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和名校长成长的三个关键要素

2019-11-09周中亮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0期

周中亮

[摘 要] 名师名校长的成长的过程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教育信仰与情怀、关键事件的反思、占领领域的话语权。

[关键词] 教育信仰;关键事件;领域话语权

名师名校长的成长要经历经验型教师、校长到专家型教师、校长,再到教育家型教师、校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名师名校长成长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教育信仰与情怀、关键事件的反思、占领领域的话语权。

一、教育信仰与情怀

毕诗文在山东省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集中培训会上作的《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目标与培养策略》的报告中谈到教育情怀的四个维度:爱、职业认同、责任担当、使命追求及教育信仰。我非常赞同。爱是基础,职业认同是前提,责任担当是底线,使命追求及教育信仰是“能扛过别人受不了的委屈”的坚守。在农村小学,教育生态环境极其落后,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不随波逐流,怎样坚守自己那块梦想与激情的阵地,怎样让学生和自己的人生出彩,拥有教育情怀是必备条件。我的著作《为生命而喝彩——教育人生的信仰与情怀》封面上引用的“我们是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们的脸上带着笑容,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我们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这是名师成长路上的座右铭,也是一种淡定与坚守,更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在我们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在我们面对消极负面的社会现象的时候,在我们遇到一些追逐名利的十字路口的时候,放平心态,用工作的意义和实现自身价值这一认识,去坚守,为自己的生命而喝彩,正是所追求的教育情怀。

二、关键事件的反思

有一篇文章印象至今非常深刻。记得多年前,《人民教育》中《教师成长:对“关键事件”的反思至关重要》一文中这样写道:判断关键事件的标准是教师本人提及的非常有意义的事件。比如“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一直没有忘记那种痛苦的感觉”。回想自己從教20年的经历,也有很多关键事件。比如2000年,也是我从教的第二年,我至今还记得在《山东教育》刊发了李振村采写的《李希贵的“教育金言”》一文,主要从他的从教经历、教育思想入手和落笔。当时读了那篇文章,豁然开朗,新思想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心中热血澎湃。当时我用信纸写了整整十页,谈了阅读的感受,并给《山东教育》提出了“一线教师一句话教育感悟”的建议被采纳。自己的名字被刊登在《山东教育》上是一种荣耀。当时,还获得50元的稿费。当时50元对自己每月三四百元的工资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当我收到这个汇款单的时候,我所在的联小老师们很是羡慕,羡慕我这个刚毕业的青年老师。其实,这个事件对我以后的写作影响很大。之后,写作也成了我表达教育观点、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我认为这就是我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个人成长史中的“关键事件”尤为重要,因为关键事件经常发生在教师的变化和选择时期,是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自我挑战的事件,教师通常用这些关键经历来建构其职业生涯故事。

在此之后,还有很多类似的关键事件发生,影响和促成了我的成长。其实,有些时候对很多关键事件也会把握不住,稍纵即逝。前些天的省研修工作坊主持人高研班,因我家中母亲、奶奶需要照顾而未能参加,错失了这一关键事件的经历,也很是遗憾。

齐鲁名师人选的集中培训就是我们每个齐鲁名师人选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尤其戴龙成副厅长提出的四个“争做”,给我们齐鲁名师人选这一群体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齐鲁名师人选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潜力无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带着压力一同前行,收获的不仅是格局,更是一种思想。

三、占据领域话语权

话语权指的是系统完善的原理知识,结构化的实践经验,严谨科学的研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比如,从“你怎么教小学数学?”到“小学数学应该这样做?”这就是一种话语权的形成。

笔者对领域话语权的理解是在不同层级、不同范围或者相关领域中占据首席发言人位置,发声及做法在相应层级、范围或者相关领域中具有相当大的分量和权威的地位。笔者觉得齐鲁名师的话语权应该有专业的深度、教学的故事、思想的锐度、感情的温度。

笔者前期发表的《成长时刻在路上》一文中,提出名师的成长应遵循“人格人品—崇拜思考—成长自觉—团队支持—优秀习惯—反思实践”这样一个规律或者过程。无数名师的成长,让我更加坚定地去审视这条路,用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实践、思考、记录、再实践,逐渐消退自己的惰性,变得理性,变得思考,变得睿智,从而走得更远。

虽然名师的光环令人向往,但留下的思考,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展望,让路途不再有迷茫。在与名师一同成长的路上,不论邯郸学步,还是独辟蹊径……这都是我们与名师重合的希望。有了这个信念,我们的成长才会变得坚强;有了这个信念,我们的成长才会变得至上。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