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2019-11-16肖连成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配电线路工程施工

肖连成

摘要:本文笔者以雷电类型及雷击过压给配电线路所带来的危害为切入点,将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作为中心展开粗浅的探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防雷装置;防雷保护;工程施工

前言:

雷电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到配电线路的供电质量,更会给配电线路以及电力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生命财产危害。所以,在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雷电防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接地始终都是电力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就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加以阐述与剖析,旨在进一步提高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

1.雷电类型及雷击过压给配电线路所带来的危害

带有正负电荷的两块雷云相遇以后,空气绝缘将会失去作用,进而产生闪电现象。如若此时雷云过低且附近不存在异种电荷的雷云,那么雷云就会对地进行放电,当其作用在电力系统之上时则会形成过电压问题。

直击雷与感应雷是最为常见的两种雷电类型。所谓的直击雷就是指带电的云层直接对某一个物体进行放电,这种发电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破坏能力。通常来讲在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中,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方往往不会单独布置避雷设备,主要是因为配电线路被直接击中的概率相对较小;而感应雷在实际的放电过程中则会产生巨大的脉冲磁场,当磁力线经过配电线路与大地中间时就会产生电气回路,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构成电磁感应电压。如若此时的静电感应电压与电磁感应电压相互结合,那么就会形成感应雷电压,幅值甚至可以达到500kV到600kV左右,其远远高于设备雷电压,也就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

因为配电线路长期保留在空气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发生雷电事故。所以为了进一步做好雷害事故的有效预防与处理,就必须要对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发生雷害事故的原因及地点进行归纳、整理,利用不同手段对其展开防护工作。这是因为产生雷害事故,其电压一定是比较高的,会高于设备上的绝缘体,进而导致设备跳闸,致使许多地区停电,严重者还会造成火灾事故或是触电事故,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做好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至关重要。

2.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

2.1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的施工方法

第一,定位放线的施工技术。配电线路的工程施工人员在开展定位放线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施工图纸的相关设计规定,尽可能的选取一些相对偏远的无人区域,在防雷装置接地体的位置上实施放线,并且沿着放线路径进行挖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如若地面温度过低就会形成冻土层,增加接地电阻,所以不能在地表实施布线,而是应该往地表层以下进行挖掘,同时还要保证接地装置与道路、建筑出入口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当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情况使得其距离小于3m时,会出现跨步电压。此时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跨步电压,可以将接地部分埋至地下1m以下,并包裹一层绝缘物质,地上则使用沥青碎石铺就,焊接小网格压实。

第二,制作人工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铜接地体是最为常见的三种人工接地体。其中,垂直接地体往往使用长度大于2.5m,直径5cm的钢管,并将其端部做成斜口;水平接地体往往使用镀锌扁钢;通接地体通常使用后1.5mm的钢板。

第三,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以及接地母线的安装。在安装垂直接地体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以沟的中心线作为基准放置接地体,并且要将接地体敲进地下,其顶端最好是与地面保持0.5m的距离为宜,且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必须要保持5m以上的距离。在安装自然接地体使,可以将桩基端部外漏的钢筋和承台梁的主筋焊接在一起,之后再和引下线柱里面的钢筋进行焊接,从而使雷电能够在引下线的引导之下通过钢筋混凝土桩基导入到地面下。需要注意在以钢筋混凝土板式作为接地体时,没有设置防水层底板时,必须要将防雷引下线与底板钢筋直接焊接在一起,如若设置有防水层底板,那么可以利用预埋的扁钢将引下线和底板焊接在一起,再向室外导出。在安装接地母线时要确保接地母线不会受到机械损伤,具备专门的屏蔽层加以保护。

2.2配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施工方法

第一,提高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如若雷云与配电线路之间距离过近,那么因为雷电而造成的过点压幅值会大幅度的增加,进而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击穿现象。尤其是目前部分配电线路的工程施工建设方,在设计杆塔线路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线路而使用同塔多同路方式,一旦绝缘子出现闪络现象,不仅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会发生对地击穿,之后形成的持续电流也导致多同路的同时跳闸,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适当的增加配电线路的绝缘性,增加绝缘皮,是提高配电线路绝缘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感应雷对线路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增加适当的绝缘子,从而有效增强线路的防雷能力。

第二,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工作。针对雷电多发区域,配电线路的施工设计人员可以在配电线路的杆塔顶端架设一定数量的架空地線,进而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导入地面,最大限度地做好防雷工作,减少电能感应所带来的损耗。同时,还可以采取安装过压保护器的方式,对电路实施保护,这种方法即不影响电路的正常使用,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束语:

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对进一步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所以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更要做好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通过科学合理的接地工作,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忠全.试析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J].通讯世界,2017 (10).

[2]魏志男,杜月明.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 (09).

[3]王正光.浅谈10kV供配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技术[J].通讯世界,2016 (10).

[4]姚孝靖.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与应用[J].南方农机,2017 (08).

[5]杨伟奇.配电系统中防雷接地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 (17).

猜你喜欢

配电线路工程施工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
论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