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融媒体本土化与创新模式研究

2019-11-15李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特色化本土化电视节目

【摘要】所谓“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广媒创新、报纸等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异同点媒体特色化,在人力、内容、宣传等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当地的本土化文化与特色的“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特色化。面对媒体特色化创新的异军突起,广媒创新作为传统媒体特色化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怎么在融合中实现广媒创新行业的整体突围。如何才能依靠创新思维抢占传媒产业新的战略发展制高点。结合“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的传播特点,阐述广媒创媒体特色化创新之路。

【关键字】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创新;发展方式

如何在融合中实现广媒创新行业的整体突围。如何才能依靠创新思维抢占传媒产业新的战略发展制高点。显然,唯有创新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之道。广媒创媒体特色化创新怎么巩固广泛的受众群、实现相同提高、资源共享,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呢。下面,我将结合“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的传播特点,阐述广媒创媒体特色化创新之路。

1. 打造本土化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增强品牌竞争力

“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电视、广播、广媒创新、报纸等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异同点媒体特色化,在人力、内容、宣传等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特色化。在媒体特色化创新的传播发展方式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特色化有明显异同点。由于媒体特色化创新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新时代已经来临。

在“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以海量信息密集传播的背景下,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强化,广媒创新观众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渴望寻求自我表达。而此时,传统广媒创新需要克服单向传输带来的弊端,打造本土化品牌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满足观众的参与热情。 “本土化”最通俗的定义就是用广媒创新语言讲述民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思想。对笔者所处的民族地区来说,就是依据本地地方特色,按照创媒体特色化创新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本地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口味的广媒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的“本土化”,主要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突破。

在全国的卫视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中,央视《城市梦想》、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等节目,都是结合新时代特色,沿袭普通大众娱乐的发展方式,注重让更多的受众展现自我,实现了内容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收视率居高不下。“本土化”的起点是模仿,理想归宿是定点超越,即对模仿对象的全面超越。这既是一个具体的广媒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发展路径,也是整个中国广媒创新业本土化战略的发展路径。在笔者所处的地区,《视界甘孜》《行甘孜》等电视栏目,在众多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中,不仅在内容与形式的本土化创意内容上率先完成了模仿,而且在市场需求的本土化、商业发展方式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内容,全面进入定点超越阶段。

《视界甘孜》作为本地新闻栏目的一个补充,更多地在当地老百姓关注的生活焦点与发展问题上为受众解疑释惑,通过几大板块栏目设计,将最新鲜的资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事件、最能以小见大的信息组合起来,并且鼓励受众与媒体大量互动,不仅吸引了本地受众,满足了受众自我表达、多重参与的心理需求,而且成功地延伸了衍生产品的价值链内容,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正是这种让观众产生了与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的约会意识,提高了收视期待,实现了收视的良性循环。

《行甘孜》栏目是在当地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发展思路中,契合本地旅游特点和受众信息需求,全面打造的一个新的旅游品牌节目。节目突破之前的传统旅游类节目的表达方式,以活力、美景、文化、信息、互动为栏目几大内容特色,全景式展现甘孜旅游资源,表达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仅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海量的旅游信息资源,也成为四川省优秀电视栏目、本地品牌栏目,在探索电视媒体本土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中成為一大亮点。 在“新时代融媒体特色化本土化”新时代,广媒创媒体特色化创新的品牌传播会上升到更高的阶段,品牌是影响力,更是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户接纳的与其说是内容和形式,不如说是品牌。

2. 创新运营发展方式打造多元化传播平台

自从1978年尼葛洛庞帝提请考虑媒介融合(convergence)的概述,人们开始从融合的角度来关注传播形态的发展。中国广媒创新传媒营销观念的变迁,无论是先前频道细分的差异化营销,还是后来内容为王的品牌营销,强调的都是广媒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内容本身,仍然属于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范畴。然而,进入媒介融合新时代,广告商已不满足于这种传统的营销方式,他们普遍追求覆盖面更广、到达更精准、效率更高的营销,希望通过多元化整合媒介达到自身的营销目的,整合营销传播成为广媒创新传媒发展的通路。 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单独依靠个体媒介形态很难形成传播优势,它要求新旧媒体特色化互相联合,构建起立体化的播出平台和组织构架,为客户提供多通路、多形式的营销服务。

