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闻记行

2019-11-13

湛江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徐闻珊瑚礁汤显祖

◎ 瞭 望

狗年,来到徐闻看石狗

戊戌年4月中旬,我和家人去了一趟徐闻,零距离领略了一回亚热带红土地的自然风光。

18日近晚,我们沿着兰海高速,顺着导航首先来到了徐闻博物馆所在地。

穿过簿雾氤氲的夜色,我们急急忙忙进得大院,再沿着阶梯走进博物馆大楼,发现左边一侧居然布置有偌大个书法展厅,屏风内外墙上挂满多幅水平不俗的墨宝。近而观之,楷书笔力刚劲,行书龙飞凤舞,草书一气呵成,篆书栩栩如生,或浓或淡,或简或繁,作者不一,各有千秋。虽然作者名字皆无熟悉,必是大师无疑。

转至天井,但见中央摆着一溜儿的石器物件。细看简介,原来雷州半岛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古为南交、周号越裳、楚属扬州、秦名象郡、汉置徐闻、隋称古合、唐改雷州,皆属南荒要服,乃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凡诸蛮种不一”,都有自己部落民族的图腾。黎族土著世代图腾都与石狗传说息息相关,春秋时期楚灭越后,越人相继迁雷,与土著俚僚人杂居相处,成为雷州的古越族,俗曰南蛮,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之所谓百越是也。俚僚人对雷神的崇拜与徭人对狗图腾的信奉,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被古越族文化所同化。黎民与中原汉民融合相生,文化上一惯取长补短。“天狗食日”,是怕太阳把万物晒枯。因此,雷州石狗具有百物之形的特征,是多种图腾结合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形象,逐步形成并铸就了独具特色的石狗文化,流传至今。徐闻石狗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一种,即原始崇拜的物象。怪不得博物馆前面、左旁,墙上、地下,全是石头造型!村头、巷口、庙宇旁,以及房屋门前、水塘边,石磨、石碾、石臼、石椅、石架,石象、石猪、石狗,花样百出,惟妙惟肖。

徐闻石狗多使用本地玄武石材,采用徐闻地区民间工艺,多为座式,少为立式卧式。形态各有不同,有怒目而视,有昂首咧嘴,有含笑露善,有肃穆庄严,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刻有云雷,雕有莲花,身如风火,敏捷如神,能驱邪魔,能保平安。因为民间百姓的依赖和希望,每一个石狗都被刻上硕大的生殖器官,带着报喜得子的灵气,寄托着人们繁衍发展繁荣昌盛的心愿。

贵生书院,藏着汤显祖的临终关怀

走出博物馆大门来,在昏暗的光线中便看到了街对面有一座落檐式砖瓦房屋,院落两边各有一株巨大的榕树,虬枝盘结,门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镌“贵生书院”几个字样。心念一动,莫非与汤显祖被贬谪到徐闻任职有关?上网一搜,果真如此。余本性疏懒,例知汤显祖与徐闻故事,来之前却没做功课,兀自担心此行可能毫无收获,这下子感到真是来着地方了。

明万历十九年,汤显祖从留都南京的高官(历任太常寺七品博士,詹事府从七品主薄,礼部祠六品祭司主事)被贬为广东雷州府徐闻典史添注(未上品)。此时朝政腐败、皇帝昏庸、官吏横行、民不聊生,世人普遍悲观失望,对生活丧失信心。徐闻地处僻壤,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导致文化教育落后,除儒学外,只有四所规模颇小的社学,汤显祖既为此地“士气民风淳雅可爱而高兴”,也为人们“轻生、不知礼仪”而同情和痛心,为了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教育落后的现状,他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积极倡办教育,与知县熊敏“共捐资俸”择地兴办学校,并提议创建“贵生书院”。1592年春,汤显祖被赦北归,临行前题诗《徐闻留别贵生书院》:“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继任者秉其志,遂发动社会贤达捐资捐款,“建于公馆东”,取名“贵生书院”,“贵生”即“尊重生命,多学知识”之意。

