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表扬和批评艺术

2019-11-16朱少玲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

朱少玲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最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表扬和批评。表扬像是一粒糖丸,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批评像是一剂苦药,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手段,但却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充分认识两种方法的功能和效果,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合理的同时注重表扬和批评,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表扬方法;表扬艺术;批评方法;批评艺术

如今,“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教育方式。纵横比较,“赏识教育”的确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独立性和自觉心越来越强,传统的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在今天显然已经过时了,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不仅会使学生的发展偏离教育的初衷,也有可能使学生一再受挫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一、表扬和批评的概念

所谓表扬,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品质、语言行为给予肯定;而批评则是对学生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否定,以使其改正,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小学生道德品质的特点

据调查发现,在学校的教育下大部分的小学生在校思想品德良好,但个别学生仍存在较大问题,在社会和家庭的表现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言行举止不文明

举止文明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基本素质的体现,是做人最起码应具备的品德。而现在的小学生,在这方面还相当欠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外学生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吐果核或泡泡糖,甚至将吃剩的泡泡糖粘在其他同学身上,盗他人文具等行为。

(二)自私心过重,与人交往欠缺无私精神

在新形势下发展迅速的社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占居着“特殊地位”,加上家长过份的溺爱给学校的教育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跟他们渐变遥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自私心理。

(三)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表现较差

社会公益泛指关系和影响到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公共设施与公共财产。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是个体道德意识、社会意识的窗口,是公共精神、公德心、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主要指对公用设施、公共财产的爱护和保护。

三、表扬和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一)表扬的方法与艺术

1、适当的场合把握好分寸

教师赞美学生的真、善、美时,动机要光明、正大,语言、情感上要是真挚。所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当着全班的面、当着几个学生的面、与个人私下交谈、写赠言、写评语、写鉴定,或者是给家长打电话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等方式。但无论在什么场合的赞美,都要注意分寸,要客观,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夸大其词。

2、多观察,抓住时机

表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及时,具体。不能在事情过后就才表扬,这样会失去表扬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里面,多观察他们在平时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学生是还应该指名道姓,说清表扬理由,从而达到发动全部想好的一方面发展的效果。

3、做好表扬后的思想工作

表扬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两重性,搞不好也会起副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被表扬的学生要不骄不躁,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其他学生虚心向先进学习,互帮互促,共同进步。教师不但要自己带头赞美、学习学生的真善美,而且要善于发动学生去发现自己身边真善美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是做给老师看的,而是在时时刻刻都能做到,随时可接受同学、家长、群众的的审视、监督、评判。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长处的品质。

(二)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在面对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毕竟有时错误的批评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态,如果批评的言语恰倒好处的话,学生会乐于接受。

1、开门见山

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且性情固执,不愿认识和改正错误。对这类学生的批评,应该单刀直入,不绕弯子,直接传递批评信息。对犯有严重错误又不肯承认,或怀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措辞可以严厉一些,使他们受到触动,幡然悔悟。这可以使批评富有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点到为止

面对一些自尊心強、性格内向、偶犯错误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罗唆不休,就要用委婉说理的办法,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时可让学生自己谈谈认识,或让他们对照有关规定及好学生的标准,检讨自己的言行。这种把批评信息隐含在分析、比较和师生交流中的方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更易为学生接受。如果是那些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悟性较高,一旦犯了错误,自责、后悔心理强烈。这时候过多的说理往往显得多余,教师可以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这样进行批评的效果很明显。

3、另类批判

面对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的学生,我们应用表扬代替批评。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这类学生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如果在他们犯错误时,老师还一心的挑剔他们的错误,这样既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反而会引起的学生的叛逆,所以当面对这一类学生时,我们要小心面对,应该采用以“扬”代“弃”法,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公正。达到了想批评的效果。

总之,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应用这两种教育手段时,要辨证运用,灵活运用,要注意时机和场合,要把握程度和分寸。那么,你一定会看到在掌握这种教育手段后给你带来的魔力。

参考文献:

[1]马锦华,人本主义教学观与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2.10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

[3]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许春燕,原谅错误[J],湖南教育,2005年第477期

[5]方永元,与学生谈话的艺术[J],四川教育,2005年7-8

[6]王立夏等,怎样做一名好老师[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
浅谈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巧用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