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由于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的根本任务在于加强藏区舆论引导力,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在媒体自身发展和造血功能的增强方面一直存在不少客观条件限制和发展局限性,也造成了在全国各主流媒体快步走向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步伐落后。在新的形势下,在媒体融合的浪潮推赶下,本地主流媒体广播电视迎难而上,狠抓内容建设、融媒体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充分运用传统广媒创新、iptv、网站、手机广媒创新的方式,实现了内容全媒体传送,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信息定制,集在线直播、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点播、投票、论坛等方式为一体,多媒体特色化渠道建立立体播出平台,受众覆盖面不断扩大,整合营销取得良好成效。

大家并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传统广媒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特色化节目的多媒体特色化播出,整合营销不是仅仅让用户能够在多种平台上找到一样的内容,更是为了充分发挥出多平台的固有属性,更好地形成互补结构,发挥跨媒体特色化平台的集聚效应,使品牌的传播效益最大化。笔者所在的广播电视台,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建立了融媒体中心,实现了内容的多平台发布,信息咨讯快速准确地从手机客户端、抖音号、网络上传输的同时,在本土化特色化内容建设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成效。比如在手机客户端《圣洁甘孜》APP上设立《聆听甘孜》专区,将原来的传统媒体广播节目搬上了手机客户端,设立的《小说连载》、《旅游风向标》、《音乐欣赏》、《藏族民间故事》、《康藏秘境》等几大栏目节目不再是简单的线性传播,而是实现了受众按照兴趣点播广播节目的方式,扩大了受众面,其本土化特色化的内容建设也吸引了更多的本地受众和外地访客。《康藏秘境》是一档为手机客户端量身打造的文化探索类节目,内容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为一体,系列展示甘孜秘境神秘文化,在APP上一经推出,两小时点击量破两万,这在当地非新闻栏目中尚属首次,成效卓著,也使当地在摸索融媒体广播发展之路上作出了有益尝试。如今,传统广电面对媒体特色化创新的冲击,逐步改变了传统运作方式,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媒体特色化创新蓝皮书《中国媒体特色化创新发展报告(2010)》显示,传统广电同新兴媒体特色化融合正在主导着未来媒体特色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传统广电正在突破以往的运作方式逐渐发展“全媒体特色化战略”开发多元化的媒体特色化平台,通过发挥传统媒体特色化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以稳定的内容为核心,以可以实现随时更新的新的传播介质为插件,各种异同点的“插件”互为终端,实现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第二、随着iptv与数字广媒创新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5G新时代和“三网融合”初见端倪,传统广电和媒体特色化创新、新技术的融合也崭露头角。“下一代广播广媒创新网”、“互联网广媒创新”、“高清新时代”、“国家网络电台”等成为广电广媒创新行业的关键词,传统广电正在通过媒介融合强化其传播效果和市场占有。

3. 结语

在与媒体特色化创新的融合与对接过程中,相信传统广媒创媒体特色化创新只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价值,打造出更具本土特色、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多元融合的传媒产业,就能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更大规模的竞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传统文化是电视节目创新重要源泉[J]. 王玮.青年记者.2015(23)

[2]创新的编辑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框架[J]. 王一心.传播力研究.2019(20)

[3]融媒体特色化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J]. 陈中华.西部广播电视.2019(15)

[4]创新的编辑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框架[J]. 贾辉.传媒论坛.2019(01)

[5]窺探新媒体特色化背景下电视节目的策划与编导创新[J]. 罗刚.戏剧之家.2018(34)

[6]电视节目要用心讲故事[J]. 叶奕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4)

[7]我国农村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研究[J]. 孙蒙.传播力研究.2019(06)

[8]电视节目与广告融合关系分析[J]. 朝鲁.记者摇篮.2019(04)

[9]怎么培养电视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J]. 万松.摇篮. 2019(04)

[10]电视节目编导与主持人的交流探究[J]. 孙浩添.传播力研究.2019(09)

[11]引进海外转化重塑中国价值——论电视节目的模仿与本土化改选[J]. 于英.当代电视.2015(09)

[12]从引进到原创,中国娱乐节目创新趋势[J]. 王云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3)

作者简介:李虹,(1977.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泸定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任编辑。甘孜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长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采访、撰稿、编辑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对藏区广播电视的发展和节目创新创优有独到见解,作品屡获殊荣。

猜你喜欢

特色化本土化电视节目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公布陕西3所高校上榜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