昔日官府能够顺意民心,刻意而为,地方仕绅热情应和,自觉扶持,化汤显祖一腔善意心愿为惠民实质,终于为今日徐闻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贵生书院”,从此点亮了徐闻乃至雷州半岛的文化之光。

白沙湾,荒草碧连天的传说

19日上午,朝阳刚刚露出脸庞,我们已经洗漱完毕,驱车来到位于海安镇的白沙湾旅游区。那是一个安静得让人感觉舒服的港湾,沙子金黄金黄的,沙滩干净得发“白”,用沙滩铲轻轻一挖,还有久违的小沙蟹在蠢蠢欲动呢!迎着朝阳映射海面的点点闪光,顺着弯而曲的沙滩,孩子们欣喜地互相追逐玩耍,搬桶、挖沙、捉蟹,忙得不亦乐夫。惯于宠溺缠绵的小侄女看哥哥姐姐们跑得起劲,便使劲挣脱大人的手,倒拖着一把沙滩铲,自己摇摇晃晃地走着,身后跟着一串长长浅浅或深或浅的小脚印。

白沙湾,形似一弯新月,位于湛江徐闻县海安镇东约3公里,椰林茂密、沙白浪细,曰观海景,渔帆点点,游泳戏水,如能夜听涛声,远观对岸海口市的灯火闪烁,不失为一大乐事,凡此种种,被誉为徐闻第一景点。自1999年起,此间成为横渡琼州海峡国际大赛的下水点。

荒草丛生的白沙湾岸边似乎曾经是一个寥落的“度假区”建筑群,一幢挨着一幢的独体别墅之间,蒿草高过人头,少见有人出没——可能若干年前有商人看好这一片土地,心中怀揣某种梦想来此投资,惜乎后来铩羽而归,因此落下这一大片“西洋”建筑,向后来者诉说着并不动听的财富故事,安静得有些磕碜。

看向远处,山崖海角的波涛海浪上,是一艘缓缓流动的客轮,似动非动,一点一点不断变小,最后消失在视线里。一刹那间,此地仿佛没有长亭古道,只见荒草连天,还有,消散在风中的传说。

角尾珊瑚礁石,大陆最南端的标志

稍后,我们接着回头转到了另一个方向的角尾珊瑚礁保护区,一个号称“中国大陆南极”的地方。那里除了有湛蓝的海水,悠静的风车发电设备,四散杂生的仙人掌深处居然藏有几间珊瑚堆砌的民宿!令人惊讶于热爱生活者的无孔不入。虽然交通不便,游人似乎不以其扰,几十台小车停满了场地,还有大巴车载满远方游客专程而来。“合水线”标志前,一对情侣在留影;灯楼角西式建筑遗址前,是一群年龄参差不齐的游客;浅蓝色的海水中央,是一群风姿绰约的中年大妈摆着各式“pose”......是什么吸引了他们?也许中国大陆最南端是个很好的理由吧。

角尾灯楼角沿岸浅海一带,属于热带海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合珊瑚生长和珊瑚礁的发育,因此集中布着面积达143.78平方公里,65种的珊瑚礁群,是我国大陆架浅海连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资源,也是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珊瑚组合在一起,参差不齐,甚为壮观,其间有五彩缤纷的鱼儿游来游去,与珊瑚礁一起构成一道美丽的海底风景线。亲临其境,可以领略近1万年来由于气候变迁而造就的自然景观,体验自然界创造世界的力量,也在这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加对地球演化历史的了解。而到此游览,游客还可以看到海边村庄用珊瑚礁建造的房屋呢。2006年,国家地理杂志和南方都市报发起寻找广东最美丽的地方评选活动,这里的珊瑚礁区被评为广东最美的海岸,免费为此地民宿舍增添了一笔“噱头”。

