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院校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1-16张宁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对策

张宁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民办教师的发展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民办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以保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状况;对策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现状

1、年龄结构普遍年轻化,数量不足,流动性大。目前民办大学的教师来源一半以上是学校招聘的,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年龄大多也都处在25-35岁上下,这部分教师占了民办教育师资力量的很大比例,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教学经验不足。另一部分青年教师来自于公办大学,以兼职的身份在民办大学任教。他们在公办高校无需坐班,有大部分空闲时间,另外这部分年轻教师的家族负担比较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比较高,空闲时间选择在民办高校执教可以适当增加收入,改善家庭條件。还有一部分年龄层在55岁以上的教授或副教授,他们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师退休后身体条件尚好,无过重家庭负担,精力也比较充沛,可以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另外,有了这部分教师的加入,也改善了民办高校年龄层不合理的问题。但是由于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公立高校的差距,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将所在的民办高校当做跳板,当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或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后就选择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以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机会。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师资不稳定;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中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少思想着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加上民办高校缺乏人事政策的持续稳定性,教师缺乏归属感,导致民办高校所谓的“留不住人”。

2、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目前,民办高校中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但大多数是新近取得的学历,工作年限一般不超过五年。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就业门槛的增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学历也有相应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学发展环境,福利待遇,企业制管理等问题导致民办院校很难引进到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相当的高学历人才。从实际来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初级职称(助教)占了绝大多数,其次,年轻教师中,仅有20%-30%具有中级职称(讲师),副教授及教授大部分为外聘教师和退休老教师,他们所占的比例最少,普遍仅为10%-15%。一方面,一些民办高校中对于职称评定没有设立专门的主管部门,另外,学校也没有对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及职称评定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导致教师认为干一天和干十年是一样的,看不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3、科研能力及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状况总体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从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索结果来看,民办高校教师发表的论文从数量到质量上都不尽人意。民办院校科研基础薄弱、学术氛围不浓以及科研人员少等因素导致了教师科研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多数民办高校将学校定位在教学型高校,而不是教学研究型,更不可能是研究型,这些民办高校常常注重完成教学工作而非科研工作上,教师没有科研环境,缺乏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数量不足,为了降低成本,民办高校将招聘的教师数量控制在能完成教学任务上就行,这些教师往往承担着很大的工作量,平均每名教师工作量在每周12-15课时,有的甚至超过了15课时,因此,现有的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再者,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只能多上课,多赚钱,根本无暇思考科研问题。

二、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1、制度的保障。国家应该对民办高校教师的人事编制,档案,职称等方面有所倾斜。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帮助民办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解决民办高校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制定并完善民办高校的社会保障方面措施;使相关政策、法律落实到位,比如,关于民办高校教师地位、待遇、职称评定等问题的规定另以完善,让好的政策切实惠及到广大民办高校教师。其次,民办高校管理者也应该转变思想,对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并给予制度保障,在教师培训、研修制度、科研及教研制定上加以完善。既要保证青年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各级领导,从董事会到各院系领导一定要看到,办学不是图一时的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注重自有教师的发展,留住人才。

2、推进教师科研工作。民办高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高校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该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参与到科研任务中来。可以引进和吸收一批公立院校退休教授来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另外,民办高校应该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在科研时间上给予教师更多的保障。其次,民办高校教师自身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用积极的态度看等现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应该抱着累积经验的想法,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好每一次教学任务;主动学习不仅仅适用于学生,广大青年教师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教学水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让年轻教师对所在民办高校有归属感,看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师资管理中重要部分之一,也保障民办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民办高校应该给予青年教师在职进修的机会。脱产学习、到其他高校锻炼、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包括考博,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出派出国(境)考察研修等。适当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为在职教师提供各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对于在所在高校任职多年,由所在校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应该适度提高其工资待遇,在评优,职称定级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强化其归属感,并加强其在新教师中带头作用,一位由本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的影响力要强于多个外聘教师力量,凭借其在高校多年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加强培养民办高校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绪卿.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06 (8).

[2]魏瑜芬.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8.5.

[3]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316-317.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