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2019-11-14四川省射洪县城西学校四川遂宁629200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考点基础知识中考

王 云 四川省射洪县城西学校 四川遂宁 629200

一、教师解读《遂宁市中考考试说明》,分析中考试题特点,把握中考命题趋势是做好中考历史复习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

教师准确解读《2019年遂宁市中考考试说明》,删减与考试无关的复习内容,根据需要作适量补充,拓宽学生知识面。教材是根本,《考试说明》是中考指南针。只有教师对考纲上“了解”“讲述”“分析”“知道”“理解”等知识与能力要求胸中有数,才会在备课、讲课、练习、测试、讲评等诸多教学环节中准确把握考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偏离试题方向和难度,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一)科学分析最近三年遂宁市中考历史试题,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内容、难度。

(1)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重视对基本史实的考查。

遵照《历史课程标准》和《遂宁市中考考试说明》的规定,中考仍然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尤其是一些对历史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中考命题的基础性原则,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如《考试说明》中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知道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等是学生必须记忆的内容。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等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史学观点等能力的考查。

(2)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3)注重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运用、探究学习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历史信息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运用的学科能力,注重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表现在识图题,活动探究题。

(4)重视对学生的历史观考查,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对学生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考查。

(5)试题与时事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 考试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为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体现历史学科学习发展性。

二、制定科学的中考复习教学计划,落实三轮复习法是决胜中考的根本保证。

(一)关于复习计划

1、制定总复习教学计划:包括单元复习课时,专题复习课时, 综合模拟训练课时。

2、老师选择几种中考复习资料,整合复习资料,精选练习题。注重资料知识全面,题型新颖,指导学生课堂用好一种主体复习资料。

(二)落实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单元复习篇,落实考点,夯实基础。

这个阶段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①激发学生历史课堂兴趣。老师课堂教学应精心准备,尽量运用多媒体资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走入历史课堂。如插播时政要闻,播放歌曲,观看短视频,讲历史小故事等。

②科学安排复习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a教师精讲单元概述理清线索,明确考点让学生明确课堂复习要求。b以学生中考复习主体资料知识结构为框架,小组合作复习阅读单元知考点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复习。c教师精讲考点,补充知识,纠正学生易错考点,学生做好笔记。d学生读记笔记,e课后热身练习,完成每单元基础知识填空和选择题等,巩固基础知识。

③分小组自查作业,教师批改检查,信息反馈。

第二轮:专题复习篇,使学生知识形成系统,提升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是零碎松散杂乱无章的。教师抓住考纲能力要求,把握中考重点难点热点,将基础知识归类总结,整合拓展,形成专题,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知识系统化,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1、教师归类总结,确定专题。例如:

专题一: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二:中共革命历程和建设成就

专题三:国共关系与祖国统一

专题四:大国崛起之路(英美日俄)

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六:亚太关系与亚太和平(中美中日关系)

专题七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改革与创新

专题九:民族精神,历史感悟篇

专题十:历史大事年表及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篇

2、精选习题开拓视野:老师围绕所讲专题,查阅教辅资料,精心收集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拓宽师生视野,设计图表和综合练习题,培养学生复习比较综合概括能力,巩固专题知识。

第三轮:强化基础,全真演练。能力提升阶段。

1、这一阶段,既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强化训练,又要进行综合复习,通过做习题,中考试题,查漏补缺。检测形式要多样化,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如规定内容定时背诵中国史世界史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0分钟选择题训练材料题专项训练等。

2、最后三周每周一次模拟考试,规范评卷。

3、注重试卷评讲,提高解题方法及技巧指导。

评讲试卷一方面要注重指导学生审题,明确“提问语”,明确“限定语”,明确答题方向词,另一方面指导规范答题,学会寻找答案,规范答题格式和书写质量,减少失误。

4、学生自主复习,阅读课本,复习资料。查漏补缺。

总之,中考历史复习只要以《考试说明》为方向,以教材为根本,夯实基础。理清知识网络专题汇总,形成知识系统,强化记忆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能力和技巧,就能极大提高中考复习效率,让学生轻松迎接中考,考出优异成绩。

猜你喜欢

考点基础知识中考
沉淀溶解平衡的考点突破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中考“三数”大扫描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集合考点例祈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