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评估青菜冷处理的临界点温度

2019-11-12王向阳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青菜果蔬叶绿素

顾 双 王向阳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杭州 310018)

果蔬保鲜的关键是既要维持生命,又要抑制自身代谢和阻止腐败菌侵染。适当的胁迫如低温、高温和紫外等处理有助于激发果蔬的抗逆生理,抑制自身旺盛代谢,提高抗病性[1-3]。低温冷藏是有效采后控制果蔬品质的常见手段[4],然而外界胁迫条件超过果蔬所能承受的临界值时,果蔬遭受冷害。找到果蔬合适的低温承受临界点,能有效延缓果蔬的衰老腐烂并减少冷害的发生。赵志磊等[5]报道0℃冷激处理芒果3,4 h和5 h,均显著降低果实在2℃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和冷害率,提高ATP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陈留勇等[6]将采后黄桃用0℃的冰水浸泡30 min,然后0℃下贮藏,抑制了其呼吸强度,降低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庞凌云等[7]将圣女果用0℃的冰水处理0.5~2.0 h,并于8℃下贮藏,有效降低了其呼吸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缓了POD活性的升高,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对于冷害的研究,解静[8]将番茄先在3℃下冷藏两周,再置于20℃下贮藏16 d,定期检测一系列指标,来明确1-甲基环丙烯(1-MCP)对番茄冷害的作用。张昭其等[9]对低温贮藏中的芒果进行间歇升温处理,延迟了2℃贮藏果冷害引起的乙烯释放及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增加,提高了芒果的抗冷害能力。这些果蔬及香蕉、青椒等在稍低于冷害温度贮藏时,需要15~45 d才能出现冷害症状。也有一些果蔬,如桃子、芦笋等在0℃下长期贮藏,也常常发生冷害。一些蔬菜,如青菜等的冷藏低限温度和是否有冷害至今不清楚,如果通过贮藏效果的试验来确定冷激温度和冷藏温度,其实验周期太长,也容易错过季节,因此亟需一种快速评估果蔬承受临界低温的方法。

果蔬细胞中的各类细胞器功能正常,其生命才有保证,叶绿体是蔬菜产生自由基最多的细胞器,也是衰老过程中最早衰退的细胞器之一。各种色素在膜上规则排列,具有吸收光能和释放荧光的特性,如果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中心受到损伤,荧光就会出现变化[10]。检测其功能是否正常,基本可以代表细胞内细胞器的活力状态和膜是否正常,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仪能够对这方面提供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姚春娟等[11]研究发现不同决明属植物草决明、望江南和伞房决明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较大,主要是F0、Fm、Fv/Fm、ETR指标的差异。Saeid等[12]报道光强和水分胁迫降低了芦荟的Fm,Fv/Fm,YII、叶绿素含量和qP,而增加了NPQ,F0和花色苷含量。作者设想应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来确定蔬菜不同低温处理的差异。

蔬菜衰老劣变过程中,促进了膜脂质的过氧化,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表现出膜的透性增大和离子渗漏[13]。目前采用测定电导率来表示离子渗漏和膜透性情况[14-16],其依据是离子从细胞内渗漏。作者前期试验发现,离子选择性电极比电导仪能更灵敏地测定离子渗漏情况,也有一些人报道过此方法。Harker等[17]采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苹果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含量。David等[18]利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苹果果实中的钙含量,发现此方法可用来检测果实中低钙的临界水平。戴自飲等[19]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了生菜、菠菜等27种果蔬中的氯离子含量,与化学测量氯离子含量方法相比,结果基本一致,避免了化学测定氯离子使用汞试剂,使实验人员更加安全,并减少环境污染。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蔬菜中的离子溶出浓度并不多见。作者前期试验筛选出钾、钙、钠3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测定离子溶出有较高的敏感性。本试验以青菜(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作为代表,使用这些离子的检测电极配合叶绿素荧光测定,可快速确定青菜低温贮藏的临界点温度,为未来蔬菜冷激处理或冷藏温度的快速确定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青菜品种为“上海青”,当地清晨采收,立即运回实验室。青菜从外向内数第1,2片叶子为外叶,试验用外叶。

