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澳两国大学教师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2019-11-14任松玲成都东软学院611844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体系大学

任松玲 成都东软学院 611844

1 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能力培养简介

1.1 培养阶段

首先是试用期教师培训,在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培养体系中,非常注重对于新入职教师的试用期培训,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为新入职的教师讲解一些基础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在学完理论之后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参加各州指定的大学考核课程,只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正式步入教学岗位【1】。考核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教学方法方面的考核,判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有语言沟通方面的考核,观察教师能否做到与学生们的高效交流,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等等。

其次是新入职的专职教师培训。当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会步入教学岗位,此时,对待这些新入职的教师,仍然需要进行二次培训,包括研讨会议,科研活动以及参加相应的教学实践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展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再次是专职教师的常规培训。当教师正式步入教学岗位之后,不但要开展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需要参加常规在职培训,包括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定期的学术论坛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必要时也需要到外地出差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近些年来,培训的内容朝着计算机信息化方面倾斜,主要考查学生教师们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灵活学习能力等等。

最后是企业培训。在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中,大学教师不仅仅要在校园内开展教学工作,而且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和培训,了解社会中的最新市场动态,通过参加技术实践和企业培训,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生产工艺流程,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生产环境,这对于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的适应能力具有关键性意义。

1.2 培训课程

在培训课程方面,澳大利亚有一套科学的课程规划体系,针对不同的资格证书等级,规定了不同的上课内容和上课方法,而且考核内容也因人而异,各个课程体系每隔5年就要接受一次系统化的审查,并且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改善【2】。在具体的内容培训方面,澳大利亚教育局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根据培训者能够达到的水平来颁发相应的证书。这种类型的培养体系非常科学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的诉求,其涵盖了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方面的种种内容,在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和培训,对于优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3 其他方面

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培养体系在其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优化,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例如,为了提高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澳大利亚教育局设立了相应的教师学习奖学金,每年为在职培训的教师提供差旅费,培训费,交通费等等,同时也有相应的惩罚机制,如果有教师没有完成培训任务或者考核不过关,则会被记入档案,表现非常差劲的教师则会被予以辞退。

2 我国大学教师能力培养简介

2.1 培养阶段

首先是职前培训。相比较于澳大利亚而言,我国在大学教师教学素质培养方面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境地,我国暂无独立的大学教师教育资格体系,因此,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制定人才录取标准和引入标准【3】。同时,在职前培训阶段,培训内容有教育通识类课程以及普通话测试等等,这些之前培训内容做不到全方位的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对于申请人的教学能力无法做到全面的考核。评价方式大多是采用说课的方式,对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流能力没有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因此培训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其次是在职培训。当教师步入教学岗位之后,仍然需要开展在职培训,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培训都是基于国家政策文件指导进行,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稍加改变。培训方式结合教师所在的学科,学历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来开展。培训方式也分很多级别,包括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等等,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资历采用不同层次的培训方式。除此之外,还包括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和实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程度,帮助高校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和专业动态,从而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2.2 培训课程

从我国高校教师培训课程来看,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目前,主要是通过考试而开展培训,包括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普通话等等,这种这些教育培训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变动非常小【4】。随着新时代教学观念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内容都应当被纳入到课程培养体系之中,这也是教育界人士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高校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人才培育政策,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完善教师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3 其他方面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状况开展工作,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和正式聘用方面,制定了政策和规定,同时,各大高校也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素养,构建了提升教师能力的专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去外出学习,与同行开展交流和切磋,让在职培训与职称晋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挂钩,有效提升了教师培训的热情。

3 中澳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3.1 共同性分析

就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在培养模式方面,两个国家都设置了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个培养阶段,不但需要在入职岗位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考核,而且在入职之后,也非常看重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同时,两个国家都注重企业培训,鼓励教师在开展大学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学习先进的技术,与市场进行接轨。在外部支持方面,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教育部门都重视对于大学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并且设立了丰厚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外出培训交流,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在职位晋升方面,两个国家都把培训与岗位提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联。

3.2 差异性比较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大学教师培养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澳大利亚更加注重对于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到各个州的大学进行实际的讲课,对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中国则是更加注重于理论方面的学习,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考核来判断教师的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掌握水平。其次,培训课程内容不同,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大学教师培养体系,并且严格按照教师的实际状况开展和执行,对实效性进行审查,中国则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大学教师入职培训体系,各大高校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经验开展培训项目。

在大学教育中,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必须要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大学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保障教师能够正确的组织和利用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兴趣。同时,要鼓励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型思维,促进学生在知识认知,科学探究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培训大学教师是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国家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一环。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其都非常注重对于教师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学习,而且要善于借鉴他国的教师培训经验,

总而言之,通过比较中澳大学教师培养方案,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在教师培训方面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必须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设立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让教师培训系统更加条理化和清晰化。其次,必须要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在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并且为每一位教师量身打造科学的发展方案,从而保障高校教育的活力,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体系大学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留白”是个大学问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大学求学的遗憾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在澳大利亚骑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