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初探

2019-11-14刘慕原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25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前脚劲力形意拳

刘慕原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5

一、所谓崩拳

崩拳是形意拳五行拳中的代表动作,与劈拳、钻拳、炮拳、横拳共同构成形意五行。分属金木水火土。崩拳为木属性,生生不息接连不断,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姿态,步步为营,步步紧逼。形意拳一说起源于枪法动作所以如枪法所说枪挑一条线。崩拳更是这一条射线型拳法的代表动作。因为崩拳的动作像拉满雕弓,蓄力发劲,大有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架势,拳击有力,能充分发挥出腹背的力量,正因崩拳发力时威猛如山崩地裂的特点,因此得名。

二、郭云深先生生平

晚清末年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先生,生来喜好武艺,为习练出一身好功夫,他夙夜练习,每一个招式都反复练习达到技能自动化的水平,这种高强度的坚持一练就是三年,用废寝忘食,精诚所至来形容郭先生练拳的状态极为合适。感其心诚,师傅觉得他是个练武的可造之才,就将他收为关门弟子,传以衣钵,尽心传授。他的武功自然也精进不少。

郭先生豪情干云侠肝义胆,习武之人嫉恶如仇,因为看不惯恶霸横行霸道鱼肉乡里,郭先生路见不平愤然出手,三拳打死了恶霸所以被判极刑斩首。知县深知郭先生名声与一身真才实学有心保他,改判斩监候,每日晚上将他接出狱中到府上教习儿子习武。

原来是跨步出拳的崩拳,因为戴着限制犯人活动的脚镣和手铐,他每一次出拳一次只能跨出半步距离。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的心态,既然因为这镣铐跨不出一步就迈半步又有何妨?换步不方便索性就不换步了,只一个姿势循环往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监狱里遭遇,他正好可以避免外界打扰,心无牵挂事,但将武艺习。

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武痴终是武痴。他脚踝处被镣铐磨得血肉模糊,手腕也是皮开肉绽,但练拳声从未中断。后来赶上光绪大赦天下,郭云深终于获得自由。阳光总在风雨后,多年的磨难,也许磨掉了他年少的棱角但是没有磨掉他的一身锐气,他在出狱后所创的半步崩拳更是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多年以后,郭云深的徒弟已遍地开花,个个身手不凡,他也因此成了公认的形意拳巨擘,被誉为“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意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其中郭云深独创的半步崩拳是崩拳当中最基本的锻炼方法,其他各式崩拳都源出于此,故半步崩拳有“母拳”之称。

二、郭云深半步崩拳动作

形意拳的开始都是以“三体式”站立,成无极桩功。双手握拳,出拳时经虎口向上到拳眼向上的旋转变化,拳法如奔腾的江水,连续不断。双脚一趟一蹬,总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出左拳为顺步崩拳,出右拳为拗步崩拳。

半步崩拳之所以叫做半步崩拳半步,因为每当前脚行进一步,后脚就需要紧跟一步,相对于常人走路后足超过前足之一步来说是半步。郭老先生运用半步崩拳时前手勾挂敌手,后手发力穿崩,打与破相结合攻防一体。所以武林之中罕遇敌手。

三、半步崩拳的特点:

1.步法:前趟后蹬前跟后随

崩拳的步法用“半步”,若前脚进,则后脚紧紧跟随,两脚之间位置。前脚进时,离地约寸余,然后再向前趟出,纵崎岖不平我心无惧,直向前铲去,突出一个“趟”的感觉 后脚跟时,应着重在一个“随”的感觉。。山西形意拳名宿宋铁麟先生谈及半步崩拳的步法奥妙时,宋先生说:“崩拳的步法,全在一趟一蹬,前脚进时,似铁牛耕地。不偏不倚,要中直,抢占对方中门 后脚蹬时,要快迅、猛烈,如箭出弦 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

