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不见的人》 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019-11-07黄孜隽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象征事物颜色

黄孜隽

摘    要: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讲述一个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充满坎坷的自我寻找之旅。在种族歧视仍在一些地域存在的今天,该作品具有研究价值。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揭示作品主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作品中颜色和事物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小说主题。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颜色    事物    象征

引言

拉尔夫·艾里森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看不见的人》一经问世,就在美国文学界引起轰动,现如今仍然是许多人心中的必读经典著作。作品虽然出版于二十世纪但具有很强的跨时代性。时至今日,黑人问题始终是美国本土较热门的问题[2]。文中涉及的二十世纪美国黑人面临的种种问题——种族歧视、自我身份缺失和黑人民族主义思想在当代美国社会仍然有所体现。小说主要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讲述了主人公——一个无名的黑人青年——在充斥着种族歧视的社会中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从最初的对白人盲目崇拜到最后的黑人意识觉醒,主人公虽然变成了一个“看不见的人”,但他找回了自我,摆脱了白人的控制。艾里森通过象征主义手法深刻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使读者能够用更广阔的视角了解美国社会中错综复杂的种族问题[3]。对作品中象征意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本文探讨作品中颜色和事物的象征意义。

一、颜色象征的运用

作者在小说中运用各种色彩传达小说的主题,每种色彩都各具象征意义。

白色是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象征。白色通常象征善良与纯洁,但它在小说中却象征负面的事物。首先,白色象征了白人对黑人的统治。小说开头格斗中主人公被白色宽布条蒙住了双眼,象征着白人用尽各种手段蒙蔽黑人,从而渐渐控制他们。除此之外,文中许多白色的象征需要黑色的映衬得以体现。小说通过鲜明的黑白对比象征黑人时刻生活在白人统治下的悲惨境遇。主人公读的是黑人大学,教学楼却都刷成了白色。象征着黑人看似获得了平等的教育机会,但仍处于白人无形的统治下。油漆工厂的“光学白”油漆的制作过程更突出了这一点。将十滴黑色滴剂滴入白色的油漆中就能得到更纯白的油漆。黑色滴剂滴入白色油漆中完全消失不见象征了黑人在白人世界里逐渐被同化,丧失自己的民族身份,沦为看不见的人。黑色滴剂让油漆变更白这个事实象征了黑人为白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却从未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次,白色象征了白人的冷酷。油漆厂的爆炸是主人公最悲惨的遭遇之一。他醒来时坐的白色的冰冷坚硬的椅子,白衣女人和白色的走廊无一不在暗示着白人的冷酷无情,毫无人性。面对刚刚遭受厄运的主人公,不但没有给予一丝帮助和安慰,反而将他当作医学的试验品并推卸责任将他赶出工厂。最后,白色也象征着白人的虚伪。杰克兄弟在与主人公争吵时,乳白色的玻璃眼珠掉到了杯子里。假眼珠的掉出象征着他终于揭开了虚伪的面孔,露出了真面目。兄弟会只不过是借着为黑人维权的幌子为白人牟利。

红色常常是浪漫爱情的象征,但在小说中却是血腥、暴力和痛苦的象征。主人公的许多不幸遭遇中都有红色的出现。进入大学前主人公在白人俱乐部被迫卷入了一场与黑人小伙的格斗,为了得到演讲的机会只能取悦白人继续这场血腥的格斗。作者在描述台下白人观众时,几次提到了他们有一张张涨红的脸。这里对红色的强调表现了白人观众的过激行为已经给主人公带来强烈的痛苦。他们涨红的脸也揭示了白人丑恶的嘴脸,他们沉迷于血腥暴力带来的刺激,不惜从黑人自相残杀的行为中得到快感。主人公在工厂医院里遇到的医护人员身上也体现了红色的象征。医生中有两个脸色红润的男人,护士中有一个红色头发的女人。他们对主人公进行了残忍的电击,使他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折磨。红色的强调象征了白人残忍的暴力行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完全不顾黑人的痛苦。同样拥有一头红发的还有杰克兄弟,他曾经是主人公最信任的人,但在暴露了真面目之后将他再次推向绝望的边缘。和蓝色的眼睛及白色的皮肤一样,红色的头发象征着白人身份,意味着白人一直都是黑人的“施暴者”和痛苦的源泉。

除了白色和红色外,小说的其他颜色也有各自的象征意義。灰色象征着主人公的厄运。在主人公来到油漆厂的时候,作者用一场灰色的大雾营造阴暗悲凉的气氛,预示着主人公即将面临可怕的遭遇。在油漆厂工作时主人公误将去漆剂加入油漆使之变成了灰色。这个事件最终导致他在爆炸中严重受伤。灰色的再次出现预示着主人公离灾难越来越近。白漆里混着的灰色象征着白人如果不顾黑人本身的民族性,一味强迫他们接受白人文化,那么最后只会使黑人失去原有的身份,更加迷失自我。

