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车”“狗狗”……儿语不能一直说

2019-11-14叶壮美国心理学会联合会会员编辑吴钰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叠字叠词语速

文/ 叶壮 美国心理学会联合会会员 编辑/吴钰 设计/庞婕

在养儿育女的头一年,几乎每一个家长都在憧憬着一个纪念性的时刻:孩子清晰地说出第一个词汇。就像学会独立行走之于生理成长,语言学习则是心理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

很多父母在跟宝宝交流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大量采用叠字——“车”变成了“车车”,“饭”变成了“饭饭”,“狗”变成了“狗狗”。有一些育儿观点,对这种以说叠字为典型代表的婴儿腔调的话语持反对态度,甚至说这“会导致孩子语言发展滞后”。真的是这样吗?父母和宝宝交流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说叠字会让宝宝语言发展滞后?

这种带着婴儿腔调的特殊语言,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研中,有一个对应的专有名词——儿语(Parentese)。

其实,叠字只是儿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儿语通常还有下列特征:

语调比正常会话时更为高昂;

语速更为缓慢;

可能还伴有比较夸张的表情。

忍不住卖萌的父母可以放心了

不过,跟宝宝说过“车车”“饭饭”的爸妈不用太担心。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领域中,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儿语会导致孩子语言发展滞后”这种观点。

美国罗格斯大学婴儿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主任,艾普尔·贝纳西(April Bernasich),针对婴儿语言发展的滞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超过90%的语言发展滞后可以归因于先天因素。

也就是说,与其说是培养不当,更多是遗传导致了语言发展滞后。

到底要不要和宝宝说儿语?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滞后的语言发展通常与遗传有关,而卓越的语言能力往往伴有后天的优良培养。

要有效促进孩子学习语言,交流时使用的语言只能是略微高于孩子当下的语言能力。给8个月的宝宝干巴巴地念《资治通鉴》,从语言学习的角度上讲,肯定没有同他在玩耍中使用儿语的效果好。

事实上,儿语具有相当的跨文化普遍性,全世界人民都不约而同地跟自家小宝宝用同一种模式说话。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儿语能够得以大规模地保留,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所以,在孩子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儿语是值得家长积极尝试的一种培养手段。

和宝宝说儿语有什么好处?

对于18个月以内的孩子,儿语有相当的好处,符合孩子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

1儿语使用叠词

叠词更接近孩子对语言掌握的初级形式。

孩子们对语言的学习,基本是从叠词开始的,而后才过渡到“妈妈抱”和“玩车车”这样的复合叠词,进而发展成句式和语法。

2儿语语速缓慢

孩子相对于成人语速更慢。

随着词汇量渐长,孩子们对发音器官的运用水平、新学词汇的熟悉程度也会慢慢提升。毕竟没有人刚学了几个词,就学会了说快板。

3儿语音调高昂

高声调是孩子学习语言时最初掌握的“语气”。

孩子们对语气的运用很不娴熟,两三岁的孩子能正确运用的语气大概只有成人的1/4。对于孩子们来说,高声喊叫是最基础的语气形式,没有之一。在一些情况下,孩子们光靠尖叫本身,都能传达情绪和信息,甚至都不用使用有意义的具体语音。

4儿语表情夸张夸张的表情能吸引与保持孩子注意力,还辅助说明了当下词汇的情感内涵。

儿语也不能一直说

值得注意的是,儿语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有相当的时效性。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超过儿语时,它的积极作用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面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2岁半左右,掌握了700个常用字词的相关发音,可以相对连贯完整地说出句子,也有了更充足和多样的手段来表达自我,儿语就应该从家庭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猜你喜欢

叠字叠词语速
辩论赛之语速
妙用叠词我来说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叠字家园
可爱的叠词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让叠词走进句子
叠字回廊
成语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