2.手法:立拳交替打中带破

崩拳为立拳而非平拳,拳心向上,拳锋与鼻尖相合。拳所走的路线,许多人认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最有效的打击应该是一条直线的出拳所以半步崩拳也应当是一条直线的样子。但是从崩拳的动作形态来分析,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弧线。当顺步崩拳转变为拗步崩拳,或拗步崩拳转变为顺步崩拳时,后拳沿着前手小臂,向前打出,里面暗含着向下压的劲,因为既有向前又有下压的力的方向所以半步崩拳依其拳意不应打成直线。再从崩拳动作在实战功能来看,是讲究打中带破,而不是先破后打。它是利用出拳的前臂挫敌锐气同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思路。并不是破了对方的防线之后,再打对方。

3.角度:三尖相照不偏不倚

所谓角度即崩拳动作中,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空间结构。其中一种角度说的是身体角度,半侧身,身体与脚前进的方向成45度,这个角度最为灵活,收放自如。可以在顺步崩拳和拗步崩拳中自由转换。再有就是手、足、鼻三尖相照相互之间都是垂直关系如此这般最为稳定。

4.劲力:顶拧磨翻蹬猛顺透

崩拳的劲力在身体内部是混元循环的运转,牵一发而动全身那种立即调动的力量。它除崩劲之外,还要压劲、裹劲、扑劲、抖劲、踏劲等,常要求一劲之中又须含有顶、拧、磨、翻、蹬、猛、顺、透八种混合劲,而这些混合劲须一种种、一层层单独练起来,崩拳的劲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崩劲。它是采用先蓄而后发,先松而后紧,当接近对方寸余距离时,粹然发出的一种最猛、最凶、最狠的劲力。“崩拳如射箭,打倒还嫌慢”。重在一个“狠”字。泰山崩于前而不惊,虽千万人吾往矣重在一个“勇”字。非大勇大无畏打不好崩拳,不是好勇斗狠就能打好崩拳而是金刚有怒,造化伏魔。

郭先生的半步崩拳,纯粹以爆发力取胜,不管对手什么水平练习了何种外家功夫。一律一拳击飞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四、郭云深半步崩拳练法:

1、桩功练习

半部崩拳的功法基础来源于老三体式桩功,坚实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建多高,决定武者在往后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形意拳原始桩功,可练就周身是手、遍布弹簧劲力的状态,也就是说全身上下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灵活的状态,随时蓄劲而发,看似不动实则内力流转。

前足与前进方向一致直直向前,脚足与前脚夹角45度横斜,双腿蓄力弯曲不可伸直也不可以重心太低影响移动。身呈45度斜面。含胸拔背收肛提臀是桩法要领。双足力量分布不可平均,要前三后七,但双手力量要均衡,要抬起抱圆,指要张起来,前手与眼相平,后手稍稍低于前手。两手如撕棉,用力如抽丝。虎抱头劲力内收不外放,动则力达千钧。

2、单操试力

完成站桩后,双手握拳,左手握拳微有下压之意。右手外旋拳心向上,此拳拳心中空,不可握实,拳心处可以容纳一个小球的空间。脚动而身动,身动则手动劲力自足下起,一以贯之。前手向下回拉,后手从前手手下穿崩而出。前手用以钩住敌方来手 后手为进击主打。注意周身运动,全身之力瞬间调动只为这一拳,才有崩拳的威力。如此循环往复,进行崩拳试力练习。

3、“半步”练习

进步脚与地面不可抬高,起脚半边空,擦地而行,足平起、平落像铲子一样。所谓“前步进、后步随”,二腿似乎牵连在一起,不能分散游离。前脚每进一步后脚便向前跟一步。步幅不可大,步幅大动作转换困难。要求脚步沉稳却不僵硬,轻灵却不飘摇。练习越久功夫越深,步伐越是迅猛如风,行动越是让人难以捉摸。遇到敌人自然可以手到擒来。

郭云深半步崩拳以其极具传奇色彩的生平和独步武林的名望传承至今,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倡导下我们更应该发扬国粹。做真正文化自信的华夏儿女。

猜你喜欢

前脚劲力形意拳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明清时期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①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太极拳前脚转动的虚与实
形意拳研究现状与分析
狼狈为奸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武术的“力与劲”之迷雾解码
本期“阅读训练营”参考答案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