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11-14陈连平武汉大学外语学院430072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专业

陈连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430072

一、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定位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具有知识性,也富有时代性.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与专业教育并无直接联系.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健康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排除功利性与实用性.通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教育本源,维持教育初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自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们汲取本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国通识教育发展比较迟缓,但是近些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通识教育开始变得日益重要,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开阔眼界、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大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国,如何成为合格人才,怎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等.高等教育要确保正确的教育方向,同时也具有通识化的教学内容和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大学生的要在面临或者处理棘手问题时能保持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不会影响对待事物基本判断.通识教育可以保证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能力和避免行为出现偏差,核心观念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富有责任感、荣誉感和正义感,不为诱惑所动,坚守初心.

三、当前通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1、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够.高等教育一直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影响,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够明确.有一些高校在进行通识教育进程中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只是将本科看作研究生教育的前期准备,而不是一个独立阶段,更多的关注专业教育和课本知识.在教育引导方面,老师普遍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够,偏重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一些人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互排斥的,对老师来说会对其教学进程产生影响,通识教育挤占了专业教育空间,没有实际意义 而且通识教育是他们不熟悉的领域,不愿过多涉及.还有学校更重视老师的科研项目,更看重学生的专业学习,通识教育只是获得学分的一种手段.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距离通识教育本质偏差较大.

2、课程设置上应该合理分配.在很多高校,就当前情况而言,通识课程设置严重不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调整培养方案、增设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有的学校通识课程开设不多,又没有完整的体系,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为过分注重专业,专业课程比重过大,且通识课程开发不系统,不均衡.有一些学校只在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学生也只在大一大二选修通识学分.无形中通识教育仅作专业教育的基础,而没有作为整个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完善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是发展通识教育的关键所在.高校应该在教育方向,教育评价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学校实施通识教育,要求学院去跟进和推广,相互配合才能确保通识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最好组建专门的部门来管理通识教育,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适当增加一些考核方式和科目,推行辅修双学位制度,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通识教育.

四、推行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通识教育的基本认识.第一步是正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联系.通识教育是知识拓展,学生们在专业课本之外可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又可以让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新的认识,转过来促进专业学习.这两者之间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通识教育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选择课程,不受专业的束缚,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素养和改善知识结构.当高校师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一致时,它才能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

2、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材是教学的基础,编写优秀的通识教材是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重点.除基本教材外,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通识读物,满足学生对通识学习的不同需求.以综合课程为中心,兼顾到学生特性和兴趣,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扩大通识课程的学分比重和开设范围,构建一个合理的,富有吸引力的,又适合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3、组建通识教育的管理部门.为加强通识教育管理,高校应设置通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规划通识课程和建立评价体系.也要有专业的老师来负责管理和指导通识教育,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施和效果.国家应将通识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制定和出台通识教育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研究和建设通识课程体系.高校应明确自己的任务及重点,加强培育和建设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组织定期交流研讨,对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别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通识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主流教育模式,也是高校贯彻"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的必要手段.时代在发展,通识教育也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通识教育,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生搭建知识结构、培养健康人格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体系专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修脚店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