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勇往直前》声音设计分析

2019-11-15马一川

电影文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什布兰登设计

马一川 佘 琳

(1.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法国导演雷纳·克莱尔认为,“我担心的是语言表现的精确性会把银幕上的诗意赶走,就像它赶走了梦幻的气氛一样,无声的人物在我们的想象中所说的语言,永远要比真实的语言优美得多。”[1]现如今,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声音不再仅仅像早期电影中一样作为画面的补充而存在,而是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从近年来各大电影节对于声音设计的重视程度来看,电影中的声音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力,甚至有超越画面成为单独的语言系统的趋势。电影《勇往直前》改编自2013年发生于美国亚内尔的“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的英勇事迹,讲述了在热衷于救火事业的队长马什的带领下,一支由失足青年组成的消防队成为小镇的荣誉象征的故事。电影在声音设计方面的出色运用主要体现在声音设计的基调、风格、细节以及表现功能方面。本文拟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详细解析电影的各类声音元素,从而探究声音设计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一、声音设计基调

现代影视作品通常把追求生活真实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观念,就声音设计师而言,他们应当以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为前提,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和提炼,从而使作品的整体设计符合生活真实,这既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也是声音设计的重要前提。诚如戏剧作品的风格有诸如悲剧、正剧、喜剧等,由于电影类型定位的不同,在声音设计方面也有悲伤、欢快、含蓄等多种基调的区分。例如,动作片侧重于动作音响的拟音设计,歌舞片更倾向于利用优美的音乐打动观众,而西部片主要通过宏伟的音乐和音响风格营造一种气势磅礴的场景感。

一般情况下,声音设计的基调要与画面基调相一致。从画面表现方面来看,《勇往直前》讲述的是有关花岗山小分队的救火事件以及队员家庭生活的事件。由于电影没有将灾难事件作为其重点表现对象,更多的是把镜头对准受难者的家庭生活,因此使得电影在画面表现方面兼具灾难片和传记片的复合气质;从声音设计策略方面来看,电影并没有与当下好莱坞商业大片一样运用强烈的视听奇观策略来吸引观众,而是大量采用同期声真实地再现灾难中队员的绝望之感,具体表现为,导演在兼顾灾难片声音设计原则的同时也采用表现普通生活的平实设计原则,整体给人以真实感,从而表达了消防员生命价值的伟大。这一主题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也正是这种看似纪实性的声音表现方式构成了电影独特的声音设计基调。

二、声音设计风格

声音设计风格是形成电影整体格调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在严格遵循作品主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丰富声音元素,从而表现作品的深层意义。《勇往直前》的声音设计风格主要通过音响设计来实现。音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音乐和人声之外视听艺术中所有声音的统称,是视听艺术的物质构成要素之一。[2]它不仅能作为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情绪,还在营造真实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勇往直前》在音响设计方面呈现出写实主义风格和表现主义风格相结合的声音设计风格。

(一)写实主义风格

写实主义风格原是文学和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后来被应用到电影声音设计领域,它又被称为现实主义,指的是在对当代生活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真实、无偏见的个性描绘与再现。[3]一般情况下,写实主义风格在电影中表现为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声音作为参考,对其内容音响不加修饰地进行描述,但是不需要与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完全一致,目的是表现声音的自然和真实性,从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电影《勇往直前》中,大量的写实主义手法带给观众不断的震撼。例如在救援直升机抽水的段落中,巨大的螺旋桨声音配合吸水管与水面发出的水流声以及狂风呼啸而过的声音,贴近了最真实的自然,使环境中的巨大声响充斥着整个画面空间,表现了当时救援的紧张气氛;又比如,大火即将蔓延至小镇的段落中,小镇居民在危机中疯狂逃跑,他们发出的嘈杂声响与救火队员的喊声融为一体,这些写实的画面和声音,都给观众带来灾难即将来临、生命千钧一发的观影感受。

(二)表现主义风格

表现主义风格指的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恐惧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4]它侧重于刻画人物内心情感。首先,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声音的自然和真实,而是抒发人物的情感。例如电影里,从主人公布兰登的主观视点出发,通过紧张的音乐氛围描述并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其次,电影中的表现主义风格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声音的夸张化和抽象化处理,它们以烘托气氛为目的,脱离现实,借此对声音进行升华处理,从而渲染情绪和气氛。电影中,布兰登在救火过程中不慎摔倒,面前的大火即将把自己吞噬,他的耳边不仅充斥着火烧木头的噼啪声,而且不时传来耳鸣声,电影借助声音有效放大了人物在面临死亡时的紧张情绪。

三、声音的细节设计

(一)片头细节设计

电影《勇往直前》的片头处采用了声音提前的设计风格,声音提前属于叙事性蒙太奇的范畴,又叫声音导前,是指在画面段落转换时,后一个画面段落的声音提前出现在前一个画面段落的尾部,造成后一个画面内容先声夺人的特殊心理效果。[5]99

电影开始,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也是电影给观众呈现的第一印象。导演没有第一时间把火熊奔跑的画面呈现在银幕上,而是伴随着火熊逐渐变强的呼吸声画面才跟着完全出现。此处声音提前的设计主要实现了两种功能,其一,实现了预热的效果,从而引导观众进入观影状态;其二,火熊不仅是电影主人公马什的心结,也是无情大火的象征符号。此处的声音提前起到了“序”的作用,为接下来接踵而至的多场火灾埋下了伏笔。

