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小学教育现状研究

2019-11-09李秀荣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

李秀荣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非常适合融入小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价值观自身存在的不良倾向、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等因素,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宣传,采用具体的措施将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小学教育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家庭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还没有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培养艰苦奋斗、诚信友善等品质,使他们都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中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小学生本身接受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内容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程度也不一样。随着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在逐渐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重视的是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深化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让小学生除了从个人层面上进行理解之外,还可以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

2.融入小学教育的进度缓慢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进度非常缓慢,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则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实现。小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因此需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价值,看清未来的道路,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品質。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对策思考

1.加强校园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的宣传需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活动,每个月可以安排不同的活动主题,开展书画、读书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小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更加清楚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融入小学教育的课堂,这也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很多品质都可以辅助规范小学生的行为,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3.强化教师引导带头作用

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行为准则,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重大意义。

4.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

除此之外,还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摒弃应试教育的模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宣传,突出趣味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参与,让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更感兴趣。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入还存在很多问题,融入程度不够深入,融入进度太慢。因此,要想更好地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为小学生示范,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梓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8.

[2]王家芳.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之路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87-88.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