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阳开泰卦象与七声音阶内涵之研究

2019-11-16张洋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卦象黄钟主音

张洋

“三阳开泰”、“三阳交泰”指的是《易经》的《泰卦》卦象。因该卦象开头三爻是阳爻而得名,更因为它告诉了人们物极必反,冬去春来的真理,早就是中国人民从古到今的新年祝词,且变成了成语。如图1:

圣人立象以尽意。构成卦象的阳爻名九,阴爻名六,二者在质量上形成3:2之率。卦爻一旦进入卦象,就具备了包罗万象的属性。

《易经》写道:“泰,小往大来吉亨。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1)

这段话的前三句以卦爻比拟天地,同时比拟君子的时运与立场。什么是泰呢?泰就是当运动中的人物事物经过艰难曲折,出现一切顺利,充满希望的局面,宛如冬去春来,同德同心。但是,引文的后两句里,阴爻又代表了品行不端的“小人”,开泰之后,其作恶的条件越来越少,负能量渐行渐远。

泰卦的错卦(阴阳爻互换位置)是《否卦》(否音pi):“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而君子道消也。”(2)

“匪人”,指行为不端正的小人,但邪不压正。

有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否对应立秋之七月,否的极致是立了冬的十月,卦象为坤,六爻皆阴。但物极必反,十一月冬至,阴退而阳进,生出初九一个阳爻成为《复卦》,意为无往不复,律应黄钟。十二月生第二个阳爻为《临卦》——春天将临,律应大吕。正月立春,又生第三阳,终于泰来。

只有经过严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一句三阳开泰,充满了人类的感恩!

一、卦爻与律、历的结合问题(3)

(一)第一个把卦爻与音律、历法结合起来的人是宋代司马光。下面是笔者对他原文的简译。需要按序号从下往上读:

12、上六、仲吕、四月(巳)。

11、上九、无射、九月(戌)。

10、六五、夹钟、二月(卯)。

9、九五、夷则、七月(申)。

8、六四、大吕、十二月(丑)。

7、九四、蕤宾、五月(午)。

6、六三、应钟、十月(亥)。

5、九三、姑洗、三月(辰)。

4、六二、南吕、八月(酉)。

3、九二、太簇、正月(寅)。

2、初六、林钟、六月(未)。

1、初九、黄钟、十一月(子)。(4)

以上的排列,从卦爻看,是乾坤两卦按照爻位依次级进式排列的;从音律看,同位的阴阳卦爻3:2之数正好符合五度相生律及其三分损益法的五度音程关系和人性化的音高关系,因为一个五度由八个律位(八个半音)组成,中国古人又称“五度相生”为“隔八相生”;从月令看,相邻两爻之月皆以八个月为距,与音律一致。所以,除了卦爻有序列感之外,律历两项只表明和谐之原理,字面看不出级进次序。笔者称之为“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如图2:

观图2,不難发现以下特点:

1、乾卦的六爻是起于阳律之首黄钟之宫的6个律列;坤卦的六爻是起于阴吕之首林钟的6个吕列。

2、从初九到九四的四阳三阴七个律,因为音区比较低,既符合“隔八相生”之五度相生律,也奇迹般地同时符合三分损益法:黄钟(C)生林钟(G)是初九下生初六,得上方五度林钟(音程唱名do—sol);林钟(G)生太簇(D)是初六上生九二,得下方四度太簇(音程唱名sol—re);余类推。九四上的蕤宾律是黄钟所生之第六个律,加母律黄钟共七个律。按宫调式(C大调)音阶排列,恰好是1 2 3 #4 5 6 7七声“雅乐音阶”也叫“古音阶”。

3、蕤宾之后,在卦爻上新生之律的音区已经超出了十二正律的范围,因卦象不能变,没有办法将它用三分益一之法低八度转位,只有三分损一的“隔八相生”一条路可走,故大吕(bD)、夹钟(bE)、仲吕(F)只能以该正律的高八度到六四、六五、上六三个坤爻了。

根据以上分析,《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的前七个律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三分损益法之和谐与人性化的生律原理,但无法显示最基本的音乐构架——音阶。

