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朝鲜族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朝鲜语文阅读策略

2019-11-14曹春实延边大学

新生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局限于批判性思维能力

曹春实 延边大学

一、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而不是只局限于应试的做题技巧。阅读训练应该是发散性的(即批判性)。通过练习,使学生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使其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通过阅读策略的引导,学生更好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最早是由杜威在1990年提出,受到了许多研究者认同,使其盛行一时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由1926年被罗伯特所提出从哲学的角度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概念。在认识心理学方面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经验或者教育的实践判断性思维,指善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标准对挑战性的问题做出具有探索性的,有价值的评价,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

三、学生阅读策略及能力的现状

在我国的阅读训练中,由于阅读在大学考试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阅读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重视。但是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集合思维训练。即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然后给出相应的特定答案。 即便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也因考试等各种需要而搁置了。 致使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教师所给出的答案。 即思维受到了限制。并且阅读的主要策略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的阅读应试能力而真正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训练。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英语阅读策略

1.预习。有效地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根据教师的提示,步调进行下一步的训练。是阅读策略的基本前提。

2.情景化。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阅读策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在阅读前应通过对情景的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文章所设定的具体情,分析文章的大意,问题等等。 阅读后根据情境,灵活的运用阅读中所涉及的内容。总之,文章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都不应该脱离所设定的情景。

3.提问。教师在设定问题时着重提问关于文章的内容。集中在主要的观点,文章大意等内容。 而不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某一两句话。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而不是对文章局限的理解。

4.反思。阅读文章后应要求学生针对该文章进行反馈。检测学生自身的反馈。 真正对阅读的理解有多少,所欠缺的内容在哪里,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不会盲目的进行。

5.总结。在阅读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列出文章的大纲,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主要意思。

6.评估。 教师指导学生评估文章的逻辑性,真实性以及情感影响 用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后的几个问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下一步的阅读。。

7.对比。教师引导学生自发的对比批判性思维训练与传统训练的相似和不同。运用不同找到批判性思维的优势以及学生的提高程度。使学生喜欢批判性思维训练,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五、总结

对于作者而言,阅读的实质并非应付考试,而是学生真正的阅读水平以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只为应试而阅读便成了机械化的训练。通过批判性阅读策略的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中的分析,反思以及评估等策略来更好地掌握文章,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局限于批判性思维能力
“民间互助文档”不该局限于民间
好画质不局限于分辨率 探究爱普生4K PRO-UHD的真面目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叠穿西装
云南白药 一专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