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

2019-11-15史倩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实训高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在工业、农业和商业等各个行业被普遍应用,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需求逐渐增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每年为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大量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综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来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水平,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训

近十年来,计算机在工业、农业和商业等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和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类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每年培养大量计算机应用专业型人才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但是,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就业和发展。因此,本文从专业课程和实训体系两个方面综述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来完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期为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

1.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的问题

1.1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知识陈旧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设置的课程已经落后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资历较老的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去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年轻的教师乐意去教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然而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等硬件条件跟不上现代社会的要求,导致年轻的教师也只能去教陈旧的技术,而无法将最新的技术传授于学生。

1.2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少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的考核仍以试卷为主,导致学生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记忆一系列理论知识而没有时间去尝试实践操作,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缺乏稳定和可靠的合作实训单位,导致学生即使去实训单位也只是打杂而不能动手操作进行实践。

2. 建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

2.1 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适合特定工作岗位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型技术人才。因为企业和事业单位需要大量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所以学校可以与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定向就业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与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实训基地。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

2.2 对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

由于学生在实训基地属于弱势群体,容易被企业和事业单位压榨而在实训单位打杂,进而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不到任何专业技术,不利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对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各个学生的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期间需要不定期地对实训基地进行考察,一旦发现实训基地不合理的做法,应与实训基地的相关领导沟通解决,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以达到通过实训提高增强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效果。对实训基地进行严格的考察一方面有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高水平培养。

3. 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

3.1 合理调整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过多,而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培养技术型人才。此外,计算机应用领域广,虽然有利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多领域就业,但因为各个领域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适当精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来培养技术型人才。此外,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需要紧跟社会潮流,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满足企业、事业单位的需要。由于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学校的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等也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配合课程的需要。由于需要传授学生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因此不管资历较老还是年轻的教师都需要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并传授给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以期为企业、事业单位输送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型人才。

3.2 加强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是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只有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才能一方面了解企业、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型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计算机应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在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初期,学校一方面可以发布合作信息,主动与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师牵线搭桥与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合作。随着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关系的逐渐稳定,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实训过程中,学校需要认真考核各个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实训结束后,学校和实训基地应共同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考察,以确保通过基地实训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

4. 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优势

4.1 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通过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可以显著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训过程中得以应用,加强了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错或失败,导致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通过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还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这是因为一方面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岗位要求来设置,这样培养出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可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毕业后可以很快融入工作环境,服务社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了实践和适应,所以学生更容易选择实训基地进行工作,也有利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在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中主要存在专业课程知识落后和实践操作少的问题,而通过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可以合理调整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加强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因此,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温雪.中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衔接的优化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4):107-108.

[2] 伍洛明.中职中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4):104-105.

[3] 阎丽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課程体系改革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90-91.

[4] 汪琴.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OL].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4.

作者简介:史倩玉,女,1992,山西省长治市,助教,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实训高职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