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工艺美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2019-11-16宋奇峰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结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整体艺术进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保证作品更具内涵和韵味。基于此,本文是自己对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结合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结合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参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来看,拥有民族性,才更具有国际性。因此,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学习当代各种优秀文化,同时在艺术创作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工艺美术作品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艺术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比如:海南黎族崇尚自然之美,海南黎陶用双手捏扶火篝焙烧,原始的方法,烧制出一件造型古朴,色彩单纯的土陶,记录着黎族的生活及制陶史,黎陶拙扑之美有着天人合一的审美趣味。作为黎族历代劳动人的结晶,黎陶也因此被称为民间文化历史中的活化石。它给人以迷一般的诱惑,又有无尽而又深沉的启示。黎族的这种制陶方法,如今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古老的制陶方法,因材施艺,寻求一种原始,质朴之感。我学习海南黎陶的古拙、简约、单纯、粗狂的风格,把它与西方现代艺术技法相融合,再加上黎族的图腾进行装饰点缀,使最近和李红老师共同创作的一组陶艺茶具--黎陶《黎凤茶韵》非常有特色。它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同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结晶,是把传统美术中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亲切简洁概括,以及质朴的格调结合人们内心所向望的流线感,空间感,构成效果等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这套茶具,就是原始传统的美学和现代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刚刚进行的2019年海南文化创意大赛中获得了年度创业人气奖。

我们进行艺术创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在内容上也要与时俱进。习主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指示。当前,科学在不断进步,可是很多人的行为却破坏着这个地球,毁坏着大自然的资源,地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不仅要提出艺术创作的民族性,更要强调艺术创作的人性化、绿色性和时代感。祖先们讲天人合一,就是说宇宙和我们人类是一体的,其生命环境的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认为解决对环境污染,对地球破坏的问题,仅仅靠技术和技巧是不够,最终的结果需要用心去解开。我们东方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和习总书记强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生命观、宇宙观,考虑的不只是个人的利益和小集体的利益,而考虑的是整个宇宙整个地球,乃至全人类命运的共同利益,甚至包括山河大地一切万物。从1986年开始,我在探索绿色设计,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当时成了我的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很多作品的主题,围绕着绿色的、低碳的内容进行。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简称“联合国气候组织”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期间,我创作了保护环境的艺术作品,被邀请在会议中心举行展览。展览影响很大,展览结束后,我的两幅作品《希望》、《台风》被联合国气候组织收藏。2011年联合国气候组织在南非德班举行会议,我创作的保护环境的艺术作品再次应邀在会议中心展出,这些艺术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其中一位来自阿联酋国家的大使评论道:我是第一次在德班会议上,看到这些让我感动的画面,很难得,原来这些作品来自于遥远的中国,这给我心情带来一抹亮色。因为各个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看法不一,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想承担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主要责任,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尽其所能地把主要责任推向第三世界国家。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把人们最关注的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作为艺术创造的题材,进行宣传,呼吁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的艺术展览非常符合人们的心愿,得到了很多国家参会者的赞扬。为中国人争了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争了光!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荣幸!

汲传统之精髓,纳天地之精华。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们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根,我们只有汲取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才能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探索一条崭新的道路。

要想创作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中吸取营养,还要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营养,比如我从传统的绘画艺术中吸取养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中的几个重要元素:势、质、韵。我的雕塑作品《抗日纪念雕塑》就是完全在势上下功夫,强调气势,整个雕塑,给人们一种豪气冲天、气吞山河、宏伟壮观、战无不胜的感觉。这种效果完全是我学习传统的绘画艺术上得到的收获。雕塑《同一个梦,同一首歌》从人物头发和衣服肌理的粗狂与人物光滑的肌肤,使粗细质感形成强烈的对比,让观众观摩后,即产生一种---即耐人寻味又浮想联翩的感觉。韵:雕塑《网之歌》、《奋进》、《海风》在人物服装的表现上和机理效果上和人物结构比例上,不强调它的写实,而要强调它的韵力,这些作品韵律感非常的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绘画的韵,强调其艺术节奏感,韵律感,所以我们做造型艺术,必须考虑整体的韵味,否则就会单调死板。

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中华文明更好的承传下去,发扬中国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把作品做到极致,彰显传统工艺美术的品质,弘扬民族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当代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升.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融合[J].艺海,2018 (08):99-100.

[2]徐辉.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结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 (08):28.

作者簡介:宋奇峰(1958)男,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匠心之师。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美术结合
学院版画在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价值研究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浅析山西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创新与发展
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