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9-11-14王瑜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358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学科有效性政治

王瑜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有效性,它包含着教育计划的可执行性和教育目的的可实现性。根据时代发展诉求,针对性地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常议常新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现了从弱到强、从零散到系统、从分散到整合、从边沿到重心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但也存在不足和问题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长效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形成并成为一门具有应用性的独立学科。经过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卓有成效的学科发展及教学成果。从学科发展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科建设整合、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从本、硕、博三个层次建立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等高等学校,实现全方面、跨越式的学科布局,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从教学实践而言,首先,高校已形成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从多方面、多渠道实施科学性、发展性的教学实践 其次,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最后,教学目标实现从注重社会指标到同等重视个体发展的跨越,扩大学科的专业口径及培养方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存不足之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拥有一定的学科发展智慧,但“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更加科学、有理、有力、有序、人本化的学科发展理论尚未形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界诸多前沿性问题尚未解决,学科发展指向不明确其次,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具有不均衡性和不规范性,与其他学科存在理论交叉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强化政治功能,而忽略个体发展,使受教育者产生排除心理 最后,教学方法、内容素材,手段机制等方面缺乏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原因分析

立足于高校课程开展现状,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理工学科发展缓慢,仍有较多因素对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产生制约。

(一)多元价值取向冲击

进入新时代,我国市场进一步打开,经济的繁荣、文明的开放带来多元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抉择产生多方影响。从受教育者现实诉求和文化发展传播现状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冲击。因信息开放程度提升,受教育获取信息、接触文化的途径多样,但缺乏甄别判断能力,易对主流价值认同产生动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功能发挥。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调和存在问题

教育者片面重视教学内容,忽视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或是,教育者花大量心思致力于教学形式的“别出心裁”,降低对基础理论的系统传授,这两种情况皆不可取。教育者如何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完成课程理论知识传授所要求的程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能否发挥的重要条件。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是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育才铸魂的人才培养计划,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改革课程内容,结合理论深度和温度

课程内容改革要将理论深度和思想情怀相结合,注重把握课程内容改革的性质方向,以理论内容为基础,扩展理论的内容外延,保证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学和育才的双重作用,既要深入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又要增强课程内容的感染力,不拘泥于课本内容的章节设置,以专题的方式、从问题的视角入手,结合生动翔实的典型事例和时代热点话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式的学科学习。

(二)丰富学科教学形式,注重文化实践活动

校园作为高校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的聚集场所,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着默化潜移的作用。一方面要重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体现高校校园的隐性育人树人的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精神意志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例如,弘扬校风校训精神,强化办学理念和教育原则,评选“十大校园思想道德模范”典型个人等方式,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物质的品质内涵。另一方面,重点发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思想文化活动,由党委和学院团委领导,依托先进的学生组织,开展例如“党团知识竞赛”、“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度,感召性和影响力,潜移默化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三)采用先进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网络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因而,要实现课上——课下的互动机制,即:教师在课上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科学技术,采取多媒体课件、微课教学等声色并茂的教学手段 课下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热点话题的流量统计、高校官方网站后台数据监控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潜在行为导向 最后保证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通过网络进行课下思想反馈,对学生所接触的错误思潮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中国正步入社会结构转型的新时期。在这一阶段,为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凝聚共识的要求、实现大学生群体正确思想引导和价值生成的目标,就要注重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基础和规律,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常需、常议、常新的前沿性问题。

猜你喜欢

学科有效性政治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