1.2 仪器与设备

基础型叶绿素荧光仪(Junior-Pam型),德国Walz公司;电子天平(AY-120),日本 Shimadzu 公司;自动滴定仪(ZDJ-5型)、钾离子电极(PK-1-01型)、钙离子电极(PCa-1-01型)、钠离子电极(6801-01 型)、甘汞参比电极(217 型、232-01 型和6802-01型),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密封式恒温可调电加热器(FD-2型),嘉兴市欣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冷却处理的临界温度试验 取10组青菜叶片,每组3张,用250 mL烧杯放入200 mL提前冰冻的盐水,插入温度计,当温度达-6℃时将1组叶片放入盐水(0℃以下为食盐水,0℃以上为去离子水)中,低温浸泡1 min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在温度分别为-4,-2,-1,0,2,4,6,8 ℃和10℃ 时重复以上操作。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另取7 组叶片,选择-6,-4,-2,0,1,2℃和4 ℃处理叶片10 min。另取4组叶片,选择0,1,2和4℃处理叶片30 min。随时观察温度,添加盐冰维持温度稳定。每次样品处理后分别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

1.3.2 钾、钠、钙离子的溶出测定 将青菜叶片去梗,剪成细长条状,称取1.0 g(1份样品)放在玻璃培养皿中,测定经0,1,2,3℃和4℃处理的青菜叶片30 min后 K+、Ca2+和Na+的浓度变化。测定K+、Ca2+和Na+前,均加入 0.05 mL离子调节剂。 测定Na+前用0.2 mol/L二异丙胺将溶液pH值调至10,以消除H+对电极的干扰。试验测定重复3次,取平均值。

1.4 测定方法

1.4.1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分析[20-22]以上不同温度处理的青菜叶片均过30 min暗反应后,每叶取左、中、右 3个部位,打开内源光化光(1 150 μmol/m2/s),至稳态后照射远红外光,测定各种参数并分析。

参数说明:F0——最小荧光(Minimuml fluorescence level);Fm——最大荧光(Maximum fluorescence level);Fv/Fm——可变荧光(Maximum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 ofPS II);Y(II)——实际量子产量(Effective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 of PS II);ETR——表观电子传递速率(The rate of relative electron transport),μmol/m2·s;qP——光化学猝灭系数(Coefficient of photochemic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qN(Coefficient of non-photochemica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Y(NO)——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Quantum yield of non-light induced)。

1.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用 KCl、CaCl2、NaCl标准溶液配成 10-1,10-2,10-3,10-4,10-5mol/L浓度梯度,由稀到浓分别测试离子电极电位。根据电位值(mV)和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lg(c(X)))绘制电极的标准曲线,结果见图1。

1.4.3 钾、钠、钙离子溶出的测定 在测量杯中放入50 mL去离子水,取0,1,2,4℃处理的青菜样品各1.0 g放入杯中,转子速度为60 r/min,测定样品1 h内K+、Ca2+和Na+溶出电位,每隔20 s读数记录,通过标准曲线换算得到离子溶出量,计算公式如下:

图1 K+ (a)、Ca2+ (b)、Na+ (c)标准曲线Fig.1 Standard curves of K+ (a)、Ca2+ (b)and Na+ (c)

式中,X——电位对应标准曲线上的浓度负对数值;M——摩尔质量,g/mol;V——溶液体积,mL;m——样品量,g。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变量值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水处理对青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青菜叶片冷水处理1 min,当温度低至-4℃时,ETR、qP、NPQ和qN 都显著下降(P<0.05),Y(NO)显著上升(P<0.05);NPQ和qN 在-2℃时,均出现小幅度上升,有较弱的冷激反应;当温度低至-6 ℃时,Fv/Fm、Y(II)、F0显著下降(P<0.05)。 青菜低于冰点贮藏,会受到伤害。1 min冷水处理,在-4℃时检出显著差异,显然处理时间1 min是不够的。

