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烫头、扎耳洞、剪睫毛?拼“颜值”别拼错了地方

2019-11-14赖一聪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换牙乳牙睫毛

文/赖一聪 编辑/丽叶 设计/庞婕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漂亮宝宝尤其让人喜欢。自从各大卫视的亲子节目热播以来,不断有网友探讨萌娃们的“颜值”,感叹别人家的宝宝多好看!有些家长不顾遗传因素,使尽浑身解数提升宝宝“颜值”,甚至想出“逆天”方法,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些人工干预,反而适得其反

给婴儿扎耳洞真的无所谓吗?

在中国,有很多人都认为在婴儿时期扎下的耳朵眼,在长大之后,即使是不用带耳环之类的东西也不会长死,所以许多母亲在婴儿早期阶段就想给宝宝扎耳朵眼。其实这种做法是大部分医生反对的。在头几个月里,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加上一些疫苗尚未接种完全,扎耳洞的过程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继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给宝宝剪睫毛长大后会变得又密又翘吗?

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希望宝宝能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然后再配上深长浓密的睫毛,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双完美的“电眼”。家长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从小给孩子剪睫毛,长大后,睫毛就会变得又密又翘。

可是现实往往很残酷。江苏常州一位2岁女孩,检查出眼角膜发育不良,视力严重下降,究其缘由,竟然是妈妈替她剪了眼睫毛惹的祸。

睫毛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一个人的上睫毛多且长,有150根左右;下睫毛少而短,大约只有75根。每一根眼睫毛都是有寿命的,根据每个人的新陈代谢,眼睫毛都会随时更换。一般来说,儿童是1个月换一次,少年大约2个月换一次,成年人是3个月换一次。在眼科医生眼里,从小剪睫毛,长大会变长变密的说法,没有丝毫的科学依据。睫毛的长短、粗细、漂亮与否,主要与遗传等因素和营养状况有关,个体差异很大,用剪睫毛的方法促进生长,是没有什么用的。睫毛不是为美丽而生的,它像卫士一样保护在眼睑四周,起到屏蔽灰尘、遮挡强光等作用。

给宝宝修剪睫毛,不但不能让睫毛长得又密又长,而且还有不少危害。因为剪掉的是睫毛的末梢部分,比较细软,剩下的根基则比较粗硬,这部分睫毛很容易刺激到眼睛,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产生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

有家长可能发现,孩子剪完睫毛后,新长的睫毛却是杂乱无章的。这是因为经常剪睫毛,或者拔睫毛,破坏了睫毛毛囊,造成睫毛不规律地生长,这种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乱睫”。乱睫会造成每次长出来的睫毛位置都不一样,有可能反复刺激眼角膜,不得不再次拔掉,形成恶性循环。

给宝宝烫发就能变成萌萌的胖轩和七公主吗?

在《爸爸去哪儿》第3季中,世界冠军邹市明的儿子轩轩,顶着一头小卷发着实虏获了一批阿姨姐姐粉。看着胖轩萌萌的卷发,很多妈妈也想给自己的宝宝烫发或者染发。但是对于儿童烫发染发的问题,专家提醒,小朋友并不适合过早染烫,尤其是婴幼儿。

大家都知道,烫染发即使是对成年人来说,也是有伤害的,更何况6岁以下的儿童了。孩子的头发和皮肤都比成人要脆弱和敏感,再加上染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非常容易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染发剂和烫发剂中所含的氧化物、氨水等成分,都是较强的过敏原。如果给孩子过早地频繁烫染发,非常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此外,染发剂还可能造成孩子铅中毒。

孩子头发的生长主要受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还与每个人的体质、营养、遗传密切相关。小女孩如果喜欢留长发,也不要过长,适宜的长度最重要,因为头发过长不利于清洁和护理。

要想宝宝的头发长得好,不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妈妈在孕期要有充足而全面的营养摄入;宝宝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多带宝宝晒太阳;每周清洗头发1~2次,去除头皮污垢,促进头皮新陈代谢……这些对孩子头皮及头发的生长都非常有利。

金银首饰真的随便戴都行吗?

女性喜爱佩戴项链、戒指、耳环之类的饰物,但女性给不懂事的孩子也佩戴饰物,因此发生意外事故者在医院屡见不鲜。在此,告诫家长给小儿佩戴饰物有害无益。

一天,一名4岁的女孩过生日,家长将预先订制的一枚重3克的金戒指,给她套在手指上,表示祝贺,可是金戒指一会儿不见了,遍寻无着,怀疑被不懂事的孩子吞下肚,这下可把家长急坏了,连忙将孩子送至医院。医生当即给她做X线检查,在荧光屏上,果然见到金戒指躺在胃里,于是动用纤维胃镜,好不容易将这枚金戒指取出,使孩子转危为安。诸如此类的意外事故,在医院急诊室、儿科门诊常会碰到。

