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中自信心的培养

2019-11-16任娟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

任娟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对人才在人生道路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自信心是从小建立起的。在幼儿教育阶段,面对敏感、脆弱的孩子们,教师和家长一句不经意的打击就将成为他们自卑心形成的导火索,成为他们建立自信的绊脚石。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多挖掘幼儿的长处,少一些批评和指责,采取科学的手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就将从四个不同方面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出建议,为业内的幼儿教师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自信心培养

引言:

俗话说“三岁看老”,幼儿教育阶段的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烙印,养成的习惯,都将长久的伴随并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也是一样。教师如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们充足的自信心,将对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乃至步入社会后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如幼儿从小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那么对他们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一、鼓励、肯定式教育

心理学研究明确指出:人在激励条件下,将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潜力发挥为平常的2~3倍。可见,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需要的只是教师的挖掘和培养[1]。小孩子都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权威一般的存在,如能够获得教师的认可,相信他们定会充满前进的动力,潜意识中认定的困难也将不再是难题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孩子们的表现表示肯定、鼓励,发现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决不可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过多的打击。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进行“无厘头”式的表扬,让孩子们产生骄傲的心理,表扬的语言也要精心的组织。如在幼儿集体活动中,做游戏、打球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微小优点,运用积极式的语言来评价幼儿,告诉幼儿“你会做得更好”“你真是个运动小能手”。通过这样的肯定,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将会被大大激发,从而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游戏挫折教育

幼儿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加之在家庭中的成长一帆风顺,家长总是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这导致他们的抗挫能力不足,在学习和活动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和阻碍就会放弃甚至一蹶不振。要知道,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还是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他们所要面临的挫折是无穷尽的,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增强他们对抗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解决问题、攻克一切困难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展开游戏挫折教育法,以此来磨练幼儿的意志,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教师展开拍皮球的体育活动时,一开始可以先让幼儿自行练习拍皮球,而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幼儿的表现,一些幼儿可能因为熟练度不够,经常导致球从手中溜走,难以掌控的现象,此时会引起一些幼儿的“嬉笑数落”,“他好笨啊,一个球都不会打”,使得这部分幼儿不敢再继续玩球,因心有胆怯,害怕再做不好就会引起其他人的嘲笑,甚至是一些幼儿会连球碰都不碰直接放弃,独自站在一旁看别人玩。在此种现象出现时,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策略,为幼儿再次讲解拍球要领,并让每个幼儿都自行寻找一个“领地”来练球,适当给予掌握较差的幼儿指导,待那些掌握不好的幼儿能够顺利拍球后,教师再将其召集过来,对其进步给予充分表扬肯定,让其他幼儿学习这几个幼儿敢于直视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受到表扬和肯定的幼儿自然也会重拾信心,更加从容不迫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2]。

三、营造成功机会

自信心的来源主要是依靠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而对于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各项机能全面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想达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目的,幼儿教师就需要给幼儿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引导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和幸福感,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力,给自己构建一个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全面调动幼儿的自信心。首先,要明确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真实情况以及客观条件来进行机会的创建,鼓舞幼儿积极参与,并且给幼儿提供帮助,在幼儿获得一定成功后,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对幼儿自信心进行培养。例如,对于心理素质比较弱的幼儿来说,幼儿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体育活动,鼓舞幼儿参与到其中,并且给予其准确地引导,但参与的过程中,如果幼儿出现失误,也要适当地给予一些鼓励,这样可以慢慢地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进而培养幼儿自信心。

四、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游戏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能够让幼儿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因此建议幼儿教师多根据幼儿的实际,设计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穿鞋比赛”活动,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的鞋子穿好。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游戏来强化幼儿的自我管理自信心。开展“唱歌比赛”活动,让幼儿自信的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开展合作竞赛活动如“小组快速传球”,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准确的找到自身的定位,获得在游戏中的成就感和喜悦[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一定要对参与游戏的所有小朋友进行表扬,不论结果是赢还是输,要善于挖掘幼儿的优势和长处。当然,面对不守规则、调皮破坏游戏活动开展的个别幼儿也要进行教育,但不能一味的严厉苛责,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如进行单独的游戏活动、让调皮的幼儿充当裁判等方式来进行改正教育。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善于鼓励和表扬孩子,在平时积极引导孩子,使幼儿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思想去影响幼儿,培养幼儿的学习興趣,使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使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得到提高和发展,培养幼儿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永不退缩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桓翠.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47):30-30.

[2]杨继丽.浅议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教育,2016 (6):09-09.

[3]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 (4):257-257.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