每逢退潮时,众多的游人就乘牛车赶海看珊瑚.这片海珊瑚分布在5米水深左右,每当退潮阳光晴朗时,就是驾着小船在海面看珊瑚的绝佳时机,你还可伸手触摸这些长了一万年的小精灵呢。

中午饭,我们在一家标着“中国大陆南极定点饭店”的路边简易餐厅就餐,厨师水平一般,饭店卫生、环境、价格服务也一般,号称“大陆南极”云云似乎有些牵强。饥肠辘辘的食客大都是自驾车来角尾看珊瑚礁的,饭店里的鸡鸭猪肉菜早给他们一抢而空,真是怪事。我们没了别的选择,只好点了一样海鲜和几盘家常菜。待饭菜上桌,我尝了口先端出来的红薯粥,感觉味道有变,问了服务员怎么回事?她默不作声。为了避免意外发生,遂果断让正在埋头吞咽的家人们停口倒掉,改换吃饭。谁知那饭夹生难咽,也是一奇。这里的所见所闻,让人感觉他们节奏悠闲地生活着,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等,不急不慢,自在而平静——

中国大陆南极,噱头虽好,为发展旅游计,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龙泉公园,漫不经心的人生风景

午饭后,我们马不停蹄,顺着乡村道路拐了无数个弯,特地来到传说中的徐闻龙泉森林公园。

在百度上,这是本地媒介重点推介的自然景区。当我们千回百转走了老长一段泥沙路,结果大失所望,景区不但地处偏僻而且风景基无看头。车辆径驶进去,公园里居然静悄悄地人影皆无,甚至连管理人员都见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龙泉森林公园位于徐闻县南山镇,距离县城8.5公里,与大汉三墩旅游区相邻,规划总面积3250亩,首期开发项目占地1000亩。

龙泉因泉而得名,它依托一个古火山口而建,园区内的泉水属于火山岩地带露出的泉水,龙泉流量大,实测的流量达到每天5356.8立方米,清泉汇流成小溪,进入琼州海峡。千年之前,在它前方的丝路古港的饮用水源就从这里涌出,汩汩清泉滋润了丝路古港的辉煌。

龙泉多树。林林总总、各式各样、姿态万千的稀有树种,顺着高低起伏的地势而生长起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种有荷叶玉兰、沉香、檀香、秋枫、见血封喉树、五味子、菩提树、万寿果和木棉、母生、大叶刺篱等名贵林木100多种共2万多株。

龙泉多石。300万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时喷出大量岩浆,形成了众多奇形怪状的火山岩石,如星辰石、蜂巢石等等。5万多块大小石头被挖掘出来后,或沿路而摆,或铺就成路,形成了一道独特景观。

园区内现建有龙泉圣湖、青龙湖、烽火台、.望塔、观景岛巢、跨湖索桥等景点设施,已初步形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城市“绿肺”,是生态休闲的好去处。

人声鼎沸,喧哗热闹虽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景区的“受捧度”,至少,它可以说明景区还有可观之处,并且是正在运营着的。那么徐闻龙泉森林公园赖以吸引游人的地方又在哪呢?为什么公园鸦雀无声?我们兴冲冲远道而来,满满的不明白不理解,尽皆索然无味,大伙连车都不停,马上掉头而返。如此景区,也算是一“奇”了。

话说两日行,旅途颠簸是免不了的,但能够全家出来一趟,亲近一下自然,也算是凑热闹“旅游”了一回,全家人情绪空前高涨。是为记。

猜你喜欢

徐闻珊瑚礁汤显祖
十举措扶持菠萝加工 徐闻菠萝鲜果已售6成
醉在徐闻的冬雨里
模块化珊瑚礁移植媒介
工具人也有主角光环
机器人运送珊瑚卵拯救珊瑚礁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跟踪导练(三)3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汤显祖为戏成痴
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