(二)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李曙明教授《复频弹性律学》一书中的《易乐经纬》篇发表于1992年。作者以高屋建瓴般的眼光写道:

易准天地,乐和乾坤,易乐经纬,宇宙弥轮。

易蕴乐意,乐涵易象,易乐对映,自然成场。

易见卦爻,乐闻律吕,阴阳爻律,偶奇相依。

于是,他专门为音乐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九六结构的乾坤卦爻名爻象,言之凿凿:

初九黄钟潜龙奏,初六大吕坚冰行。

九二太簇见龙动,六二夹钟直方清。

九三姑洗昤君子,六三仲吕含章通。

九四蕤宾或跃渊,六四林钟无咎容。

九五夷则飞龙舞,六五南吕黄裳雄。

上九无射亢龙悔,上六应钟玄黄穷。”(5)

以上表述移于键盘,恰与西方半音阶重合,一目了然。如图3:

李曙明教授以此音乐卦象进行学术研究,向本科开设了“易乐学”课程,还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论文《易乐经纬》,六十四卦都被他译成了音列谱式,写出了诸爻之律音的和弦谱式,从而发现了现代十二音体系的源头;还举例写出了一组阴阳卦象音阶的36种组合方式,这一方法层出不穷的旋律动机对作曲专业学生吸引力甚大。

(三)2014年,李槐子教授从《国语》伶州鸠答周景王问中发现,伶州鸠在向周景王逐一介绍十二律内涵时,依次排列了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个阳律,有如乾卦卦象;接着又在六个阳律的间隙中,依次排列了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个阴吕。有如坤卦的卦象。

伶州鸠没有说他这是卦象,经学家韦昭作注时明确地认为那是《易经》卦象,指出黄钟乾初九也、大吕坤六四也等等,对十二律全部予以详注。遗憾的是,韦氏没有看清楚伶州鸠说的大吕是在“元间”,元间是第一间,即初九与九二之间。那是初六,不是六四(6)。

李槐子教授发现李曙明教授设计的卦象与伶州鸠的律吕排列不谋而合,遂在自己的论文中给它起名“伶州鸠音律卦象”(7)。如图4:

《伶州鸠音律卦象》的发现是两位导师具有开拓创新性的音乐学重大科研成果。让人喜出望外!

首先,此卦象不同于彼卦象的一点,是同位置的阴阳爻不再是九六3:2的五度关系,而是2:1的小二度关系,十二个月、十二地支随之同步,连绵有序。从初九到上六,十二律构成半音音阶,最大音程为七度,图中爻位各属配的律名、音名与谱表音高完全一致,不存在超出“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十二正律范围的现象。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乾卦前四爻和坤卦后三爻,组成中国七声雅乐音阶,唱名1 2 3 #4 5 6 7。乾卦前三爻和坤卦后四爻,组成西方大调七声音阶,唱名1 2 3 4 5 6 7。今日,西方大小调七声音阶已经普世。充分证明了孔子“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超越性哲学思想,仰之弥高。

其实,六律六吕的命题观念是从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角度提出的。如从音乐的角度讲,那是把两个既不体现音律之用的调式,又没有和谐美感的六全音排成了音阶。真正体现宇宙和谐的八度、五度、三度音程以及它們同时鸣响发出的大三和弦之美感全然不见。

人类社会的专业音乐创作中从未出现过“六全音”调式。

好在钢琴键盘每一音组的十二个琴键并不是六个白键与六个黑键,而是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表现出七律五吕形成的大调七声音阶和它所包含的五声音阶,尽显音乐之蕴。

二、七声音阶体现了三阳开泰

《伶州鸠音律卦象》和《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的异同显而易见:(见图5)

(一)二者的乾卦及其诸爻属配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卦象与音律、音阶有着共同的属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黄钟宫调(C大调)音阶的do re mi前三个音在音乐和哲学两种卦象中是同一的三个阳律。它们构成的黄钟之宫主音上的大三度和大三和弦会是三阳开泰的最佳体现。

(二)二者坤卦下三爻与上三爻律名、音名、唱名相互换位。这一不同若从体用角度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体现了三分损益法的和谐生律原理和以人为本的目标观念,是为体;《伶州鸠音律卦象》产生的十二律半音音阶包罗万象,所有七声音阶、五声音阶和其它音阶乃至天下所有音乐作品盖出其中,是为用。

