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猩红热是什么鬼猩猩的亲戚吗?

2019-11-14许鹏飞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妈妈宝宝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脱皮皮疹消毒

文/许鹏飞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季节交替之际,特别容易蠢蠢欲动,猩红热的病情比较严重,并发症较多,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败血症,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对于猩红热的治疗不可不慎。

这个季节最好发

A族链球菌的感染,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猩红热的流行季节则是冬末至初春这段时期,好发于2~10岁的幼童,6个月以内的婴儿很少发病。潜伏期为1~3天,未经治疗的病童,传染期为10~21天,如果持续有脓状分泌物,那么传染期可长达数周乃至数月之久。如果患儿经过适当治疗,则可将传染期缩短为1~2天。

这些症状最典型

潜伏期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

1 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2 出疹期

出疹时间: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

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

出疹部位: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红疹形态: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病初起时,舌红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

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此期体温消退,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3 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严重者可有暂时性脱发。

猩红热的病情比较严重,并发症较多,容易并发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颈及颌下淋巴结炎、中毒性肺炎、急性肾炎、中毒性心肌炎、风湿热等,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败血症,治疗不及时能导致死亡。

这样调养才有效

1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减少合并症。居室应通风,阳光要充足,但不能使阳光直接照在患童脸上。尽量让患童独居,避免传染他人,也可防止其他交叉感染。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以免发生并发症。

2 饮食

嗓子痛时,应吃些稀饭、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有利于排除细菌毒素。

3 口腔保洁

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用温盐水漱嗓子,一日3~4次。年龄小的患儿,可以用镊子挟纱布或药棉蘸温盐水擦拭口腔。要清除鼻腔分泌物,用青霉素软膏涂抹口唇和鼻腔。

4 皮肤护理

出疹时患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患儿休息,如果抓破,还会引起皮肤感染。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用温水擦洗皮肤,帮助止痒。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皮疹退后可出现皮肤脱屑,有痒感,注意不要用手剥脱皮屑,以免引起感染,可涂抹止痒药膏。

5 观察病情

在发病2~3周时注意小便颜色是否加深,如果尿液似酱油色或洗肉水色,出现尿量减少、面部或四肢浮肿以及关节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还要注意发现并发症的象征,出疹期要注意患儿有无心慌、气短、脉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发心肌炎。

发病1周左右 患儿如发热不退、颈部或颌下淋巴肿痛,可能并发化脓性淋巴结炎;耳内可能并发化脓性中耳炎。

发病2周左右 注意患儿有无关节肿痛的现象。这是关节炎的象征,如不及早治疗,还可能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发病3周左右 注意患儿有无茶色尿,有无浮肿、腰痛现象,这是肾炎的象征。发现以上可疑并发症的象征,应立即去医院诊断、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这种预防最重要

1 加强身体锻炼

流行季节,虽然天气很冷,室内也要做到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每次15分钟。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练,多做户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2 药物预防

尽量不食用生牛奶或任何生牛奶制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除非患者已接受了一个10天的抗生素疗程,且已康复至少2天。与患儿有接触的小儿,可服大青叶、板兰根、金银花等中药进行预防。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一定要及时切断传染途径

在阳光不足、空气不流通、人口拥挤的室内较易发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旦接触患者或健康带菌者的喷嚏、咳嗽出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也可能是接触到被污染的衣物或用具而间接感染。因此,一定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1 隔离要及时

尽量不要与其他宝宝接近,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 7天,如有化脓性并发症,则应隔离至炎症痊愈。

2 消毒要彻底

孩子的起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 15分钟,鼻涕要擤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烫。日常用具可以暴晒,至少30分钟,食具煮沸消毒。痊愈后,家里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3 园所也要防传染

幼儿园及小学的班级内发现猩红热患儿,应立即送医院或回家隔离治疗患儿所在的班级应做一次彻底扫除。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室内应充分通风换气。对工作人员及其他幼儿要加强晨检、午检,注意观察有无咽炎、扁桃体炎等嗓子痛的可疑患者.发现后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猜你喜欢

脱皮皮疹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猪引种的消毒和隔离方案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补维生素A预防手脚脱皮
手脚脱皮小偏方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孩子手脱皮别急着补维生素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