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炼非智力因素贯穿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9-11-09赵玉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道德与法治初中

赵玉香

[摘 要] 兴趣、爱好、毅力、信心等非智力因素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撑,要调动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支撑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教师要从理论功底、政治品格、敬业精神等方面为学生树立典范,并从教材挖掘、教法创新、第二课堂拓展上来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非智力因素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传统教法中,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的频次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除了讲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外,教师经常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构成学生智慧的重要部分,包括情感、意志、兴趣、毅力、习惯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强化专业知识,提升政治品格

非智力因素是支撑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教学素质。在言谈举止、价值观、思想认知上,要给学生做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道德与法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新时代,教师要不断充电,要加强理论学习,在教学中能够深入浅出,指引学生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治学科价值。如在学习动机激发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追求向上的积极力量,通过法律法规、社会事例,让学生认识“责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与案例,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要让初中生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公民。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做人?要遵守“生而为人”所需遵守的规定,引导初中生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自己的道德意志,树立稳固的道德信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充分挖掘教材,灵活多样教法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开发,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学情,将之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方法。在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时,对于该节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案例导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教材中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收集并进行诵读,感知这些名言的时代意义,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通过对照自己,反思自我,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初中生的思想都很活跃,课堂教法的选择,要能够顺应学情实际。道德与法治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点,单纯讲解难免显得枯燥,教师要因时而异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新教法。在学习《竞争与合作》时,我们可以从狮子与驯鹿的故事导入,对何为“竞争”、何为“合作”进行趣味化展示,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学习点,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交友原则》时,对于什么是“益友”的评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辩论话题,以班级分组的方式,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為主题展开小组辩论,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网络上寻找不同的论证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体会“看问题的方法”,从辩论中学会倾听,从辩论中激发情感,从辩论中活跃思维。

三、优化课程结构,拓展第二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师首先要明确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目标,合理拓展课程知识内容,打破现有教材、教法的束缚,让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广阔。如在课堂结构设置上,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信息传递”活动,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从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学习动态。在培养学生法治认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上,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犯罪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看法,对于生活中一些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行为,展开对不良后果的讨论,并提出解决建议,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深刻感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助于打造立体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贯穿。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现象,开展主题评论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名人名作,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开展演进艺术活动,以角色体验等方式来感受道德与法治内涵,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应用。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8(10):78-79.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