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2019-11-16马宝萍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关键培养

马宝萍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而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往往起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是学好数学,解决好数学问题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什么是数学阅读能力以及在低中年段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关键;培养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加之很多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常常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意图。作为一线教师,常常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地摸索中,我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孩子学会读懂问题,也就是提高数学的阅读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培养孩子们认真阅读数学题目习惯更是十分重要。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小学生。在学生做题前,我总是提醒他们认真读题,如比较大小的题目,一些学生常常不看要求,把顺序排反,所以在做题前,我提醒他们看清楚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如果是用符号连接的要看清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在做计算题时,一些孩子爱抄错数,我经常提醒他们仔细看清楚数字是多少之后再动笔写数。经过不断训练,孩子们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渐渐养成了。

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学生就能很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如教学二年数学上册《做家务》一节时,书中有这样一道填表格的练习题:1,2,3...,9分别与2相乘,在得到的数上画圈。在学生们独立解答过程中,我发现在孩子们圈啥的都有,知道孩子们是根本没有读懂题目意思。于是教师进行了点拨,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目要我们做什么?“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这样逐渐帮助孩子们弄懂题目的意思,明白了本题就是用1×2=2,圈上2;2×2=4,圈上4,再继续用后面每一个数一个一个与2相乘,乘得一个数就相应地找到表格里的数圈上。这样使得孩子们很好地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从而解决了问题,进而也提高了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

数学符号比数字出现的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符号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如手机、计算器、计算机等,人们对数字符号越来越依赖。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常遇到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等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数学符号。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途,也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的。如在作答比较大小的题目时,孩子们虽能知道谁大谁小,但却不能把题做对,例如:有这样的填空题:( )>76;80<( ).有些学生填成:(75 )>76;80<( 79),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填的数字是大的还是小的。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题目,辨别好题中是要求填大的数还是小的数,从而教会孩子们学会观察,用心思考,这样就从根本上帮助孩子们解决了问题。

4.培养学生图式的閱读能力

数学图示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可视化的表达工具。数学图示为低年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语言与思维的强有力的支架。读懂图示,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

如一次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12+3=( )+7=( )+9,这是一组连等的算式,要使每一组算式的得数相等才是题目的要求。而一些孩子答案是这样的:12+3=(15 )+7=(22 )+9,出现这样的错误的原因是孩子们不会读题,看见等号就去计算前面的两个数相加。教师此时引导孩子观察算式,使孩子们发现这道题其实是由三个算式组成的,而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相等的。孩子们顿时茅塞顿开,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5.培养学生图表的阅读能力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里程表时,例题出示了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给出了铁路路线图和里程表(北京到各大站的数据)。问题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2: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上图中画一画,算一算。教师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们说说看懂了什么。由于这是新知识,孩子们又缺少生活,所以特别陌生,绝大多数孩子都看不懂。所以我首先领孩子们认识左边的铁路路线图,然后引导孩子们阅读右边的里程表,之后让孩子们尝试独立解决问题1。尽管有了上面的铺垫,可是孩子们还是不能正确画出图示,也不知道怎么想。于是我引领孩子们把右边里程表中的数据到左边的路线图中找出对应的路程,借助图的演示,孩子们终于弄明白求保定到石家庄的距离就是从北京到石家庄的路程里减去北京到保定的里程。在会阅读了里程表和画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后,孩子们就正确地解决了问题。在掌握了正确解答问题1的方法后,孩子们也比较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小学低中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为师者,只有潜心钻研,深入思考,脚踏实地地去实践,注重引导孩子们培养数学阅读能力,长此以往地加以指导和训练,相信孩子们会有很大收获,数学学习的能力会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媛媛.小学数学教育《低年级数学解决教学中的“三读”法》2017.12

[2].徐象党.小学数学教育《浅谈学生学习数学力的培养》2017.9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关键培养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