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的分析

2019-11-16金润姬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服装表演互联网+互联网

金润姬

摘要:新时期,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水平,需要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做好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应该重视结合教育活动开展实际,有效的进行实践设计,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服装表演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服装表演水平,需要重视构建高效的教育模式,本文以开展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为研究,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分析能够为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开展的意义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对当前服装表演教育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上给出了有关的技术支撑,使教育改革创新范围得到了扩大。当前服装表演特色教育在教学时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开展教育,能够帮助改变服装表演教育教学的传统形式,使服装表演教育改革速度加快,全面提升了服装表演教育的改革效果,更加利于服裝表演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并能继续创新。从经济建设角度着手,依据国家对服装表演人才的需求,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法,并将方法切实用在人才培养上,促使服装表演教育迈向专业化,提升服装表演教学领域,对“特色型人才”的教学质量和有关学习者的综合素养,并进一步提高服装表演人才在大环境竞争下的优势。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结合教育可以组织模特来相互交流,起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效果,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深度培养学生在T台上的自信,进而整体提升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质量。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的战略将在未来发展里,与各种大数据、云计算、现代制造业等相结合,促使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也能得到快速发展,引领互联网产业在社会的新进程。

2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策略

2.1设计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策略主要以APP和微信公众号来做平台建设的实施。APP与微信公众号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使用的比较多的交流工具,可以使学习者利用各种学习工具,从课程资源里获得知识,有效率又简单方便。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做深度的交流,不单是专业之内,还可以通过跨专业来沟通学习。最为主要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教师能够快捷地做深度的交流,还能充分满足很多想学习的人,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辅导。学习不只有“精品”,还具备“可移动”特征,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以无时无刻去学习,随看随交流,所以,APP与公众号的创设,能够让学习者有效的进行学习,并在交流中得到帮助。主要的实施方法,先让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都来到APP和微信公众号里,进行实名注册,并分别做切实有效的管理。把微信公众号当做教师发布课程的一个平台,使用直播平台做主题形式讲座,并创建流动辅导课堂。还有就是要将教学资源发布在APP当中,使服装表演专业教师和学生都能畅通无阻的去交流,再将一些企业收纳进来,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进行社会正式工作前,先到企业去实习,历练工作经验,做好参加社会工作的预热。同时,也给企业发现人才和让学生学有所用的机会。

2.2专业教学平台实施模式

专业教学平台模式,首先是开放教学平台。组织多所学校,组合多个研究方向,对已有教学模式做深入的探讨,专业拓展教学、专业基础教学,都要实行开放教学模式,有效创立专业教学交流的网站,对教学的专业资料、视频和照片拿出来做共享,定期开展交流会,利用会议和大赛,逐步打破固有模式,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开放式教学”,强化各校间学生学习能动性与专业教师的良好沟通。建设专业教学平台,增进学科的不断发展。其次是资源共享平台。详细梳理服装表演专业资源平台创建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市场推广策略、学生资源的管理。深入研究每个环节在平台里的整体思路,并产生好的效果。以此来把服装表演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创建的思路与效果研究做的更加系统且具体,进而促使学科的整体发展。最后是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服装表演专业的特殊性,无法离开实践,也要重视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利用校企联合平台的建立,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新模式。线上与线下互相配合非常重要,可以使用混合式教学进行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设置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课前看视频,之后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能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在交流时更好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使学生为了收获好成绩而共同进步。虽然交流的过程会浪费不少时间,但也是收获满满,很值得。

2.3课程设置中的“互联网+”思维

服装展示的形式趋于多样化,也催生出了不同类型的模特,像网红、电商杂志、直播、淘宝拍摄等。在信息时代,迅速抓住消费者眼球是关键,这就使得本来单一的T台走秀模特向着多元化的形式去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有市场数据表明:对时装模特来说,走秀业务比重有有所下滑,由2010年91%下滑到2016年的55%;而对平面模特来讲,画册拍摄业务也是呈现下滑状态的,由2010年87%下滑到2016年的32%。产生需求比例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像电商模特这样的新型模特业务形式的出现。当前是处于服装品牌电商化比重高的时期,原有服装走秀和订货会被电商网站、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传播载体替代掉。不仅是服装行业,影视、娱乐、金融、等领域对模特的需求量也在迅猛增加,模特行业和影视、娱乐行业,塑造了很多明星,模特行业和游戏、互联网领域的跨界塑造了网红和美女主播。可见,当前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在电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实际需求下,要抛弃以往模特对于身高和走台的要求,在电商领域,进行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今后实际表现能力,量身打造新型模特,符合市场需求最为主要。

根据市场变化,服装表演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做出合适的调整。《镜前造型》课,可融入棚拍、产品展示拍摄、妆面拍摄等平面拍摄的学习,使学生能切身感受、模仿,利用摆造型,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现在模特不再是面无表情,日常练习可以运用微电影模式,设定好故事,并进行表演,锻炼语言表达,考验情感是否足够丰富。服装是个载体,表演只是形式,“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声色俱全的画面是优先选择。模特有着非常好的身材和面容条件,只要在面部、语言及肢体方面多加练习,就能够迎上合当前的大趋势。

2.4理论教学与市场化运作模式接轨

服装表演专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市场上,服装表演专业和市场融合不再是人们认为的利益先行,而是要将服装表演专业教育与市场结合,这也是今后服装表演行业的趋势所在。

电子商务的兴起,诞生了网购,又延伸出“电商网络模特”这一新型职业,比较典型的是“淘女郎”。电商模特塑造了很多品牌的影响力,模特利用新媒体运营与粉丝来实现为商家做产品的营销推广,并使商家和模特得到双赢。“网红”的出现,为传统模特向“互联网+”去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服装表演专业理论教学与市场接轨是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发展动态,以符合市场需要为培养人才的宗旨,建设与企业、商家、经纪公司等多个实习基地的合作,切实为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对于《服装表演编导》课,教师可让学生自编自导,自己策划一场时装秀,现场布置、人员安排、场务、舞美全由学生自己来打理,让学生了解完美的时装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就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规划、沟通合作能力。

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研究,有效的总结了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开展对策,为了充分迎合互联网时代发展,在开展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过程,要结合实际,积极制定更加完善的对策,以提高服装表演特色型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一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服裝表演理论课程中的实践[J].艺术教育,2019 (06):99-100.

[2]郑张华.浅谈“双创”背景下的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9 (06):172-173.

[3]任克雷.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互联网+”新时代[J].文教资料,2017 (08):78-79.

猜你喜欢

服装表演互联网+互联网
浅谈服装表演实践教学与市场的对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