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法历史形态的转向

2019-11-14肖安琪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

肖安琪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马克思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思想,对哲学进行了一个划时代的区分。与此同时,这种以实践来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对如何理解辩证法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搞清楚辩证法不同的历史形态,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我们首先要清楚的知晓,是什么导致辩证法形态发生了转向?

一、古希腊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在中世纪及其以前的欧洲带有明显的朴素与和谐的特性。赫拉克利特作为古希腊早期辩证法的代表人物,提出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观念。他曾通过“永恒”的活火来说明事物运动的原因,认为宇宙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团活火燃烧与熄灭的不同程度所导致的,火是推动事物运动的原则,赫拉克利特在这里描述事物运动时接触到了矛盾对立问题,他认为运动不是平静的,而是矛盾与和谐的。虽然赫拉克利特注意到了矛盾对立问题,但与此同时他也十分关注对立面的统一问题。他提出色调和美妙音乐的产生正是由不同的颜色和音阶和谐组成的结果。毕达哥拉斯则更加强调和谐,他认为宇宙就是绝对和谐的结果,并大量举例来说明宇宙处处有和谐。例如:建筑和艺术呈现的不同效果,是数的不同组合而已。仔细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进程便会发现,无论是赫拉克利特,还是毕达哥拉斯以及当时少有的辩证法家,他们的思想都与当时实践水平,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践水平方面,人类实践能力处于刚开始发展阶段,人对自然还是处于依赖的关系,人只能通过从自然界索取食物,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这种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形成了人们对自然界既敬畏又依赖的双被动局面。

在经济方面,此时的经济主要体现在自然经济方面,以家庭为单位的工农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此时的经济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人们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自然经济固化,由此而产生了人们追求安逸、和谐的心里。

这样的实践水平,使得哲人们只能从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提出万事皆变的朴素辩证法,而他们关注到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和谐层面与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

二、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

进入到中世纪末期,按照马克思对历史形态的划分,此时已处于人类历史的第二大形态,即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类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商品的出现使经济发生转向,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人类社会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与此同时,辩证法的重心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向维护旧的统一体的和谐方面倾斜,而是凸显其对立性、和否定性。

黑格尔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在黑格尔看来,一切事物之所以运动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事物自身的否定性,对立面斗争的结果必然是有发展的一方否定了必然灭亡的另一方,而事物的发展也不是就一次否定可以完成的,发展是需要否定之否定的。第一次否定,事物发生了质的改变,向对立面转化。第二次否定,是在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对形成新统一体的对立面进行否定,向对立面的对立面转化。最终事物仿佛在向最初状态回归,实则是在更高的层面对低的阶段的回复,因此形成螺旋式上升发展。

黑格尔的辩证法深刻影响着经典力学时代。辩证法的矛盾和对立统一思想在经典力学时代随处可见。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矛盾、对立成为了每一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在数学中有微积分和积分,在英语中有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化学中有阴极和阳极等。

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刚刚成立,封建主义仍有残余,复辟和反复辟仍然存在斗争。正如马克思所说:“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2】而此时能够作为社会指导思想的只有辩证法的斗争与否定性思想。

在经济领域内,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剥削压榨工人创造自身利益,资本家与工人产生阶级矛盾。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在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文明的同时,也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微、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3】这些不仅能够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而且更加体现了这个时期的辩证法格外的重视斗争性和否定性。辩证法从直观的朴素形态,发展到矛盾与斗争的否定形态,黑格尔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三、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

从大的经济背景和政治背景来看,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处于资本主义刚刚确立不久的时代。马克思深处的德国此时落后于英法,德国不缺理论,而是缺少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德国不是和现代各国在同一时代登上政治解放的中间阶梯的。甚至它在理论上已经超越的阶梯,它在实践上却还没有达到。”【4】正是由此,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更适应时代和德国的需求,凸显实践性,起到批判和革命的作用。马克思一碰触辩证法便与黑格尔划清界限,他曾多次表达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不同。例如:“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的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马克思正是通过“物质的东西”来表达自己辩证法的立场。黑格尔将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连接在一起马克思是持否定态度的。传统理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的、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样理解的辩证法带有浓郁的客体化色彩,之所以传统理解的辩证法会产生偏差,与如何理解“物质的东西”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物质的东西”不是旧唯物主义理解的具体的物质实体,那马克思的“物质的东西”是什么?则成为了我们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钥匙。“物质的东西”它要具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具体的事物我们是没有办法将其移入大脑,再经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形成辩证法的。所以我们能够移入大脑的,并能够以思维和观念的形式出现的辩证法的物质,只能是具有物质性的东西。那这个具有物质性的东西,只能是人的实践。实践作为人生存发展的生命活动,它既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带有目的性,同时人通过实践对外部自然界进行改造,这样的实践又具有了客观物质性。所以马克思的“物质的东西”实则就是指“物质实践”,将实践作为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和谐辩证法

列宁曾给辩证法下过经典的定义,他称辩证法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6】这令我们思考,斗争性、革命性、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否还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只讲斗争忽视和谐,这样传统理解的辩证法已然深陷危机。

虽然现在还未达到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划分的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阶段,仍然存在矛盾与斗争。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和谐的社会,辩证法作为关于发展的学说,必然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若我们继续倾向于斗争,与时代的发展相悖,必然会出现发展的危机。苏联解体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大革”都时刻在提醒我们,斗争性的过度膨胀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辩证法作为关于发展的学说,要实现怎样的自身转向?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实践是构成辩证法的基础,我们想要知道辩证法在当今的转向,必须要清楚的知晓当今中国以及全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治国理政方针,无疑是当今中国以及全世界人类实践活动的指路明灯。从全球范围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全球的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必须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解决人类发展的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和谐是促进和平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实践状况下,辩证法发生了和谐转向。

辩证法作为智慧的学说,它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它必然也要肩负着解决时代问题的重任。当然,辩证法的和谐转向,并不是忽视矛盾,不解决矛盾,而是正视矛盾,通过和谐的方法来化解矛盾,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也只有这样既斗争又和谐才能让我们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马克思像
论黑格尔对辩证法理论规范的创立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