(三)《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乾卦的下三爻和《伶州鸠音律卦象》坤卦的上三爻天然组成泰卦卦象。体现了音乐艺术体用合一的超越性。

(四)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大国。西方的键盘十二律只给正律七声音阶的七个白键起了音名(律名)C D E F G A B,五个黑键只在它相邻的音名加上升降号拿来使用。比如大吕,就以#C 或bD来表示。而中国人因为哲学的需要,则对十二律起了十二个名字,且每一个名字都有对深刻哲理绘声绘色的描述。

下面对古代圣贤的《泰卦》三阳爻辞、黄钟、太簇、姑洗三律律辞、宫调式五声音阶宫、商、角三音音辞作一比较。爻辞早有其词汇,文王所作。律辞、音辞两个词汇皆笔者杜撰,其中内容前者引自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后者引自司马迁《史记》。(见表1)

音辞通俗易懂。爻辞、律辞简释:

1、初九(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在外,初为类首已,举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为违距。进皆得志,故以其类,征吉。”此注已将比喻之物与为国选拔人才之公平公正,同志俱志相结合。征,正道。

黄钟(韦昭注):“黄钟,乾,初九也。六律之首。黄,中之色也。钟,言阳气聚钟于下也。宣,遍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九德,九功之德,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十一月阳伏于下,物始萌,于五声为宫,含元处中,所以遍养六气九德之本也。”

2、九二(王弼注);“体健居中而用乎泰,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用心宏大无所选弃,故曰不暇遗也。无私无偏存乎光大,故曰朋亡也。如此乃可以得尚于中行。尚犹配也,中行谓五。”冯通凭,冯河,涉河,指平民。不暇遗,偏远处的人们也不遗漏。朋亡,无朋党私利。五,东西南北中五方配五行,中为五。

太簇(韦昭注):“正月太簇,乾九二也。言阳气大簇达于上也。赞,佐也。贾唐云:太簇正声为商,故为金奏,所以佐阳发出滞伏也。明堂月令,正月蛰虫始震。”正声,正律之声。太簇和五音之商五行皆属金,音乐称金奏。惊蛰虽在二月,但正月里冬眠蛰虫已经开始觉动。

3、九三(王弼注):“乾本上也,坤本下也。而得泰者,降与升也。而三处天地之际,将复其所处。复其所处则上守其尊下守其卑,是故无往而不复也,无平而不陂也。处天地之将闭,平路之将陂,时将大变,世将大革,而居不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艰而能贞,不失其义,故无咎也。信义诚著,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故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也。”乾为天在上,坤为地在下。在泰卦六爻中第三爻是阴阳爻衔接之处,称天地之际。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在大的变革之中“艰而能贞,不失其义”就有好运。不恤其孚,不感情用事。

姑洗(韦昭注):“三月姑洗,乾九三也。姑,洁也。冼,涤也。考,合也。言阳气养生,洗涤姑秽,改柯易叶也。于正声为角,是月百物修洁,故用之宗庙合致神人;用之乡宴可以納宾也。”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光易经音律卦象》、《伶州鸠音律卦象》与司马迁《宫调音辞》之蕴各有侧重但毫无抵触,他们互通互补。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天地正气!

因此,古人在自己的身心修为上也故有动则生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的三阳开泰之说。

三、七声音阶也是卦象

1、七是一个神秘而又辉煌的数字,阳光七彩、北斗七星,人面有七窍、心蕴七情,十二律音程为七度,音阶七声、琴设七弦、诗雅七律。不一而足。在西方,七亦至大至刚之数: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今日全世界遵守的七天之“星期”由此而来。西方无论中古调式还是大小调式,一概七声音阶。七声音阶包含了五声音阶。

《说文》释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11)这真是让人醍醐灌顶般地受益。原来,七代表的是純粹的一。

《云笈七签》:“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自然同性”(12)。可否认为?七是一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

周景王对伶州鸠曾有“七律者何”之问?

