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浅探

2019-11-14朱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景区管理科重庆400015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古镇重庆市文化遗产

朱株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景区管理科 重庆 400015

在重庆发展历程中,众多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被破坏、损坏,甚至消失。尤其是城市建设所伴随的“普遍性”开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危机。如何加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了城市历史研究相关的重要课题。

一、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其建城约三千年,而“重庆”这一地名也由来已久,至今约八百余年,巴渝文化名扬四海、闻名遐迩,山水格局独特,城市各个角落都包含着浓郁的近代史迹。1986年,重庆被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重庆市辖区内现存3处历史文化街区、16个国家级文化古镇、27个市级文化古镇、39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98处举世闻名的近现代建筑、抗战遗址近400余个,同时还有大足摩崖石刻世界级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见证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城市发展与变迁,构成了独特的重庆城市风貌,极大地提升了重庆市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频发,重庆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严峻考验,具有独特巴渝文化的传统民居早已被商业化所取代,现有的几处历史建筑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扩大保护对象,丰富保护手段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根据保护对象的特征,采取多样化的保护手段,不仅要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法定保护对象,进行整体和分区保护,同时也要对工业遗址、抗战遗址、传统历史风貌区进行功能置换,通过建筑改造、整体迁移等举措,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和保护,发挥出这些历史遗产的价值和功能【1】。对此,重庆市在主城、旧称改造过程中,要彻底转变以往“大拆、大建”的方法,采取“循序渐进、小规模”更新改造的模式,积极实施等具有创新性的鼓励政策,如:保护建筑量不计入建设总量、保护建筑不计入容积率计算等。目前,重庆市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石板坡公园等建成就充分彰显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并成为了出重庆市的文化窗口。

(二)加强社会共识,引导公众参与

当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保护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增,一些古镇的复兴,如磁器口、龙兴古镇、中山古镇等,让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公众认可这一发展模式,引发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专业领域逐步向大众领域迈进。

在市委、市文化委、市三峡博物馆等多方引导和支持下,一些民间文物爱好者自主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并自发组建了一支重庆文物保护自愿队伍,这些自愿者自发对主城区内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定期巡查,并详细记录、及时反馈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2】。此外,重庆市一些大众媒体,如《重庆时报》《重庆晚报》等,都会在每周末出版专刊来介绍老重庆,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重庆的历史,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从重庆文化内涵着手,通过搬迁等手段将老城区的风貌重现,打造出了重庆文化和旅游新坐标,如:重庆印象、巴国城等颇具巴渝文化的特色项目。

(三)引入民间资本,扩大遗产范围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特殊资源,在当下重庆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背景下,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中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重庆市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政策鼓励下,大量的私人资金介入,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吸引松溉古镇的名宗望族投资修建、修葺宗祠祠堂 龙兴古镇地方政府推出了产权、建房优惠政策,通过产权转让,吸引大批外来和本地资金流入,加快了龙兴古镇宗祠的修复进度 二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纳企业资金。如中山古镇对外招商拆除危房重建,并许诺给予一定年限的经营权,从而吸引投资商参与其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重庆旧城改造进程加快,很多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面临破坏、湮灭的结局,如何挽救成为了政府、民间组织以及所有市民都应当肩负起来的重任。目前,我国媒体监督有限,市民社会建设尚未形成,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丰富保护手段,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加大民间资本的引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猜你喜欢

古镇重庆市文化遗产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我的“闪电”猫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