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2019-11-14黄少忠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产权智力申报

黄少忠

知识产权这一权力是进来以来出现的,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智力成果的相关权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也在这样的要求下不断地在尽心发展与完善。可以说,科技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强劲的动力。所以说刺激科技的进步,鼓励人们的创新,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的智力成果得到有效保护,能够为人们带来利益,人们才会更加积极的进行创新研究。

一、知识产权综述

(一)知识产权的相关定义

知识产权在法律当中指的是权利人对于某一项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使用、处分以及收益的相关权利。这种权利一般来讲,都是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的,比如在著作权当中,一般在著作权人死亡五十年后,著作权就失去了效力,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出版、销售或者是发行。而从种类上来讲,知识产权当中的智力成果种类既可以是发明创造,也可以是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是具有独特特征的外观设计。无论是一个标志、名称还是图形组合,只要符合知识产权的相关要求,

近代的专利制度是在十七世纪产生的,当时的专利制度还仅限于对于权利人进行登记,保护其使用,此后,专利制度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十八世纪的时候,专利说明书制度出现了,这一制度指的是在专利申请的过程当中,要对专利本身附上说明书,对于专利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说明。后来十九世纪的时候,专利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进一步的实现了发展,权利要求书制度出现了,这一制度为专利权体系当中相关的权利范围限定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而在二十世纪末期,知识产权这一概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广泛的被使用开来。现在在商业竞争中知识产权相关的制度适用越来越多,可以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不能够与人们生活相隔离的一部分。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知识产权本身属于一类权利的总称,对于知识产权进行分类有利于更好的完善知识产权的制度,也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解决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纠纷。

在知识产权分类当中,有许多种的分类办法。这些方法依据知识产权中各种权益不同的特征对权力进行了相关的分类,首先第一种分类是将知识产权分为了两类,一种是著作权,一种是工业产权。著作权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被人们所提及与使用的,当一个人或者社会团体经过创造完成了某一作品的创作,自然就会对这一作品拥有著作权,而这些作品既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摄影作品,还可以是音乐影视作品。而工业产权这一概念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工业产权具体的含义就是对于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具体过程当中所应用的发明创造或者是具有明显特征的显著标记所相关的智力成果。工业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自然也是具有知识产权的特征的,工业产权与著作权类似都是具有时间限制的,一旦时间条件达成,权力就会丧失,而且工业产权还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它只在一定的区域当中有效。再进一步来讲,工业产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与商标等多种权利,不过在我国的司法实践当中,工业产权主要的内容还是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

而另外一种分类就是将知识产权依据其保护的权益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知识产权分为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也有学者在这种分类方法中将这两种权力称为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就是这种知识产权是与权利人本身不可分离的,比如作品的作者对作品所拥有的修改的权利。而财产权利指的就是在相关的智力成果在满足法律限制的情况下,权利人能够使用这一智力成果,在经济方面获得收益的情况。这些收益可以是报酬也可以是奖励。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当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知识产权制度正是在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需求下所产生的,现代的企业当中,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与竞争最核心的竞争力,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润的增长,实现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立足。具体来讲,有效地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知识产权权力者的利益,能够有效地激发相关人员的创新动力与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推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当知识产权相关的保护规则有效地实现完善与落实之后,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贸易的发展,也能为企业吸引投资。

在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当中,技术可以说是企业在市场当中获取利润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依据,技术的研发是需要大量经费与精力的投入的,所以许多的人就试图窃取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劳而获,利用他人的研发成果轻而易举的获取暴利。在这些窃取他人知识产权的企业当中,由于他们不需要考虑技术研发所消耗的成本,产品一般会比合法的知识产权所有人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的消费,进而导致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润较少,甚至损失。这样病态的市场环境会严重的影响创新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而一套有效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有效地较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于不法分子进行制裁,维护市场的相关秩序,进而推进企业与个人对于智力成果进行创造。

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知识产权与其他的权利不同是一种比较隐性财产性权利,其对于权利人来说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容易量化,而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相比发达国家,起步是比较晚的,因此在我国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当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的。我们想要研究如何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第一步就是分析我国现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分析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内员工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匮乏

现在在市场当中的许多企业,员工对于知识产权缺乏了解,也比较缺乏相关的维权意识、保护意识。在一些网站的统计数据当红,我国的企业每年取得的省级及以上的研究成果数量以万计算,但是其中被申请专利的比例却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跟企业的管理者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重视的都是企业的有形资产,对于企业的无形财产比如知识产权缺乏重视。这也是我国许多的知识产权被抢注的原因。

许多的企业当中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对知识产权相关事务进行管理的部门,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一状况导致这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争端当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增强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积极

政府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当中,处于一个消极的地位,往往是在由企业来进行专利申报,政府进行受理,企业在自身缺乏对于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的情况下,自然对于知识产权的申报也是缺乏积极性的,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另一方面在知识产权的纠纷当中,我国的司法制度决定了在知识产权的民事纠纷当中,是不告不理的,虽然这样的制度有其优越性,比如对于市场的限制比较少,但是在某些纠纷当中,其实是不利于纠纷的解决与企业的发展进步的,所以政府应当加大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地引导对于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工作。

(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法律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漏洞甚至空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产权是一种通过法律得到的合法进行行业垄断的相关权利。所以许多的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当中,都会对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利用其中的漏洞实现行业限制、竞争限制,来在其贸易的相关行业当中实现垄断,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许多的发达国家在自己的法律体系当中都针对垄断制定了反垄断的条款,但是我国并没有反垄断的相关法律和条款,所以我国的企业在面对这些情况是,往往会受到限制与损失,对于企业的发展不利。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一)组织企业内队伍培训,加强维权意识

要改变企业当中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就要从企业的组成人员上着手,首先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加强知识产权对于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引进知识产权相关的人才,其次是要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当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务进行管理,最后则是要定期的对企业内的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员工队伍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管理者还可以采用员工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维权意识、保护意识增强的这一目标。

(二)鼓励知识产权申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要鼓励知识产权的相关申报活动,对于可以申报为专利等的知识产权要加强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申报,简化申报的流程,加快申报工作的效率,为企业的相关工作提供方便,这样有利于科学研发转变为经济效益。

(三)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体系,除了完善专利申报、审核等相关的制度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反垄断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制定法律一方面要仔细的考虑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也就是说指定的相关法律一方面要有本国的特色,一方面也要吸收国外法系相关的优秀制度。

四、结语

知识产权这一权力是近代以来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智力成果出现的相关权利。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刺激科技的进步,鼓励人们的创新,有效地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有人们的智力成果得到有效保护,能够为人们带来利益,人们才会更加积极的进行创新研究。本文从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当中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猜你喜欢

产权智力申报
国际收支申报问答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产权
欢乐智力谷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