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时代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

2019-11-14翟志青山西省阳泉市委党校045000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文旅深度融合

翟志青 山西省阳泉市委党校 045000

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完成,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全国各地文旅融合快速发展起来。如何更好地推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向深度发展,最根本地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努力创新实践,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推进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坚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旅融合”是构建起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美好生活、平衡和充分发展等关系的重要桥梁。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需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才能更坚实,更坚定。“文旅融合”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分享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成果,提高人民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文旅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将旅游赋予文化的内涵,旅游的形式、内容与意义将变得丰富多彩 将文化赋予旅游的形式,文化的内涵将挖掘得更加淋漓尽致。

(二)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体现着有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十九大,中央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人们不再只满足于解决了生活的温饱问题,而更注重追求生活的高品质,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旅游已不仅仅是欣赏好山好水好风光,也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喜欢从景区走向社区,从繁华闹市走向乡野小巷,从购物场所走向文博场馆,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越来越注重文化场景的体验,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旅游。坚持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灵魂和主要载体,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人们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变化,自觉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向深度发展,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更多优质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三)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古已有之,渊远流长,至今影响深远。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天下,注重旅行途中的情感体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诗和远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旅游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旅游发展中积极打造与主动创新文化精品,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这样才能很好地有效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新时代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和理念上的局限。

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世界瞩目。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局限和理念上的“惯性思维”,存在宏观研究多、微观落地弱、执行表面化、进入壁垒多等问题。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界定与融合发展还有较多的不了解,对提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文化和旅游产业最缺乏的是精通文旅产业运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懂“文旅融合”的不懂经营,不会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运作 懂经营的,不懂如何实现“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随着一些新兴文化产业,如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的逐步兴起,挖掘整理文化旅游资源、项目规划、成果转化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旅游服务人员、高级技术专业人才、科技研发人才也较为紧缺,文化旅游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专业化水平与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融合的深度发展。

(三)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发掘文化旅游业价值,真正深入开发旅游项目,对资金需求很大,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观光服务为核心,这一过程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品质消费的升级对资金要求更高,我国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金来自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业融合的深度发展。

(四)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完善。

培育能让游客驻足观看、互动体验、乐在其中的文旅产品业态,延长游客游玩时间,深化情感交流互动,在游客中享有较高声誉、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旅游产品并不多。大多数文化资源只是浅层次开发,文化底蕴还不够丰厚,附加值还不高,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彰显,旅游景区特色定位不够准确、清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存在短板 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旅游交通业、餐饮酒店业等,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三、新时代推进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创新理念。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旅游业的新型产业模式,它们在运营方式、产业链构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深度发展,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是关键。首先,要转变固有思维,从融合范围与程度出发,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模式。其次,要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要具有创新思维。要不断尝试新方法,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在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一是要树立以文促旅的理念。文化需求是拉动旅游的主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二是要树立以旅彰文的理念。旅游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三是要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相促进、优势互补。

(二)构建多元投资主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资金短缺是导致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困难重重的首要因素。构建多元投资主体,突破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发展瓶颈。地方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能过于依赖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首先,要协调多方力量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鼓励多种形式资本进入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其次,要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融资平台,解决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最后,要降低文化旅游产业准入门槛,鼓励中小型企业进入文化旅游市场,集中力量构建文化旅游示范区。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大产业体系。

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倾斜,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结合的红利。以文化和旅游业为主导,形成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共同构建文旅融合大产业体系。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知名品牌,提升品牌文化价值,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意升华,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注重文化旅游产业内涵,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结合,构筑和创新新型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促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和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要培训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如,精通文旅产业特征的管理人才、创意策划人才和复合性领军人才等。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引入人力资本概念,通过各种渠道发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尽快改变制约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短板,文旅融合才能在更高质量上迅速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深度融合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