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骨干作用的途径

2019-11-14李泽鹏河海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风共青团校园文化

■李泽鹏/河海大学

一、前言

学风建设一直贯穿于教育改革与教育进程中,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逐步发展,但学风建设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式下如何以学生的学习风气、心理素质、道德素养等为基础研究高校学风建设也是目前广大高校教育者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1]。共青团作为学校与团员青年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同时又是学生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关键,因此其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与学风建设的联系

实际上,学风反应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以及精神面貌,也体现了学校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还是培养人才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与共青团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又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整体,其完全为高校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内涵一致

高校共青团组织与学风建设二者均体现了政治性与思想性高校共青团工作也属于思政德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坚定的理念信念,让其德才兼备,这体现了政治导向以及思想性。学风建设最本质的内涵以有效学习与思考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与明确的奋斗目标,如此才能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积极性。

(二)终极目标一致

高校教育终极目标就是育人,且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学校党委以及基层组织均发挥了自身育人工作的生力军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高校教育者积极采取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等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学风建设最核心的目的主要是以培养专业型与高素质人才为主,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终都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为目的[2-3]。

(三)工作受众一致

高校教育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大学生,但是却是环境。高校与青年的联系十分密切,且具有直接的联系。共青团发挥了自身的活动优势、组织优势以及教育优势为广大青年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落实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可见,其不单单是净化不良环境的澄清者与净化者,也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而高校进行学风建设最主要的途径与内容为给受教育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因此可以说二者的工作受众一致。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一)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无求实精神

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大学是自身的加油站,而是将其当作终点站。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事情都会“水到渠成”,逐渐丧失了学习应有的精益求精与刻苦钻研的态度。其虚有“大学生”光鲜亮丽的身份,没有大学生应具有的人文修养与科学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大学作业太多、听课累、考试难、考研辛苦等等[4]。部分学生勤奋好学但是却被忽视,不被重视,反倒是投机取巧成为很多学生追逐的时尚,这不仅无法体现高等教育的文明,而且还体现了教育的退化与学生道德的缺失。

(二)学生人生定位不合理,学习主动性低

现如今很多高校盛行“读书无用论”,且仍然有部分认为大学的学习与自身的发展需要相脱离,逐渐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产生选修课必逃与必修课选逃的错误的心态。这种背景下高校教育使命也逐渐被淡化,投机主义、功利思想等也逐渐盛行,且重结果与轻过程、重文凭与轻学识等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与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核心的骨干,还是极具实力的社会力量。假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目标的指引,最终学生也会逐渐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因此就存在社会行为参差与主体思想观念淡薄的情况[5]。

(三)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无长远发展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消极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总认为自己学的专业冷门,自己的学校无太大名气,因此将应该放在学习上的专业放在了如何培养自身第二特长上,最终只会本末倒置。还有部分学生一心只想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如何做好“学生官”,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加之没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因此也就很难取得双赢的效果。

四、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骨干作用的途径

(一)强化团员思想教育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学习观

学生学风不浓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无远大理想,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严重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可见,要想强化学风建设,很有必要开展对青年团员进行学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等内容均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其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并以不同专业与不同年级的特点为依据采取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教育。结合主题团日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等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为基础,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可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对团员进行爱校教育与团员教育意识,让广大青年团员均形成“爱校爱家”的责任与“校兴我荣”的使命感,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学风内容,因此学风建设重要的载体就是校园文化。可见,教育者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依据,以建设学风校风为主线,尽可能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创新、崇尚科学的精神。首先,加大力度管理社团与学生会,必要时给其一定的指导与帮助,不断提高学生社团文化与学生会的学术与文化品位,最大程度的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团日活动、实践活动等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广大师生建设与维护优良学风的积极性。其次,各个团支部与团委建设校园文化时要融入教育,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组织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也能增加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与知识含量。最后,积极组织评优与争优活动,加快校园优良学风的形成速度。为了让校园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应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树立“标兵”与“典型”,以此给学生宣传“学习为本、学习为荣”等思想,逐步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其形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三)打造学习型共青团组织,实现预期学风建设目标

强化学风建设、创先争优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服务型、服务型与质量型”为一体的共青团组织。因此,在规范化生活、制度化管理、持续化教育与反复化学习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号召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建议学生融合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以及创新学习与巩固学习;以现有的学习阵地为基础积极进行网络拓展学习,为发展学习型组织提供优良的平台。加大力度建设学习品牌项目,诸如社会实践基地、科技研究中心、创业基地等等,在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这些都应成为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

五、结语

综上,在当前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干部应大胆创新,发挥自身的拼搏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学风,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与和谐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学风共青团校园文化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