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团队学习模式

2019-11-07李恒凯吴冠华王秀丽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

李恒凯 吴冠华 王秀丽

摘    要: 在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团队学习”理论,建构一种面向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研究生创新团队,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从传统的师徒相授、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模式向团队学习拓展,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 研究生    团队学习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1]。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与重要体现,个体学习模式下的研究生教育缺乏相互探讨研究的学习平台,对可持续创新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十分不利[2]。学习型组织的“团队学习”对个体学习模式和团队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并基于此进行升华,将个人掌握的想法和经验传播给团队成员,形成团队知识共享与沉淀[3]。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便被提出,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4]。近年来,一些学者逐步将其应用于研究生教育实践,如王军会推广了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团队学习的培养模式[5];邵长江以研究生建模协会为平台,对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创新团队的途径进行了探索[6];伍冠一研究利用团队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些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面向研究生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团队学习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

一、可持续创新能力

黨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现在及未来科技创新动力的主要源头,研究生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能力根源于人的创造性品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在完整人格教育的基础上,可持续创新教育更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落实,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性上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距离我国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仍然存有一定的偏差。现阶段研究生教育命题亟待解决的是,如何使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理论和应用创新型高端人才。结合团队学习理念和当前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一种针对可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重视学生在群体协作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研究生教育从学生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拓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团队学习和个体学习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创新能力时,将团队学习拓展和提升为学习主体,以适应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社会这一趋势。

二、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构建

1.研究生团队组建

团队组建的原则为学生自愿参与,团队构成单元以研究方向为主,由不同年级不同学术水平学生构成,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每个研究方向选取三四名成员,围绕建设目标实行开放式学习。根据团队研究方向推选组长,组长定期组织组内成员之间的内部交流,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导师监督的机制。组内成员结构在参照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队员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合理搭配,最终由导师和组员通过协商决定。在团队文化建设上,培养团队成员“合作、共享、奉献、创新”的团队精神。团队提倡自我管理体系,鼓励团队在日常管理、团队分工、学习任务等方面自治,调动成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导师和成员定位

导师对团队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学生心理要深入研究,对团队外部管理体系和考核制度及团队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规划;其次,导师应及时纠正团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每个团队顺利完成学习及研究任务,并客观公正对团队及成员个体学习和研究成效进行评价,适当地给出建议;另外,导师在团队学习进程中要能够和团队成员就当前学习情况平等地沟通,在团队成员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努力引导并进行肯定,提高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创新能力。团队成员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能动性,相互交流启发,使团队中每个人都能迅速成长。

3.学习内容与形式

团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带着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是团队学习的主要形式。加入团队后的成员,根据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依照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成任务小组,小组成员在了解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对某任务目标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开展学习,在评估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具体的研究项目。项目完成后,导师和团队成员共同探讨新的创新和研究方向,将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目标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进行创新型探索,并将探索成果作为团队后续学习的基础。

三、团队建设特点及问题

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有其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及创新探索的兴趣,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的开放式学习,但需要导师积极引导,最核心的问题是凝聚团队创造力。首先,要建立一个学生主导的公正公平的团队制度,使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要让学生在团队学习模式中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团队核心思想,培养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

学生在团队中能够成长并融入,核心是目标任务的分解和控制,导师要能总体把握任务目标,并有效分解,使学生阶段性目标明确,并积极推进,从而增强科研探索信心,培养学生对团队的归属感。

围绕团队总体目标让成员相互学习,优势是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学生之间探讨交流,能够加快个人学习进度,还可以为团队积累知识技术成果和科研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团队成员和导师对具体目标任务进行广泛深入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分享知识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营造团队探索式学习和研究的氛围,帮助团队学生产生创新想法和意图,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语

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能够建立团队成员彼此相互学习的关系,让他们在传递经验时指导互助。通过交流、共享、群化、融合多领域多学科的经验知识,形成并发展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获得超越个人智慧之和的集体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学生团队平台的交流沟通,逐步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良好创新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于前,李香花,杨艳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1):254-255.

[2]高学金,王普,张会清,方丽英,孙炎珺.团队学习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4,37(05):8-10,7.

[3]张雁.论“团队学习”及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建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87,95.

[4]周小兰,张体勤.个体绩效评估导向对团队学习的影响机制[J].系统管理学报,2018,27(04):628-636.

[5]王军会,李雷鸣,车诚.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2):98-102.

[6]邵长江,张永梅,齐晓敏.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契机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创新团队——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中国培训,2016(02):28,31.

[7]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刘雪梅,马静,陈永欣,钟静.基于团队学习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09):17-19.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6-117);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17YB092、18YB104)。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