青菜叶片冷水处理10 min,在0℃时,除F0外所有参数都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ETR和qP下降极显著(P<0.01),提示青菜在0℃下长期贮藏可能有冷害。1℃处理的NPQ和qN稍微高于2℃处理,显示稍有冷激反应,然而和其它指标一样都没有显著差异。与4℃相比,所有参数在2℃时均无异常变化,说明2℃下贮藏是安全的。0℃冷水处理10 min已能检出低温伤害,其中ETR和qP是最灵敏的指标。

处理30 min时,多数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处理10 min类似。2℃处理的NPQ和qN显著高于其它温度(P<0.05),ETR、Y(II)显著降低(P<0.05)。F0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青菜低温处理30 min才有显著的冷激反应,2℃能引起冷激反应,见图2。

图2 冷(或盐)水处理对青菜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old(or salt)water treatment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pak choy leaves

2.2 冷水处理对青菜钾、钠、钙离子溶出的影响

Ca2+主要存在于细胞壁,多以结合态存在,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很低[23]。0,1,2℃处理青菜30 min后Ca2+的溶出显著高于3,4℃处理。比4℃处理分别高68%,76%和86%。一般温度高,溶出速度快,然而低于2℃处理反而溶出更多,说明2℃以下低温可能影响细胞壁其它物质与Ca2+的结合状态。

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部,呈游离态,其溶出需要通过细胞膜,测定其溶出速度有利于分析细胞膜阻隔性。在0~4℃范围,温度越低青菜K+溶出越多。1℃处理青菜溶出显著高于4℃处理(P<0.05),1~3℃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0℃处理青菜的K+溶出量极显著高于其它低温处理(P<0.01),比4℃处理高26.2%,说明此时细胞膜对K+的阻隔显著下降。0℃下长期贮藏对青菜有明显伤害,1℃处理对细胞有轻微的影响。

Na+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呈游离态。细胞内体积空间大,Na+含量也较多。在0~4℃范围,温度越低青菜Na+溶出越少,这与大量Na+离子在细胞外,低温抑制溶出有关。1℃和2℃处理青菜的Na+溶出显著低于 3℃和4℃处理(P<0.05),0℃处理显著低于 1℃和2℃处理(P<0.05)。 0,1,2℃处理青菜Na+溶出分别比4℃处理低79.8%、30.6%和22.2%,如图3所示。

图3 低温处理对青菜 Ca2+ (a)、K+ (b)和Na+ (c)扩散和溶出量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on osmosis and diffusion amounts of Ca2+ (a),K+ (b)and Na+ (c)from pak choys leaves

3 结论

冷盐水处理1 min不足以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判断青菜冷害、冷激温度和时间、安全温度。冷水处理10 min,可以判断冷害温度,其中ETR和qP最灵敏。青菜在0℃下长期贮藏可能有冷害,而10 min低温处理还不足以激发显著的冷激反应。冷水处理30 min,同样可以判断0℃有冷害。ETR和YII作为检测指标最灵敏,2℃处理30 min能诱发显著的冷激反应,有助于判断冷激温度和时间。ETR对低温反应很灵敏,可以作为低温伤害的初期指标,Fv/Fm可作为实际伤害指标。NPQ和qN的上升可作为逆境指标。

冷处理后K+溶出作为细胞膜透性评价指标比较科学,0℃处理30 min后K+溶出极显著上升,说明青菜在0℃下贮藏可能有冷害。0~2℃处理Ca2+溶出显著上升,说明已引起细胞壁的变化。

汇总低温对青菜叶绿素荧光和离子溶出的参数,冷处理10 min以上可判断冷害温度。青菜在0℃下长期贮藏有冷害;2℃有冷激反应,也可以安全贮藏。诱发冷激反应的时间为30 min。

猜你喜欢

青菜果蔬叶绿素
青菜新品种介绍
提取叶绿素
果蔬PARTY
青菜新品种介绍
种青菜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锌对白菜和香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饿狼
由松针制取三种叶绿素钠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