给不懂事的孩子佩戴饰物,存在一定的风险,往往对小儿造成伤害,甚至威胁其生命,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惊扰。再说,还有碍肢体局部的清洁卫生。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肮脏,一双小手总是东摸摸、西摸摸的,容易藏污纳垢,而有碍身体健康。据英国科研人员报告,手指戴戒指部位的细菌数,比裸露部位高出9倍之多,可以借此传播疾病,伤寒、痢疾、肝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均可通过肮脏的手传播与扩散。由此可见,饰物小儿还是不戴为好。

拼颜值,一部分得听天由命

接近100%的“绝对”遗传

1 肤色

遗传时不偏不倚,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给你打着父母“中和”色的烙印。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便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

2 下颚

是不容“商量的”的显性遗传,“像”得让你无可奈何。比如即使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们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

3 双眼皮

也属“绝对”性遗传。有趣的是,父亲的双眼皮,几乎百分之百地留给子女们。甚至一些儿童出生时是单眼皮,成人后又“补”上像他父亲那样的双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遗传。

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

1 身高

只有30%的主动权握在你的手里,因为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父亲,35%来自母亲。假若父亲双方个头不高,那只剩30%的后天身高因素,也决定了你力求长个的尝试不会有明显效果。可把握的后天身高因素很少,非要让自己长高些的努力,多半是徒劳而无功的。

2 肥胖

父母肥胖,使子女们有53%的机会成为大胖子,若一方肥胖,概率便下降到40%。这说明,胖与不胖,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运动使自己体态匀称。

3 秃头

造物主似乎偏袒女性,让秃头只传给男子。比如,父亲有秃头,儿子有50%的几率,就连母亲的父亲,也会将自己秃头的25%的概率留给外孙们。这种传男不传女的性别遗传倾向,是让男士们无可奈何的。

4 青春痘

这个让少男少女耿耿于怀的容颜症,居然也与遗传有关。因为父母双方若患过青春痘,子女们的患病率将比无家庭史者高出20倍。这种遗传史对只要青春不要“痘”的男女们,自然很有防治价值。

后天该努力的,别错过

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面部畸形

1 吮手指

吮手指不仅不卫生,还容易使刚萌出的门牙发生移位,扭转。手指经常被吮吸,会使手指皮肤损伤。

2 伸舌

婴儿开始伸舌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养成伸舌的坏习惯后,会使门牙受挤压而出现排列不齐或向前突出等畸形。

3 咬唇

有些小孩特别是女孩因牙齿发痒或受到父母训斥后,以咬唇止痒或赌气;有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怕羞,也会咬唇。这样天长日久,就会造成开唇露齿、上门牙前突、翘嘴唇等畸形。

3 单侧嚼食

这种习惯常发生于较大的幼儿,多因一侧有牙龈炎、龋齿或牙齿缺失等病引起。而长期用一侧牙齿嚼食物,就会引起嚼食的一侧面部丰满,而对侧肌肉萎缩下陷,出现口角歪斜现象。

防止孩子的不良习惯,一般要从婴儿开始。对有吮吸手指的婴儿,应在其睡眠时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用被子裹好;大一些的幼儿,还可在常吮吸的手指部位涂些味苦无毒的物质;有伸舌、咬唇习惯的孩子,应该常用逗笑的方法转移其注意力,达到矫正的目的;当发现孩子嚼食疼痛或经常单侧嚼食时,应检查口腔有无龋齿等疾病。有口腔疾病者,应积极进行治疗,治愈后,再锻炼另侧嚼食,以养成良好习惯。

乳牙“地包天”4岁就得整

有些家长认为乳牙“地包天”不要紧,反正以后都要换牙,换牙之后牙齿的位置自然就会正了,大可不必担忧。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乳牙期的“地包天”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容易继发换牙期骨性“地包天”,其表现出来的畸形程度甚至比乳牙期还要严重。若下颌骨骼生长过了头,不仅矫治困难,甚至可能要靠手术才能解决。

“地包天”有骨性地包天和牙性地包天之分。所谓牙性地包天,仅仅就是下牙盖过上牙,只要矫正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骨性地包天,下巴已经明显向外延伸,仅靠上牙床已经盖不住了。就像一块布料,上面短,下面长,怎么都盖不过来一样。这种骨性地包天如果属于轻度的,矫正效果也还可以,但是发展到明显的骨性地包天,则需要正颌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也就是手术治疗了。

对于儿童时期的“地包天”,如果发现得早,最早可以在4岁左右做第一期的矫正,这样孩子将来面部中分凹陷畸形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改善。儿童时期的“地包天”如果到了6岁,快替换前牙的时期,则容易得到假象的治疗效果,换牙之后还是“地包天”,所以到了快换牙的时候,应该照CT,确定乳牙牙根吸收的程度。若乳牙牙根吸收超过1/2,则不应该做矫治,需要等到上颌4颗门牙都萌出的时候,才是替牙时期的最佳矫正时机。需要提醒的是,“地包天”如果有家族性因素,则矫正难度升级,而且极有可能复发。这类患者不适宜做烤瓷牙来替代正畸治疗,否则白花钱。

猜你喜欢

换牙乳牙睫毛
ISTEN
乳牙
Ostrich鸵鸟
童年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换牙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二次元睫毛
我的牙掉了
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