与人体对气味的感知,并对香菜特殊味道的来源——醛类化学物质特别敏感。研究认为,在嗅觉受体基因OR6A2片段上,有着两段等位基因的人会更倾向于讨厌香菜,这很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基因变异。

这种变异能使人们对导致香菜产生特殊气味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继而造就了他们对香菜的厌恶。

其实香菜值得研究的地方远不止它的气味,如果你了解了吃香菜的好处,有可能会改变对它的看法。

香菜除了作为重要的食材与香料外,它的含油量高达20%,用其种子提煉出的芫荽精油在中世纪的欧洲曾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香菜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也不低,最主要的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钙、钾等。香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48mg/100g,属于蔬菜中的上流,可媲美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50mg/100g)。同时香菜作为一种调味蔬菜,一般不会经过高温烹饪,从而可以防止维生素C的流失。

香菜中的钙含量高达101mg/100g,接近于以高钙著称的牛奶。不仅如此,香菜中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钾元素等含量也比同类食物高。(据中科院物理所)

猜你喜欢

芫荽醛类香菜
“资深配角”芫荽
不同成熟期番石榴果实香气成分变化
你知道香菜用英文怎么说吗?
芫荽种植技术
春日芫荽防感冒
胶粘剂中挥发性醛类化合物的环境气候箱释放模拟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太气人!国外居然有人成立“反香菜联盟”,“爱香菜联盟”在哪里?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芫荽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HS-SPME同时萃取衍生化定量白酒中反-2-烯醛和二烯醛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