伶州鸠在回答中说:“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看来在当时,七这个数是已经有了定论的。这里所说的人神,应该指人能够被音乐感动的善良之心、爱美之心。数合,此数为七。声和,七声组成调式音阶,律寓其中。韦昭的解释中有“周有七音,王问七音之律,意谓七律为音器。用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变宫,蕤宾变徵也”一段,变徵律音高为#F,唱名fa。韦昭发明了一个相当于今日“唱名”的新词“音器”,应该指的是这一七声音阶之用。其四阳在下,二阴在上,已然《大壮》卦象,历配二月,律配夹钟。难怪夹钟律辞:“出四隙之细也”,那是表示“泰”将进一步把“否”的残留清理干净[]。

2、从三阳开泰的角度看问题,西方十二律只有大调式(中国宫调式)音阶的七个音名C D E F G A B的做法,相应的中国律名为黄钟、太簇、姑洗、仲吕、林钟、南吕、应钟;成三阳四阴的七爻泰卦。是更加坚定的“三阳开泰派”。他们对调式中七个音级之唱名的作用也有名副其实的命名。do re mi fa sol la si七级依次为Ⅰ主音、Ⅱ上主音、Ⅲ中音、Ⅳ下属音、Ⅴ属音、Ⅵ下中音、Ⅶ导音,带下字的名称实际上是主音下方的低八度音。

三阳——主音、上主音、中音——三个音里,关键性的音程是主音和中音(三音——第三个阳)构成的大三度决定了大调刚阳、康泰、开放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三音开泰”。

进一步看,主音和属音构成的纯五度音程是最能体现宇宙和谐的实际标本。两个音的发音体长度比例为3:2,这一比率是十二律的生成原理。主音、中音、属音连成的旋律具有明朗、喜乐的气概。

此外,大调音阶的功能和声属性,即主音、下属音、属音上的三个大三和弦组成的调式正三和弦,极大地拓宽了三阳开泰的“阵容”与强大的表现力。

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13)此乃“泰”之本质。

大调(宫调)七声音阶——泰音阶也;

大调(宫调)主音大三度——泰之度也;

大调(宫调)正三和弦——三阳开泰之大象也!

2019年夹钟之月

注释: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9页《周易正义》 ,中华书局,1980年。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9页《周易正义》 ,中华书局,1980年。

[宋]司马光《温公易说》:“乾,元亨利贞”。初九阳之始也,于律为黄钟,于历为建子之月。九二阳之现也于律为太簇于历为建寅之月。九三阳之进也于律为姑冼,于历为建辰之月。九四阳之盛也于律为蕤宾,于历为建午之月。九五阳之成也,于律为夷则于历为建申之月。上九或曰物之盛,于律为无射于历为建戌之月。初六者阴之始也,于律为林钟于历为建未之月。六二者于律为南吕于历为建酉之月。六三者于律为应钟于历为建亥之月。六四者于律为大吕于历为建丑之月。六五者于律为夹钟于历为建卯之月。上六者于律为仲吕于历为建巳之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10页。

李曙明《复频弹性律学》第6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

《国语》第45页:“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簇,所以金奏,赞扬出滞也。三曰姑冼,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为之六间,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间仲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也。律吕不易,无姦物也。”,韦昭注释确定其为卦象,如:黄钟,初九,六律之首,管长九寸,为宫。林钟,初六,六吕之首,管长六寸,为徵。等等。中华书局,1987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2总第204期第165页。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8页《周易正义》原文,简释引用原文王弼注文,中华书局,1980年。

左丘明《国语》45页卷三《周语下》原文,简释引用原文韦昭注文,上海书店,1987年。

司马迁《史记》994页卷二十四《乐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许慎《说文解字》307页。中华书局,1963年。

卷五十六《元气论·序》,40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左丘明《国语》47、48、45页卷三《周语下》,上海书店,1987年。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43页《礼记正义·乐记》 ,孔颖达疏:“致谓深致详审,易谓和易,直谓正直,子谓子爱,谅谓诚信。言乐能感人使善心生也。”中华书局,1980年。

猜你喜欢

卦象黄钟主音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和声小调音阶
《黄钟》2018年总目
关于拉莫键盘作品中装饰音奏法的研究
浅谈西洋大小调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