金色在小说中象征虚幻的美好。金色象征第一次出现是在白人俱乐部里,主人公不顾触电的痛苦,拼命地抢地毯上的金币,结果发现是不值钱的铜制纪念币。象征财富只能存在于黑人的美好幻想中,现实中的财富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白人用铜币代替金币的行为揭露了他们一直以来都用虚伪的面孔赢得黑人的信任,并逐渐将其奴化。金色象征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金日酒家。金日酒家的名字使人联想到辉煌的日子,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声名狼藉的酒吧,里面混乱不堪,是一战退伍老兵每周的必去之地。他们命运凄惨,只有在这里才能够逃避残酷的现实,得到一丝短暂的放松和安慰。

二、事物象征的运用

除了颜色象征的运用外,作者在文中还善用事物的象征意义揭露小说的主题。最典型的象征有三个:公文包、机器和脚镣。

公文包伴随主人公整个成长历程,在文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主人公在发表完演讲后得到了崭新的牛皮公文包作为奖品。颁奖的时候白人对他说:“……要把它看成职责的象征。珍惜它。要一如既往,继续前进。会有这么一天,这只公文包里将装满决定你们民族命运的重要文件。”[4]这里看似是在鼓励主人公,其实是想告诉他如果要成功就一定要顺从白人的意愿,沿着白人为他们设计的人生轨道一步步前进。他们将公文包送给他象征着为他强加了一个白人设计的身份,只要公文包还在,就无法摆脱白人对他的控制。主人公在拿到公文包后做的一个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象征意义。他梦见祖父叫自己打开公文包,当他打开当中一个信封时发现了这样的文字:“务使这小黑鬼继续奔波。”[4]梦中的预言成了现实,主人公确实在未来的20年中一直在奔波流浪,遭遇了各种不幸。当他看清了白人社会的真面目,黑人意识完全觉醒的那天,他烧掉了公文包里所有象征他过去身份的物品。这一刻他摆脱了白人的控制,获得了重生,再次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

文中多次出现关于机器的场景,这些场景的描述能够有效反映当时美国社会机器对人类的控制。其中一个场景是主人公在经历油漆厂爆炸受伤后在工厂医院醒来时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用玻璃和金属做的箱子里。他被迫成了白人医生的试验品,忍受着机器带来的一次次刺痛般的脉冲。在机器面前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其摆布。同时,医护人员的冷漠表现了工业社会人性已经逐渐消失,人类变得越来越像机器一样冷酷无情。另一个关于机器的场景是在小说尾声主人公做的一个梦,他被所有曾经的“敌人”包围着,其中包括杰克、布莱索、诺顿。在与他们的对峙中,矗立在他上方的桥突然变成一个机器人向他迈着大步走来。这个梦同样暗示了机器对人类的控制。机器和他的敌人在梦里同时出现象征着在白人统治的机械化社会,机器是白人的帮凶,一起镇压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群体。遭受双重压迫的黑人不得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难以获得自由。

另一个重要象征是脚镣。小说中两个人物戴有脚镣,分别是塔普兄弟和布莱索,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塔普兄弟在小说中是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他在主人公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让他认清了自己黑人的身份并逐渐形成反抗意识。因为拒绝服从白人他含冤入狱19年,终于有一天他想办法敲断了脚镣获得自由,但他没有将脚镣扔掉,而是一直带在身边,并把它送给了主人公。脚镣对塔普兄弟而言象征着挣脱白人统治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更是心灵上的自由,同样象征着他永远不会忘记白人给他带来的压迫和耻辱。之所以把他送给主人公是因为想让他也铭记这段历史,并希望有一天能够奋起反抗,实现未能实现的梦想。主人公一直把它放在公文包里,因为脚镣对他而言象征着黑人反抗白人的勇气和毅力,并激励他踏上反抗之路。

布莱索的脚镣有着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小说的描述,布莱索的脚镣外表光滑,不像塔普兄弟有那么多被“百般攻打”的痕迹。它象征着“进步”,因为他已经摆脱了过去受白人摆布的生活,成了有威望的校长。为了过上这种生活,他不惜万般讨好白人,牺牲黑人同胞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它的腳镣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充斥着种族歧视的社会,顺从白人似乎才能远离不幸。

结语

作者巧妙通过象征手法展现主人公充满艰辛的自我寻找之旅。有些象征反映了黑人在白人社会遭受的压迫和自我身份的迷失,有些象征反映了黑人逐渐觉醒的反抗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两者都充分体现了小说的主题:自我身份的缺失和追寻。象征的运用不仅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还能增加小说的趣味性,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小说主题趋于深刻。

参考文献:

[1]谭惠娟.创新·融合·超越: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2]韩志强.追寻自我建构人性——对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多重解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饶雪雁.《看不见的人》中人物的象征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

[4]拉尔夫·艾里森,著.任绍曾,等译.看不见的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象征事物颜色
奇妙事物用心看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特殊颜色的水
春天来啦(2则)