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怕的迷路反射

2019-11-14王荣辉编辑吴钰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蛙泳内耳前庭

文/王荣辉 编辑/吴钰 设计/庞婕

王荣辉

经历/婴幼儿发展专家、婴幼儿睡眠与运动专家、情绪管理专家;

研究的领域包括:婴幼儿睡眠能力、运动能力、进食能力、学习能力、原始反射和反射、感官发展等。

3个多月的小果果最近俯趴的时候经常不耐烦地大喊大叫:头仰起来、两只小手臂打开向后伸直、一双小腿直绷绷地高高翘起,就像一架停在机场的小飞机。这是怎么了?会不会是什么病呀?

——担心的果果妈妈

乐乐从6个月到现在9个月,足足练了4个月,还是不会爬。着急的时候也是用肚子撑着地面,手脚用力地绷直伸开,因为想爬却怎么也动不了,乐乐经常急得大发脾气。眼看8个月的爬行期快过去一半了,乐乐却一点爬行的迹象都没有。

——焦虑的乐乐妈妈

其实无论是果果还是乐乐,都被同一个原始反射所影响,那就是迷路反射。

什么是迷路反射?

迷路反射是原始反射的一种,胎儿还在妈妈肚子中时,四肢呈蜷缩的状态,这是迷路反射在胎儿身上最早的表现。婴儿出生后迷路反射就被激发,这个反射可以帮助婴儿获得平衡感、空间感和深度感,建立肌肉紧实度和本体感。迷路反射的另外一种呈现姿势是仰头、挺腰、四肢伸直打开,在婴儿出生后才会出现。迷路反射在婴儿4个月左右就应该被抑制,而整合过程可以持续到3岁。迷路反射和莫罗反射紧密相连,因为两个反射都源于内耳前庭。

迷路反射对宝宝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迷路反射是使婴儿保持和控制身体姿势的重要因素,但是和其他所有原始反射一样,它们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被主动运动替代,到特定阶段应消退,最终整合到主动运动中。正常情况下,迷路反射在宝宝4个月左右消退,如果没有及时消退则可能影响宝宝的平衡感、视觉感知、空间感、顺序感和时间感等,进而影响爬行、站立、行走等运动。

1.可能妨碍孩子进行手膝爬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宝宝成年后的上下肢协调运动,如蛙泳、跳舞等。

2.宝宝以后走路可能身体会略显僵硬,头向前倾,平衡力不好。

3.干扰感觉统合能力的形成,致使孩子容易精力不集中、条理性差、组织能力差等。

迷路反射的呈现方式:

1婴儿被仰面抱着,当他的头部往前,下巴贴近胸口时,婴儿的四肢会同时蜷缩起来,向身体中部聚拢。

2当婴儿的头部向后仰时,四肢就会同时伸展,腿部蹬直,手臂向后伸直,身体后仰,呈现一个“打挺”的姿势。

迷路反射没有抑制会有哪些“离谱”后果?

我就是那个迷路反射没有抑制的可怜的人,我的妈妈在我出生后1个多月就不得不返回工作岗位,我先是在床上躺了几个月,然后就被放置在特制的木椅子里,直到有一天我妈下班回家,发现我根本不在椅子里(我自己翻出来走路了)。大二时,我们的体育课游泳是必考项目,怎么练也不会的我最后用晒得比炭还黑的代价赢得了老师的同情,给我亮了绿灯。可是在跟随私教老公学习了5年还是只会扒拉几下蛙泳的我终于有一天明白:因为迷路反射没有抑制,我这辈子可能都学不会游泳了。

你是否经常蹲在家门口把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倒在地上找钥匙?我们的卧室、衣柜、办公桌面等无论怎么整理永远都是烂咸菜缸或狗窝?

如果你的下属或合作伙伴经常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事情总是被弄得杂乱无比,虽然你已经提醒他很多次了,但是他似乎总是不长记性,反复重复同样的错误。那么,应该受到指责批评的不是你眼前的这个人,他们的父母应该为这一切负主要责任。虽然大部分父母都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还有这个迷路反射,不知道如何帮助宝宝抑制这个反射。但是,糟糕的后果却无法挽回,我们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想说:这不怪我们!这不是我们的错!如果有机会应该和我们的父母好好聊聊,看看是不是我们还是个婴儿时,父母因为宠爱抱得太多或者因为太忙碌而把我们丢在床上一直躺着。

如何帮助宝宝抑制迷路反射?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担心可爱的果果和乐乐以后也像我一样?学不会蛙泳、多高级的包打开都像咸菜缸、房间乱如狗窝、做事分不清轻重?每天被骂、被打击?我相信我们都不希望这些再发生,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成年之后避免这些困扰呢?

1从出生开始坚持每天按摩15~30分钟,至少坚持到宝宝3岁。按摩的重点放在宝宝四肢和躯干部位,采用比较有力度的深度按摩,帮助宝宝的肌肉伸展和放松。

2宝宝0~6个月时每天尽可能多地让他俯趴。俯趴时间从新生儿的每天1~2分钟到每天2~3个小时,请遵循每日多次、每次不要太累的原则。宝宝俯趴时一定要帮助宝宝的手脚着地,如果像那样翘起来,则对抑制迷路反射没有积极作用。

3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超过了12个月,孩子可能已经不愿意再俯趴和爬行了,那就需要在专业运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器械和垫子活动,帮助宝宝抑制迷路反射。

4迷路反射的抑制还需要内耳前庭练习的辅助,和宝宝内耳前庭发育水平相匹配的摇晃、转圈和倒立等,都可以促进迷路反射的抑制。但是请妈妈一定注意:内耳前庭的练习一定要在专业育婴顾问的指导下进行,不当的练习能够导致宝宝不适或脑损伤等。那些一次让宝宝转十几圈、荡几十下秋千、不足12个月的宝宝就进行超过180°的翻转活动等,都可能存在极大的危险,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蛙泳内耳前庭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东京奥运会闫子贝与国外优秀蛙泳运动员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恐龙内耳的秘密
被忽视的“前庭觉”
青少年学习蛙泳动作解析
前庭神经炎 不可忽视的眩晕病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