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成果,扩大雪窦山第五大佛教名山影响力
——论佛教文化交流与名山宣传在当前地区复杂国际形势下的重要意义

2019-11-14张慧珍浙江宁波市人大民宗侨外委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弥勒名山佛教文化

张慧珍 浙江宁波市人大民宗侨外委

宁波,作为中日韩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佛教历史文化的重要节点,巩固近20年来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的会议成果,不断扩大浙江雪窦山作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影响力,高屋建瓴,顺应时势,挖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中韩日乃至亚洲区域所有佛教信仰人群中,建立起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思想宣传高地,消除民间交流中存在的误解和对抗,弘扬慈悲、包容、欢喜、和乐的精神理念,让佛教文化交流带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影响政治与经济态势,为亚洲的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融合与发展做出贡献。

“雪窦山佛教名山”对于国家宏伟战略的重要意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全球形势和中国面临的挑战,描绘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宏伟蓝图,发起了“中华民资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吹响了中华民族在日益恶化的地区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挑战中奋勇向前的号角 中国的崛起与发展,必将面临原有美国单极格局以及挥之不去的国际右翼势力的挑战与冲击。在全球政治上,中国秉承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原则,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支持 经济上,中国开拓进取,积极转型,在全新互联网经济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文化交流上,包括成功举办08年奥运会在内,同样为中国走向世界起到了卓越的作用。

宗教,是不能被忽略的“文化”。西方在基督教影响下的精神认同,阿拉伯地区在伊斯兰教统一下的精神认同……,宗教是最深处的信仰和感知 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中国化、法制化的前提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成为中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又一高地”。

浙江雪窦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的所在地,成为“文化交流高地”具有以下天然的优势和基础。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提到,中国文化伟大复兴,需要佛教文化的力量,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我国,与我国儒道等文化像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梦与中国文化伟大复兴,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层面的宏伟战略,佛教文化作为组成部分,需要牢牢抓住契机,提升发展。弥勒文化作为佛教文化中“慈悲、包容、欢喜、和乐”的精神理念象征,与目前倡导的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文化非常契合,尤其是对于目前对抗、误解、关系日益僵化的地区形势来说,是值得大力弘扬的精神核心。通过弘扬中华弥勒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中韩日、台湾乃至东南各国的佛教信徒们,接受并推动这一文化核心,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消除对抗,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一带一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 一端系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的长廊,更是文化的长廊,在古代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就是文化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宁波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的佛教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包括日本、东南亚、甚至远到印度。让佛教文化推广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港口与名山的结合,是经济与文化的结合,让宁波再次担当起历史上文化输出的“角色”,形成经济、文化双重输出与交流高地,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东海岸一个璀璨的节点。

文化复兴,文化输出,是国家宏伟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第五大佛教名山,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宣扬,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对周边影响力的输出,一个制高点,一个朝圣点正在不断竖起,一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九鼎”之一,树立在宁波这片土地之上。

“雪窦山佛教名山”打破地区政治阻隔的重要意义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核心就是通过所谓“岛链”建设,利用周边国家,尤其是韩日与中国的不可回避历史问题、领土纠纷等因素,在地区热点上不断添薪加火,妄图形成对中国的包围阻隔。中国,一直都在坚持全亚洲共同发展的战略,以维护稳定、和平为前提,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打破阻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但是,只要美国的霸权主义、单极思维不改变,地区右翼势力不受打击,对中国的阻隔就很难打破。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在中国“以自身强大促进和平”的大国觉醒下,加快文化的交流与输出,是打破地区阻隔不可或缺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让我们向着共产主义不断迈进信仰的力量,也必将对促进中韩日乃至亚洲人民的隔阂,带来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黄金纽带的构想,推动浙江雪窦山成为东亚乃至亚洲佛教文化圣地,推动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成为维护东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文化精神中心。以“黄金纽带”构想为宗旨的中日韩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和日、韩佛教界长老、大德共同倡议发起的,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黄金纽带”旨在构建三国佛教友好关系,积极推动三国人民友好交流,维护东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中韩日关系波涛变化,但黄金纽带依然在发挥作用,2016年10月12日,以“法乳千秋,一脉相承——东北亚佛教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中韩日的佛教界人士共聚一堂,均表示三国佛教法乳一脉,有着共同的信仰与追求,有着共同尊奉的经典和祖师,有着共同向往的祖庭圣地,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要义 精神信仰与法脉传承上的紧密联系以及佛教和平无我的教义,使佛教文化天然成为三国和平友好的使者,成为联结三国人民的心灵桥梁与文化纽带。即使目前中韩日之间,政治关系再僵化,佛教文化交流依然不断,佛教界人士效法前辈先贤,作国家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如来使者、和平使者、文化使者,为维护中韩日世代友好,实现东北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

第二,弥勒文化对于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加深海峡两岸统一往来的重要意义。弥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被海峡两岸所共同接受的文化信仰,两岸民间依然有“男戴观音女戴弥勒“的现象,这一文化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之中。如今,在台岛民进党再度上台,台独势力抬头的严峻形势下,发挥奉化与台湾之间的深厚纽带,以共同的弥勒文化、民国文化,吸引海峡两岸佛教界信众以及各界人士的到来与交流,让浙江雪窦山作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成为打破目前文化阻隔的一把重锤,开启破冰之路。

文化的力量不可忽略,宗教信仰的力量更为突出。巩固浙江雪窦山作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地位,弘扬弥勒文化的文化精髓,不仅以一笔经济账,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盛事。我们要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再次竖起一面文化的交流的风帆,打破地区阻隔,建立文化交流高地,传播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递中国人民友好、和平、稳定、发展的心愿和心意,让中韩日,让东亚、让亚洲、让全世界,看到维护稳定、维护和平的力量。

猜你喜欢

弥勒名山佛教文化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视野中的名山
趣味谜语·每行打一中医用语
《弥勒信仰研究》出版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