(二)声音对比设计

声音对比手法是通过声音放大的设计技巧实现的。声音放大是表现性蒙太奇的一种,指的是将真实生活中的具体的细节声音进行反常规的音量放大,从而强调和突出了声音细节的剧作重要性。[5]103在《勇往直前》中,导演运用声音对比手法实现了渲染人物内心情感、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营造真实空间的效果。

电影的声音放大设计具体表现在左右声道的变换、分离主客观视角两方面。第一,电影中的配乐和音效都有意识地进行了左右声道的变换,通过适度增强火场的声音强度实现营造真实的效果。例如消防队第二次进入火场的过程中,声音从左声道变到右声道,并且伴随着声音强度的变化,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声音放大设计实现了分离主客观视角的效果。电影里,亚内尔小镇的大火即将吞噬救火分队,此处通过头盔内外的声音对比表现了队员们面临死亡时的绝望之感,镜头探入头盔,主观声音随之出现,此处是队员听到的声音。与此同时,画面也变为主观画面,即通过队员的视角来观望即将到来的熊熊烈火,反之,镜头移向头盔之外,回到第三视角,因此削弱了队员们声音的部分频率,客观地呈现队员们的紧张状态,通过设计头盔内外的声音变化,使得声音形象更为丰富。

(三)场景环境声音设计

对于场景环境声音的设计对整部电影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救火是一项时刻与死亡为伍的任务,为了表达该过程的紧迫性,导演大量采用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使得不安的紧张氛围贯穿了全片救火场面的几乎每一分钟,也正是由于电影强烈的纪实风格,使得电影中的环境声音占据了绝大部分。

环境声音即环境音响。追求环境声音的同时也就构建了电影声音的空间环境,由于声音具有无限的空间连续性,其表现为人耳可以接收来自任何方向的声音。因此,环境声音通过真实客观地呈现画面中的自然音响、机械音响以及动物音响,从而营造不同的画内或画外空间环境。比如充斥着焚烧树木的声音的森林与救火队员们所发出的沉重的呼吸声巧妙配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又如马什与妻子依偎在山顶,静谧的深夜只有不时传来的蛐蛐的叫声。此处通过画面中细微的环境声音构建了真实的空间环境,营造了一种神秘祥和之感,也与后来马什的情感爆发形成强烈对比,产生打破和谐氛围的戏剧张力,也从侧面反映了马什对救火事业的极度迷恋。

四、声音的表现功能设计

皮埃尔·贝托米厄认为,“电影是声画的艺术,声音给电影注入了灵魂,它以超出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赋予艺术家们更广阔的空间”。[6]电影艺术家们发现声音不仅可以配合画面真实地再现故事,还可以实现表达情感的作用,从而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这里主要讨论声音设计在描绘气氛和刻画人物内心两方面的表现功能。

(一)描绘气氛

声音在描绘气氛方面的应用较为常见,这类声音主要对画面中的环境、景物或者动作等视觉形象予以描绘。电影中,马什回到家,看到妻子正给种马搓洗毛发,此时的声音转为舒缓风格的音乐,表现了二人之间甜蜜的爱情。又比如,每次救火小队出勤时,电影总是会采用欢快的音乐,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感,意为队员们都是内心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轻人。特别是吸毒少年布兰登加入团队之后,这种团队内部的和谐、欢快的氛围也感化了他,从而促使他迷途知返,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音乐出现了很多次。由此可见,该电影没有局限于表达灾难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多的是将这种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幸存者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大众。

(二)刻画人物内心

电影多处通过声音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以此来诠释爱情、生命的特殊意义。比如片中马什和妻子在车上讨论是否生孩子的段落,二人起初的状态是保持沉默,似乎空气在这一刻凝固。由于他们平时很少见面,妻子想要借机会表达自己对于生孩子的看法,于是冲突就此爆发,整个空间顿时充满嘈杂的争吵声,配合深夜静悄悄的空间环境,营造了不和谐的氛围。通过由静到动的声音转换,表达了二人内心价值观的不合,也从侧面反映了马什作为一名消防员对于消防事业的热爱;此外,在电影结尾处,布兰登去参加死者家属的慰问仪式,随着布兰登踏入房间,原本充斥着嘈杂声的房间瞬间变得如死一般寂静,该处声音的表现对象是死者家属和布兰登。首先,就死者家属的视角来看,他们更愿意相信幸存者是自己的家人,因此看到布兰登的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是崩溃的,因此,从声音设计的角度表现为沉默;其次,就布兰登的视角来看,面对队友家属的悲伤以及对死去队友的遗憾,他满心自责,渴望死去的那个人是自己,因此他的世界也表现为不知所措的沉默状态。通过“无声”的设计刻画了人物的内心,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五、结语

正如黑泽明所言,“给电影加入声音时是我最兴奋的时候……在这一时候,我不禁颤抖”。[7]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声音设计已经成为电影必不可少的物质构成材料,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风格要素。因此,声音设计也成为电影创作团队在进行电影制作时所必须思考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当下学界关于电影声音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亟待广大研究者在该领域做出更丰富的理论探索。

猜你喜欢

马什布兰登设计
成为你的世界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
坚守诺言赢得一场战争
最后的告别
我和“花生酱”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