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真实的学习体验对话

2019-11-16袁翔燕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袁翔燕

摘要:在《小鸡小鸭》的学习活动中,我抛了一个问题给孩子们:“你们知道小鸡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有的小朋友说: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有的说是从鸡蛋里生出来的。在孩子们的疑惑中我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小雞挣扎着从蛋里破壳而出,让没见过小鸡诞生过程的孩子惊讶万分。有的孩子就问:“我们家也有鸡蛋的,怎么没有小鸡孵出来呢?我也想孵小鸡。”孩子们的话让我思考:如果能让孩子看到真实的小鸡出生的过程该是多好的一次学习体验啊。

关键词:真实学习;体验对话;小鸡诞生

一、哪个鸡蛋能孵出小鸡

我们买来一台自动孵蛋机和10枚受精蛋,当我把这些“蛋”呈现在孩子面前时,他们兴奋极了,推选了几个会写数字的孩子将10枚受精蛋和饲养的母鸡生的蛋标上了1—11号的号码,放入孵蛋机。孩子们纷纷猜测,有的孩子说母鸡的11号蛋肯定会生出小鸡的,理由是这是我们喂养照顾的母鸡的蛋。也有孩子支持1号蛋,2号蛋,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毛茸茸的小鸡马上就会从蛋壳中出来!为了让孩子的猜测引发为对孵蛋过程持久观察的兴趣,我记录了他们的猜测并粘贴在主题墙上。全班29个孩子,有23名支持母鸡生的11号鸡蛋,其他孩子支持了2号、4号……。

分析:孵小鸡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老师我觉得要支持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牢牢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投入地去探索。在孵蛋的活动中,孩子们是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是学习活动的构建者。从前期孩子们的交流来看,他们的兴趣点是为什么有的鸡蛋没有小鸡?我们用编号与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引起了孩子们活动的热点。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有明确的观察目标,采用聚焦式的观察,形成“发现问题——猜测——验证”的过程。

二、鸡蛋为什么没有动静

5月25日我们开始孵小鸡啦,我为孩子们做了一张带日期的记录表,告诉孩子们每天去观察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看到的鸡蛋的变化记录下来。看看到底要几天小鸡才能孵出来。孩子们每天去观察,然后在记录表上记下鸡蛋的变化。一天,两天……过了一周,鸡蛋没有一点动静。时间一久孩子们着急了,一直问我:“小鸡还有几天才能出来呢?”感受到孩子们的需求,我在资料区投放了书籍《小鸡从哪里来》,还提供了相关的视频。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图书,看视频。

分析:我们的孵蛋活动是集体活动、个别化活动的补充,丰富孩子们的主题经验。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多种问题,他们需要有一个途径去解决自己的困惑。教师把握住孩子的困惑进行引导,支持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我们作为支持者的效用就开始发挥了。让孩子带着疑问去探索,使探索成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挑战与趣味的过程。

三、小鸡诞生啦

6月15日早晨,孩子发现7号蛋有了动静,鸡蛋有了一个破口,还能看到小鸡的嘴巴在啄,这下孩子们炸锅了,兴奋地围着孵蛋机观察。有的孩子立刻去数记录表上的天数,真的是21天,小鸡出壳了。当天孩子们所有的话题围绕着小鸡出壳,我顺应了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们观察小鸡出壳的过程。他们听到了小鸡啄蛋壳的“嘟嘟”声,亲眼目睹小鸡啄破壳,奋力挣扎,然后站起来。可是今天只有3只小鸡出壳,还有8只鸡蛋没动静呢。新问题产生了:书上说小鸡21天出壳,明天是第22天,小鸡还会出壳吗?我们一起耐心等待,第22天有3只小鸡出壳,23天又有2只小鸡出壳了,还有3只蛋毫无动静。

分析:随着小鸡真的出壳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结果,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会变真的呢?我支持他们观察小鸡出壳。小鸡的出壳又让这些孩子产生了问题。活动的过程已经有了项目化学习的雏形,从一个问题引发了孩子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再继续深入学习。

四、要敲开蛋壳吗

继续等了3天,还有3只蛋就是不见小鸡出来。这下孩子们又分成两方意见,一方说:“敲开蛋壳瞧瞧,里面有小鸡吗?我们帮助他们敲开蛋壳,他们就出来了。”还有一方说:“不能敲开,如果敲开,里面的小鸡会死的。”经过一番争论,他们最后决定再等两天。两天后小鸡不出来我们就敲开鸡蛋瞧一瞧。2天很快到了,小鸡没有出壳,坚持等待的朋友泄气了,终于同意我们敲开蛋壳瞧一瞧。当我逐一敲开蛋壳,孩子们发现,有的蛋壳里真的有小鸡,可是那只小鸡已经死了,还有一只蛋敲开蛋壳后散发出了浓烈的臭味,里面只有坏掉的蛋清蛋黄,其中就有11号蛋。他们很失落:为什么我们母鸡生的蛋孵里没有小鸡呢?这引发了孩子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分析:孵小鸡的活动是一个经验多元发展的活动,我们不但关注孩子们科学探索能力与学习品质的发展,活动中还融入了情感渗透。他们为迎接新生命而雀跃,为没有孵出小鸡感到难过与不解。对于孩子的想法,我要在维护孩子情感的前提下满足他们的愿望。最终孩子们看到了蛋内真实的情况。虽然中班的孩子还不能明白原因,但是能看到蛋内只有蛋清蛋黄,没有小鸡。这对孩子的认知是直观而强烈的。

总结:

活动让我们聚焦幼儿,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也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对话、成长,让我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洪晓琴.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幼儿教育[J],2005.(04)

[2]江艳.顾荣.让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生活之感想.小学科学(教师).[J].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